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来西沪港了

马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称:马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715038</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讲述人:陈楚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 辑:马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12月27日,那是一个星期二,也是我当兵刚满一年。吃过晚饭,内务更喊我接电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每条艇的宿舍都有一部内线电话,放置在过道的中央位置,还有一部电话安装在副艇长宿舍,方便艇长、政委、副艇长、副政委接听。电话是从石沿小车班打来的,传来了弟弟那熟悉的声音。他告诉我:他和我的发小树清相约到部队来看我,已经到了石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们是昨天傍晚,从海宁硖石火车站乘火车,今晨到达宁波火车站,然后到宁波长途汽车客运站(汽车东站),早上的长途车没赶上,买了中午开往石沿的汽车票。长途车开了两个多小时,到了石沿。他们紧随着下车的乘客,急匆匆地赶到海边的交通艇码头。因为他们身上没有携带证明材料和介绍信,乘船的西沪港军人也不认识这两人。把守弦梯的战士不让他们登船。在乘客踏上浮动码头引桥时,交通艇上的发动机已开始启动,隆隆的轰鸣声,指挥台上的人根本就听不清下面在讲些什么。这时石沿信号台发出可以离港的灯光信号,交通艇抽掉跳板,解开缆绳,驶离了石沿码头,开向西沪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船没有搭上,哥也没见着,弟弟他们的心情特别的沮丧,只得先返回石沿车站,在旅馆先住下来再说。办理登记手续时,服务员问了他们住店的原因,让他们去找附近西沪港部队的小车班。他们找到了小车班的驻地,请小车班的战友帮助,给我打了这个电话。电话里的音质不是太好,需要大声说话,才能听得清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二三部门的鱼电刘班长,在宿舍里听到了我和弟弟的通话,知道了大概的情况。我刚搁下电话,正想向领导汇报这件事情。只见刘班长从宿舍里面走了出来,拿起电话,让总机拨通了勤务船中队,刘班长毫不客气地对勤务船中队提出了严肃批评,发了一通火。然后又向支队指挥室反映了情况。刘班长是在潜艇上服役了近10年的一位老班长,看到刘班长为我这个新兵仗义执言,打抱不平,让我深受感动,心里觉得热乎乎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西沪港跑交通的有5572 、5573登陆艇,还有一艘木驳船,担负摆渡作业和海上交通运输任务,每天上午下午各一班,交通艇单程一次要跑45分钟左右,往返于西沪港和石沿两个码头之间。遇到大风、浓雾等恶劣气象条件时,交通艇会停开或调整时间,乘坐交通艇或去码头接人前,可以先打电话到指挥室、信号台、码头询问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是28号(星期三),一、三、五是上艇的日子,本来我准备正常参加转动机械、打扫卫生,等看到交通艇驶进西沪港了,再到码头接我的弟弟,尽量不影响正常工作。这时徐班长对我说今天你不用上艇了,殷军士长说这假我准了,部门长让我跟随交通艇去石沿接弟弟,说这样你们兄弟也能早点见面。战友和领导们考虑得这么周到,又让我感动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弟弟到了西沪港,我才知道他为什么到部队来找我。原来他今年刚满十八岁,也想当兵,报了名,部队接兵的干部喜欢他,表示同意了,结果当地武装部不同意,因为我去年刚当的兵。武装部就以家里已经有人参军为由,拒绝了弟弟当兵的请求。弟弟非常不高兴,还和武装部的人吵了一架,兵也没有当上,心里感到非常委屈,想到哥哥我这里散散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过几天就是元旦了,按照节日战备的规定,潜艇要执行战备值班任务。逢年过节,潜艇食堂要组织节日大会餐,庆祝节日,会餐时可以放开喝酒。因为要执行战备值班任务,会餐要提前两天进行,而且凡逢节日大会餐,艇上各个部门还要专门派人到招待所邀请来队的家属参加会餐。我弟弟他们也在邀请之列,食堂节日会餐专门设有佳宾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潜灶的伙食标准是每天二块八毛钱,一位潜艇兵每月的伙食费相当一位三级工的三个月工资。比当时许多农民一年的收入都高。当时的潜灶菜谱有:香酥鸡、白斩鸡、五香鸡、红烧黄鱼、松鼠黄鱼、糖醋鱼、干炸带鱼、油焖对虾、清炒虾仁、白煮虾、椒盐排骨、五香牛肉、海参鸡块、金华火腿、清蒸河鳗、清蒸青蟹等。这一席好菜和好酒,这一场热情和欢乐,这一群战友和家属,大口吃,大碗喝,大声吼,艇领导一一敬酒问候,战友们频频碰碗祝福,让弟弟他们发自内心感叹真是涨见识了,心里的委屈也都烟消云散了,非常羡慕有我这个当潜艇兵的哥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弟弟来西沪港看我这件事,也让我这个入伍刚满一年的潜艇新兵,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感受到潜艇兵大家庭的温暖,深深地爱上了我的潜艇战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