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宁夏中卫——地处宁夏、内蒙、甘肃三省交界的城市,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从银川转道中卫,缘为一朋友盛赞的沙坡头和66号公路。</p> <p class="ql-block">从银川出发,沿高速一路向南,双向四车道,路面平坦通畅,近两百公里的车程,转瞬即至。进入中卫城区的第一印象:街道整洁有序,绿树成荫。这座生于沙漠边缘的城市,竟然是座绿洲之城。</p> <p class="ql-block">城中矗立着一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刹——高庙保安寺。它由园林与寺庙组成,是中卫历史的见证者。步入庙门,拾级而上,庙宇层层叠叠,香火缭绕,梵音袅袅。象征世间恶报之极的“十八层地狱”,洞门大开,却鲜有人敢步入。这不就是在警示:善恶到头终有报?</p> <p class="ql-block">寺外小池静谧,水起微澜,锦鳞游弋;柳树沿岸成林,柳浪成荫;玉桥卧波,燕鸥翔集。市民无需远足,便可在市区内享受这般自然之趣。</p> <p class="ql-block">城中还有一座钟楼古建,形似西安钟楼,虽体量略小,却仍是中卫城的地标性建筑,静静伫立于街心,坐看着城市的变迁与繁华。</p> <p class="ql-block">中卫是一座依偎在黄河边的城市。黄河流经此处,蜿蜒曲折地由西向东,留下一幅戈壁与沙漠交织的画卷。黄河的柔情与戈壁的刚毅、沙漠的苍凉,在这里相交相融。</p> <p class="ql-block">当双脚踏上这片黄沙,无际的金色沙海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天地之间,唯此一景,唯此为画。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经过开发与打造,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沙坡头景区是沙漠中的另类奇观。太空风格的建筑点缀在大漠黄沙,身在其中,恍有置身外星球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这片沙漠名为腾格里,是中国第四大沙漠,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中卫仅占据其一角,在我眼中已是无边的浩瀚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如敦煌所见的沙山高耸,沙漠起伏如丘状,好似沙海中凝固的浪。阳光洒下,沙色如金。从沙漠望去,中卫像被座座金山托起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两岸立起塔架,牵几根铁索,安一滑行装置,让人从空中飞跃黄河。这一设计,将自然与现代结合。飞跃者只需一颗勇敢的心。</p> <p class="ql-block">成语“飞黄腾达”,在这里有了字面的具像,只要不惧不怕,纵身一跃,瞬间就可踏上飞黄腾达之路。</p> <p class="ql-block">从谈沙色变到点沙成金,中卫人因地施才,在城市之外的沙漠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金光大道。</p> <p class="ql-block">沙坡头集大漠、黄河与绿洲于一体,这种地貌组合,堪称罕见。远道而来的游客趋之若鹜,皆欲以梦为马,飞黄腾达,谁不想?</p> <p class="ql-block">若在十几年前,我或许也会是这人群中的一员。如今,更愿站在黄河边远观,不去挤那热闹。传说中的66号公路,或许更适合我。</p> <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是中卫通往北长滩与南长滩村的道路。它不似国道般繁忙,却因独特的风光,成为旅行者心中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国内公路通常分国道、省道、县乡道三类,分别以G、S、X开头。而66号公路以数字命名,算是公路中的另类。</p> <p class="ql-block">通往北长滩的公路原属县乡道,编号已不为人知,代之以66号公路的称谓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条路因与美国66号公路风光相似而得名,路牌也刻意营造异国情调,成为打卡地标。</p> <p class="ql-block">网络的传播让66号公路日渐走红,昔日寂静的县乡道路,如今车流不断,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从地图上看,66号公路依黄河蜿蜒而行,仿佛一条绿丝带,缠绕在山河之间。</p> <p class="ql-block">实地走过,此路伴黄河蜿蜒约二十公里后,转入山中盘旋,再转回与黄河同行。一路西北荒原风光,阳光洒落,山色层次分明,粗矿壮美。</p> <p class="ql-block">公路为柏油路面,与国道省道无异。部分路段距黄河极近,从公路上步行二三十步即可走近黄河。