<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隔三差五参加过农村亲朋好友家的婚礼。印象深刻点的是天暖和在室外放席,周边邻居家的吃饭炕桌都借来了,没有高桌高板凳,苞米秸高梁秸捆桌四边一放就是席位。像过大年,拉家带口连吃带拿。那时塑料袋方便袋少见,油炸的干爽点的菜不知都用什么包走的。</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这样的场景少了,就是家在农村的也都雇了大客车拉到市内街里的大酒店,几十桌钱到位,省心省力,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老家住五龙山下老古沟的战友,兄弟姐妹七八个,是远近闻名的大家族,人丁兴旺,子女有成。孙男弟女们高校大学毕业多在外地或大城市工作安家,逢年过节也不能保证都回老家聚聚。这次婚礼答谢宴是兄弟姐妹最小的幺妹和姑娘姑爷置办的。</p> <p class="ql-block"> 几天前,两位新人在新郎宏强的家乡城市举办了隆重的婚礼,随后又双双返回新娘晓雯的故乡举办了这场新颖的婚礼答谢宴。这花费钱财又操心费力的操作是丈母娘晓杰和新郎新娘答谢父老乡亲的拳拳赤诚!十里八村的亲戚朋友,甚至外地的亲属纷纷赶来庆贺!</p><p class="ql-block"> 几天前就邀请了了婚庆专办公司筹划;雇请了闻名的婚厨大师;布置了婚礼答谢宴的现场;设计了婚宴仪式的程序……</p>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婚宴更是少不了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的陪衬!几天的努力在酒菜上桌那一刻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 婚宴开始前,亲朋好友及乡亲们都赶早来到现场,听着歌手的歌曲,唠着久未见面的闲嗑,房前屋后浏览观赏着花园般的老祖屋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 婚宴仪式前新郎新娘双方主要亲属合影留念,等待燃放鞭炮和彩弹。</p> <p class="ql-block"> 原本设计的由孙辈小主持的开场仪式,现场撂了挑子,不玩活了!急坏了一些人,也笑乐了一批人!还好,不影响大局,还平添了一桩逗乐的笑料。丈母娘晓杰老妹勇敢登场果断演讲,新娘也上台替妈妈壮场,掌声笑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p> <p class="ql-block"> 乡亲们宴后陆续离去,亲属们留影后也将撤离、告别。</p> <p class="ql-block"> 婚礼答谢宴最大一波仪式圆满结束!据说晚间、明天还要有几波类似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祝愿两位新人相敬如宾,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祝愿双方老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祝愿家乡老屋喜气縈绕,福寿满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