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三站 云南 建水</h3> <h3>7月22日 从弥勒跟“一日游”到达建水,实在是省事省心省力。<br>这是到建水后跟团游的首个景点:貝山陶坊~<br>以废弃紫陶和天然石材为建材而建的欧式古堡风格建筑体。这是真正的工匠劳作、工匠创造,还有工匠精神。现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常有特色。</h3> <h3>创始人向炳成是建水紫陶省级非遗传承人,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h3> <h3>貝山陶庄有点儿远,幸好是跟团去的。自己去恐怕还不大方便呢。</h3> <h3>建水 十七孔桥(双龙桥)<br>这是一座清代古桥,以其17孔石拱结构和桥上三座飞檐楼阁著称,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br>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1736-1795年),最初仅建3孔石桥。因泸江与塌冲河泛滥导致河床加宽,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14孔,形成现今17孔连拱结构,全长148米。</h3> <h3>桥头现场画扇面的手艺人</h3> <h3>桥面上的石板被磨得如此光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沧桑。</h3> <h3>从这头走到那头…</h3> <h3>建水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如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双龙桥(十七孔桥)等,其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3平方千米。</h3> <h3>建水古城 朝阳楼(东门)<br>比天安门城楼建得还早呢。</h3> <h3>第二天 上午想打车去古城,见一个女孩开着这样一辆小车过来,便上前询问能否拉我们。女孩说她正要去朱家花园那儿的店里,便带上了我们,不要钱。到了那里才得知,原来女孩儿是一个大品牌黑陶老板的千金。真是感动又感激。</h3> <h3>建水古城<br>古城里虽有一些商业开发,但基本还是原住民,到处都是带有历史感的厚重古迹,又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h3> <h3>古城里的旅馆</h3> <h3>一家卖汽锅鸡的饭店</h3> <h3>后院里正在炖着汽锅鸡呢</h3> <h3>建水朱家花园,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总占地面积两万多平米,建筑面积五千多平米,包括家宅和宗祠两个部分。<br>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不对称布局,主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池塘、前花园、一进、二进、三进院落和后花园,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是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异的私家园林和大型传统民居,有滇南大观园之称。</h3> <h3>曾经看过杭州的胡雪岩故居,感觉很豪华了。<br>这个朱家花园不知比胡雪岩故居大了多少倍,我估计至少有胡居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吧。</h3> <h3>不止是房间多的转不过来,还有很大的后花园。</h3> <h3>建水文庙前面的孔子像,两个孩子在孔子像前玩耍,一个古今交融,温馨和谐的场面。</h3> <h3>建水文庙 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br></h3> <h3><br>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h3> <h3>多年前我去过曲阜的孔府、孔庙、孔陵,只记得规模很大,游人如织,没想到建水的孔庙规模如此之大,却是游人寥寥。</h3> <h3>文庙的后花园 :非常大的一片荷塘,还有很多鱼。</h3> <h3>距离文庙不远处就是学政考棚(科举考试的场所),看来这里的文风鼎盛、历史悠久。</h3> <h3>古城里,厚重历史与人间烟火无缝衔接。</h3> <h3>不知道这个门里藏着怎样一个故事</h3> <h3>街上很多卖陶器的商店,我们心里疑惑:这样的东西会有销路吗?</h3> <h3>孩子们在学习陶艺</h3> <h3>在一家酒店门口拍到的古城游览图</h3> <h3>第三天 坐米轨小火车</h3> <h3>建水 临安站(小火车的车站)</h3> <h3>童年时代的顺口溜:“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不通国内通国外”…<br>说的就是滇越铁路上的小火车。</h3> <h3>1910年建的米轨铁路小火车,现在成了旅游新宠,一票难求。多年后重坐小火车,虽车厢焕然一新,依旧还是一百多年建的铁轨,时速大概二十几公里。坐在车里哐啷哐啷、摇摇晃晃,勾起了我少年时代的许多回忆。</h3> <h3>1910年建成通车的滇越铁路,全长854公里,是中国最早建成的国际米轨铁路(窄轨),曾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世界人类三大工程奇迹"。</h3> <h3>虽然坐小火车并没什么新鲜感,但对我这个在昆明长大的人来说,望着一路驶过的窗外景色,心里却是百感交集。</h3> <h3>到达石屏 坝心车站</h3> <h3>建水紫陶街夜市<br>这是一个集文化体验、美食探店、手工艺品购物于一体的夜间市集。</h3> <h3>虽名紫陶街,但更引人关注和难忘的是那里各种各样的小吃摊,真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h3> <h3>我们所住酒店旁边的一个高级宾馆,很大的院子,古色古香,住一天要1400多元。</h3> <h3>我们的旅行就是有个大方向,走一步看一步。</h3> <h3>从弥勒参加“一日游”到达建水,是一种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因此我到建水后一直在留意找寻这样的旅游公司。</h3> <h3>正当我找旅行社并考虑往哪儿走更方便时,突然接到朋友景明的微信,她即将来建水。</h3> <h3>景明长年定居香港,虽有时夏天会回昆明,但跟建水并无关系。我呢,出发前建水都不在计划之内,万没想到,我们会在这个跟她和我都“八竿子“打不到的地方不期而遇。实在太神奇了。</h3> <h3>有缘千里来相会!<br>7月28日,跟景明同游建水十七孔桥。</h3> <h3>正好他们活动结束后要回昆明,于是,某企业老总(景明的朋友)开车把我们捎带到澄江,并把我们送到了旅馆。<br>感谢老天的眷顾,感慨命运的奇妙,感恩朋友的情谊…</h3> <h3>有句玩笑话: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br>还有一句话:永远勿需提前焦虑,生活就是见招拆招。<br>我相信,只要上路,前面就会有路。也只有上路,前面才会有路…<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