在这里,黄河与人几无障碍,不像晋陕大峡谷,公路两岸走,黄河只在百丈深渊处,可望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不知眼前的山是否为贺兰山,褚红山体,草丛稀疏,不见有一颗树木。公路依山势而筑,无一隧道,忽高忽低,蜿蜒起伏,展现出一种的曲线美。</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一眼望不到尽头;身处低处,一眼望断天涯。位置不同,感受各异,用心体验,趣味盎然。当年的筑路人不会想到,他们的劳动成果,会成为今日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在66号公路上驾车行驶,油门一踩到底,定是刺激非凡。</p> <p class="ql-block">然而,来此的游客少有飙车,多以路为背景,摆拍打卡,留下属于自己的旅行瞬间。</p> <p class="ql-block">新疆也有类似景观的公路,过往游客也会小驻片刻,再继续向前。相较之下,宁夏距离近了不少,66号公路因而更易受游人青睐。</p> <p class="ql-block">节假日时,66号公路时有拥堵,据说是常态。即便平日,车流也不少,车行其间,不是与天南地北的车相交相会、就是与五湖四海的车相跟相随。一条县乡道竟有国道之热闹,网络的力量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在合适的位置,游客或站或坐,肆意摆拍,即便稍有碍交通,过往车辆也少有鸣笛催促。66号公路似乎对“路怒症”有治愈,驾乘到此,人都变得宽容与平和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新疆时,就曾有过在公路中央奔跑拍照的念头,因那里车速快、车流多而作罢。安全起见,只在路边,见缝插针地拍过几张不甚满意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66号公路,完全无需担心。来过一趟,不摆个造型,似乎对不住这美景。除了静态拍,还来一动感地奔跑,大有“山峦留不住,双脚过沙坡”的惬意。照片为证,老夫是不是尚可?</p> <p class="ql-block">多数游客拍完照便返程,我们则继续前行,来到北长滩村。这座依黄河而生的村庄,仍是一片绿洲,黄河流水声中夹杂着几声狗吠鸡鸣,村庄一片寂寂。</p> <p class="ql-block">村中已少有人居住,民居多为土筑老屋,破旧不堪,满目荒凉,时间仿佛停滞在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枣树花正开,形状大小与桂花相似,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枝条。想起《九儿》中的歌词:“手边的枣花香”,还着意地去嗅了一下,淡淡的香气萦绕鼻尖。待到年底枣果累累,这里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p> <p class="ql-block">村中留守的多是老人,他们在路边支起小摊,售卖些本地特产与小商品。因游客稀少,生意清淡。故土难离的情怀根深蒂固,执着地坚守是他们不二的选择……</p><p class="ql-block">衷心的期望:未来会有奇迹……</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水车矗立黄河边,早已停止转动,部分木条已呈朽木之态,若不加保护,终将消失于黄河岸边,成为老一代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一些电视剧制作人看中村庄的荒凉,将这里选为外景地。《我们这十年》曾在此拍摄,时间或许更早,记忆中并无看过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电视剧《山海情》中涌泉村的场景就取自北长滩村。该剧在央视播出后,未如电视剧《繁花》那样带火一条“黄河路”,北长滩村依旧沉寂如初。或许,它在等待下一个有轰动效应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媒体的传播,还是为北长滩村增添了一丝关注与看点。</p> <p class="ql-block">北长滩游客尚少,南长滩估计更甚。据说春暖花开时,南长滩景色更美,但因季节未至,此行暂且作罢。中卫之行也就此划上了句号。</p> <p class="ql-block">中卫,这座依黄河而生、被沙漠簇拥的城市,从昔日的谈沙色变,到今天的点沙成金;从过去的不毛之地,蜕变为今天的聚宝盆,可以见到:“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语并非妄言。自然资源无好坏之分,只要善加利用,都是天赐宝地!</p> <p class="ql-block">朋友,如果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世间的繁杂,到中卫来,或许能找寻到内心的那份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云南曲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