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车轮驶离成都平原,告别雅安,旅游大巴开始在与川藏高原的交汇处奋力爬升。空气渐渐稀薄,高原反应的征兆悄然在一、二号车的部分广东团友中显现。幸运的是,我们三号车的“牦牛军团”(与一、二号车的“小绵羊”们形成鲜明对比)准备充分,像我这样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用红景天切片泡水、至今仍按时服用红景天胶囊的“老手”居多。当然,“毫无反应”只是传说——轻微的不适感如影随形。每当大巴攀升至海拔四千米以上,我的呼吸便不由自主地急促、加深,仿佛空气被抽走;而一旦下降至四千米以下,那份熟悉的顺畅感才重新回归。</p><p class="ql-block">在巴塘,我们和旅行社都备足了氧气瓶,严阵以待即将到来的终极挑战——318国道海拔最高点,5130米的东达山。</p><p class="ql-block">从巴塘出发,金沙江大桥很快出现在眼前,这是川藏的界碑。在这里,我们那位能干的重庆至拉萨专线女导游再次担纲,为我们策划并主持了第二次隆重的进藏仪式。三辆车的队伍汇成了四辆车的狂欢,兴奋与期待在江风中激荡。随后,车轮征服了东达山垭口,我们在5130米的标识牌前,顶着凛冽寒风,留下了珍贵的打卡印记。当晚,夜宿西藏左贡县城。</p><p class="ql-block">今日,车轮继续在318国道上向着圣城拉萨坚定前行。途经闻名遐迩的“怒江72拐”观景点,可惜天公不作美,浓雾锁山,传说中的壮丽弯道隐匿于茫茫云海之中,我们只能在打卡点留下几张云雾缭绕的合影,带着些许遗憾继续上路。</p><p class="ql-block">车行至怒江大桥,深谷激流之上,钢铁巨龙横跨天堑。桥旁,一座静默的遗址博物馆引人注目,虽未开放,但它无声地诉说着川藏公路筑路史上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为了打通这条生命线,多少年轻的战士长眠于此。那份沉甸甸的敬意,随着奔腾的怒江水,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暮色四合,车轮抵达然乌湖畔的渝都大酒店。窗外,然乌湖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回望今日翻越的山岭、跨过的江河,车轮碾过的不仅是地理的高度,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圆梦印记。明天,天路依然在前方延伸,而拉萨,正越来越近。</p><p class="ql-block">2025.07.26日303客房</p> <p class="ql-block">相片:挑战东达山5130米高度成功,视频:川藏分界,金沙江大桥狂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