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百年的传统 六月六回崇明吃面饼

迟兴平

<p class="ql-block">  一周前,我夫人大哥就心心念念在策划,本周六回崇明老宅,喝酒吃面饼。</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漫漫长夏暑意浓。每年农历六月,王家兄妹都会不约而同想到要回崇明食面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崇明人吃面饼的习俗始于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记载于《康熙朝崇明县志》。</p><p class="ql-block"> 摊面饼是崇明人庆祝农历六月六的传统活动,与皇家晒龙袍的习俗演变相关,现已成为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符号。 ‌</p> <p class="ql-block">  为此,周五午餐后,我夫妇开车接上二姐;大哥父子开车接上三哥,驱车一个半小时回崇明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六中午,妹妹开车直接从南门前来赴宴。</p> <p class="ql-block">  传统面饼制作比较繁琐,技术要求高。好在有面饼专营店外售,省事省力。</p><p class="ql-block"> 卷面饼通常配置肉丝、土豆丝、金瓜丝、韭菜炒蛋等八个荤素食材。卷制后俗称“卷银包”,象征银白圆满。 ‌</p><p class="ql-block"> 大哥儿子是烹饪高手,这八样传统菜肴信手拈来,做得有模有样。 </p> <p class="ql-block">  在传统卷面饼菜肴基础上,不墨守成规,又推陈出新,配制红烧甲鱼,六月黄毛蟹、毛豆加小年糕,醉熏胖头虾,清蒸猪脚等下酒菜,每样菜都色香味俱全,脂高嘚粘(崇明方言,意为特别入味好吃)!</p> <p class="ql-block">  尽管精心准备的菜肴不少,因为好吃,更因为王家五兄妹难得一聚。在时光的罅隙里,兄妹聚会,品一口清茶,回忆儿时陈年往事,会心一笑;抿一口美酒,暢聊当下美好退休生活,感恩时代。</p> <p class="ql-block">  在水井坊美酒助兴下,边吃边聊,大家胃口大开,短短二小时,风卷残云般,盆盆基本吃净。</p><p class="ql-block"> 都已过年逾古稀的年龄,兄妹中居然有人吃了三卷面饼!</p><p class="ql-block"> 感知兄弟姐妹的温暖,品味一奶同胞的珍贵,体会相聚见面的愉悦,珍惜一生一世的缘分。</p><p class="ql-block"> 愿年年此时,我们再相聚,同桌品酒吃面饼!</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溪,潺潺流淌。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风彩。年轻讲潇洒,老了讲优雅。愿你我与时俱进,不断蜕变为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亲情,比风景更美;健康,比金钱更贵;开心,是百药之首;快乐,是长寿之源。愿我们应有尽有,一切顺心顺意!</p><p class="ql-block"> 生活需要智慧,乐而益寿,静而养心,勤而添财,动而健身。</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用加法待人,用减法去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乐观笑纳人生,用心活在当下!</p> <p class="ql-block">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希望现代人要做到“五会”。我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第一、会开车。会开车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出外不用求人,想去哪就去哪。随时随地可以载着家人、朋友云游天下。</p><p class="ql-block"> 第二、会做饭。会做饭可以保证每天吃到新鲜的蔬菜和肉类,不用经常吃不健康的快餐。平常注意各种营养均衡,品种多样,少油少盐少糖。为家人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第三、会用手机。现在出门都要用到手机,买菜,乘车,看病,与家人、外界联系……无一例外。因此,熟练掌握手机的基本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充分享受日新月异新科技带来的便利。</p><p class="ql-block"> 第四、会控制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良的情绪会令身体产生各种毒素,容易生闷气,生病。心情好,身体自然就会越来越健康。</p><p class="ql-block"> 第五、会一些财务知识。钱不是万能的,没钱万万不能!要学会统筹规划基本生活、养老及医疗储蓄。只有实现了财务自由,面对突发情况,才能从容面对平稳渡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