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之行(14)—特洛武兰博物馆

书阅

<p class="ql-block">特洛武兰博物馆成立于1926年荷兰殖民时期。最初用于保存特洛武兰地区出土的文物,如今,这里已成为露天博物馆与室内展馆结合的综合体。博物馆所在地(印尼东爪哇省莫佐克托摄政区的特洛武兰村)曾是东南亚最强大的海洋帝国——满者伯夷国的首都。</p><p class="ql-block">满者伯夷王朝是十三世纪末(1293年)建立于爪哇岛东部的封建王朝,其首都位于今泗水西南的特洛武兰(Trowulan)地区,满者伯夷国曾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之一,也是爪哇岛上最后一个印度教王国。</p> <p class="ql-block">特洛武兰博物馆主体是一个室内展馆,不过它位于一个更大的考古遗迹区域内,周边有许多露天遗迹。</p> <p class="ql-block">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公园式展区,宫廷遗迹散布在特洛武兰村周围的一大片地区,壮观而带有一种岁月的沧桑。几尊石雕排列其间,它们像是守护这片土地的沉默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几棵大树静静伫立,一排摆放整齐的石雕艺术品,周围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天空湛蓝,云朵稀疏。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形成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片宁静增添了几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特洛武兰博物馆,收藏了很多满者伯夷王朝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包括雕塑、陶瓷、珠宝以及与印度教相关的各种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显示了满者伯夷国的信仰与崇拜,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艺术水平,证明这里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传统印尼风格的庭院,穿过绿色的草坪,来到了这座四面敞开式的展厅,展厅四周石雕静静伫立,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古老的神像被放置在黑色石台上,周围是一片整齐的草坪与几棵棕榈树,同样的展厅在这里有好几处与之毗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整个场景仿佛一幅静谧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一角,可以看到了一排排列整齐的砖块和六边形砖块。它们被整齐地摆放在木架上,颜色深浅不等,这些砖石来自考古遗址,用于古代建造墙体、铺设路面。</p> <p class="ql-block">▼这尊石像被称为“阿尔达纳里什瓦卡”,意为“半男半女”,这一形象象征着湿婆与其配偶帕尔瓦蒂的合二为一,右半身(湿婆)展现男性特征,肌肉发达;左半身展现女性特征,丰满的胸部。在印度教中,湿婆与帕尔瓦蒂被视为完美婚姻的象征,妻子被视为丈夫的“另一半”。</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这座石雕柱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它雕刻精美,由多节堆叠而成,每节雕刻不同图案(如神像、动物、莲花等宗教符号)。分节可能代表不同神邸或修行境界。这些垮越千年的石刻艺术,今天看来依然很有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米纳克京戈坎迪浮雕】一排石雕展品整齐地排列在展厅中,每一块都刻有复杂的图案与文字。旁边一块标牌上写着“<b>RELIEF CANDI MINAK JINGGO</b>”,这是14-15世纪满者伯夷艺术,主题多表现“苏希塔女王讨伐米纳克京戈”的史诗场景。</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RELIEF</b><span style="font-size:18px;"> →浮雕 (指寺庙墙面或基座的石刻叙事性浮雕)</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CANDI </b><span style="font-size:18px;">→坎迪 (音译自印尼语/爪哇语,特指印尼的古代印度教或佛教寺庙遗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MINAK JINGGO</b><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纳克京戈(爪哇历史人物,14世纪满者伯夷帝国的反叛王子,名字按印尼语音译)</span></p> <p class="ql-block">▼碑文展区,这块碑文特别显眼。这是博物馆内唯一的一块中文石碑(清光绪年代墓碑),虽然是中文,但读起来还挺费劲。请求Deepseek帮助,碑文大意如下:</p> <p class="ql-block">碑文解读:</p><p class="ql-block"><b>海澄</b>:墓碑主人的籍贯,即清代福建漳州海澄县(今漳州龙海市海澄镇)。</p><p class="ql-block"><b>显考妣:显考</b>-对已故父亲的尊称,<b>显妣</b>-对已故母亲的尊称。(合称“考妣”即父母,表明这是夫妻合葬墓)。</p><p class="ql-block"><b>谥纯仁/柔静: 谥</b>-古代对逝者的追赠称号,<b>纯仁</b>:赞誉男性(吴府君)品德纯良仁厚。</p><p class="ql-block"><b>柔静</b>:赞誉女性(林孺人)性情温婉娴静。</p><p class="ql-block"><b>吴府君、林孺人:府君</b>-对男性祖先的敬称,<b>孺人</b>-明清时期七品官员之妻的封号,民间也用于尊称普通女性。</p><p class="ql-block"><b>佳城:</b>对墓地的雅称。</p><p class="ql-block"><b>碑文完整翻译:</b>此处为海澄县显考(父亲)谥号纯仁的吴府君,与显<span style="font-size:18px;">妣(母亲)谥号柔静的林孺人之墓。时值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年八月吉日立。</span></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这座木质结构的建筑在这里似乎显得与众不同,满者伯夷国的中国式庭院,这是从特洛武兰遗址中挖掘出来的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作为最大的印度教王国满者伯夷国首都,在特洛武兰博物馆展出有很多印度教佛像,距今都有近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馆内考古坑】考古发掘现场的选址保护坑。坑内暴露了红砖建筑基地、古代排水系统(陶制管道)以及生活器具残片等,属于满者伯夷时期(14-15世纪)的宫廷或重要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园林中,绿草如茵,树木繁茂,几座印度教神像与石雕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坪上。阳光洒在草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老的石雕被放置在砖砌基座上,背景是一栋红色屋顶的建筑,石雕、基座、屋宇和草坪,这蓝天下的静默,连同那悠然的白云,无声地覆盖所有铭记与正被遗忘的痕迹。</p> 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