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古希腊

黎丽

<p class="ql-block">一直想去希腊而始终未能成行,得悉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简称世博馆)正在举办古希腊展,而且免费、不用预约,多好的机会,岂能错过?</p><p class="ql-block">地铁14号线换13号线,直接可达世博馆。太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地铁出来,一眼望见世博会博物馆门前各国国旗迎风招展,气势非凡,令人振奋。</p> <p class="ql-block">世博馆建筑很别致,主体建筑为深褐色墙体,呈不规则几何状,又覆以巨大汤勺状玻璃顶,圆弧向外腾空飞逸,增添了建筑的灵动性,它又被称为“时间容器”,收纳古今中外历史的精彩片段。</p> <p class="ql-block">这次古希腊展,名为“希腊人,从阿伽门侬到亚历山大”,名称有点长。</p><p class="ql-block">阿伽门侬是神话中希腊联军的统帅,亚历山大是希腊化时代横扫欧亚的大帝,他们是前后跨越三千多年的漫长历史。</p> <p class="ql-block">故事从公元前6800年开始,希腊步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持续了3000年。</p><p class="ql-block">同旧石器时代相比,这一时期,石器制作的方式不再是击打,而采用了磨制的方法,可以制作出表面抛光、功能丰富的各种工具和器皿。</p><p class="ql-block">于是,劳动生产力有所提高,希腊人逐渐告别四处游荡的狩猎采集生活,开始发展定居点,进行养殖和农耕,成为最早的“农人”。</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000年,爱琴海中部的基克拉泽斯群岛上,希腊最早的青铜文明出现了。</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希腊人的生活器皿和祭祀用品,日益丰富,且颇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岛上居民雕刻的大理石人像,是远古艺术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这尊灰白软石女人像,制作于前5300~前4800年。鼻子形似鹰嘴,双臂交叉在胸前,属于希腊新石器时代流行的自然主义雕像,用于与生育和女神崇拜有关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深绿色滑石护身符</p><p class="ql-block">前4800年~前3200年,这是一块经过抛光处理的护身符,形似蜷曲的人体,或是子宫里的胎儿。用于祈求平安生产。</p> <p class="ql-block">双色纹罐。</p><p class="ql-block">前5800~前5300年。这是古希腊人盛米饭的罐子,其表面的花纹,需要在还没干透时,用刮片刮出来,然后再次烧制。</p><p class="ql-block">双色纹罐的生产,表明古希腊人已经掌握了成熟的制陶工艺。</p> <p class="ql-block">屈臂女人像。公元前2800~前2300年。</p><p class="ql-block">双手交叉于胸前,是希腊早期雕刻最常见的造型。</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两座女人雕像,细节上又有区别。这一座略微扬起头,身体轮廓圆润,这是一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三角形头部,平整的面部,宽阔瘦削的肩部,笔直的双腿,是典型的德卡提斯玛塔风格, 它是20世纪欧洲艺术家创作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形女人像。</p><p class="ql-block">小巧玲珑的雕像,很夸张的长颈,整体造型形同小提琴,古希腊人的想象力,太有趣了。</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000年左右,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迎来了又一批新的定居者。他们被以传说中的国王米诺斯命名,称为米诺斯人。</p><p class="ql-block">到公元前1900年左右,岛上的米诺斯人开始建造大型宫殿,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形成中央集权制,可以调动和组织大量社会资源。</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700年~前1600年,双刃斧。</p><p class="ql-block">双刃斧是米诺斯人长期使用的器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要用于祭祀。从出土文物看,</span>它可以用各种材质制作,有金属的、陶器的,甚至有珠宝和大理石的。</p> <p class="ql-block">扬臂女神像,古朴夸张。公元前1375年~前1200年。</p><p class="ql-block">女神头上顶着只神鸟。</p><p class="ql-block">这是米诺斯人的宗教活动用品。</p> <p class="ql-block">男性陶像。公元前1300~前1200年。</p><p class="ql-block">这些早期作品,不讲究人体比例,通过宽大的肩膀突出人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米诺斯人很有艺术天赋,他们设计制作的陶器,善用黄色、红色、白色和橙色,并通过螺旋形排列,使图案具有运动感。</p><p class="ql-block">漂亮的树叶图案水罐。</p> <p class="ql-block">前1750~前1700。陶盘,美丽的色彩,花和叶的螺旋形排列,很有设计感。</p><p class="ql-block">如此漂亮的陶盘,显示米诺斯人的艺术天赋。</p> <p class="ql-block">前1750~前1700,双耳瓶。</p><p class="ql-block">瓶口设计成弯弧形,便于倒酒时能控制流量。</p> <p class="ql-block">很精美的青铜制品,花纹如漩涡,又作螺旋状排列,貌似孔雀开屏。</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的扬臂女神陶像,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1250~1150年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女神</span>头戴王冠,王冠上的装饰品,有一只神鸟。古希腊人敬畏大自然,认为鸟是神的显灵。</p> <p class="ql-block">女神像的背部,长发上端编成三股辫子,再汇成一条长辫拖于身后。</p> <p class="ql-block">这是米诺斯人书写的一种文字,称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线性文字A”,不是希腊文,</span>至今仍未被完全破译。</p><p class="ql-block">这是在一个米诺斯人定居点遗址发掘的,同时出土的共有72块线性文字A泥板。这个定居点毁于公元前1450年的地震。</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600年左右,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兴起一系列王国,其中势力最大的王国是迈锡尼。</p><p class="ql-block">迈锡尼人是《荷马史诗》里阿伽门侬率领的英勇战士,也是灵活的商人、杰出的工程师,在迈锡尼人建造的宫殿里,国王在处理国家事务,祭司在主持宗教仪式,而书吏正在使用欧洲最早的书写文字“线形文字B”记录历史……</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迈锡尼的国王阿伽门侬,率领希腊联军,以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p><p class="ql-block">19世纪后半叶,有个德国商人兼考古学家施里曼,坚信传说中的特洛伊城战争是真实的历史,他在土耳其进行考古发掘,居然真的发现了特洛伊和迈锡尼的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他发掘出一系列黄金制品,其中有著名的是阿伽门侬金面具。</p><p class="ql-block">这具金面具是复制品,由19世纪知名考古绘图师埃米尔·吉列龙制作,他参加了施里曼主持的迈锡尼遗址的发掘工作。</p> <p class="ql-block">三方神殿牌饰和燕子牌饰。</p><p class="ql-block">神殿上方饰牛角,是神圣的象征。三方神殿上有三根圆柱,顶部两侧,各有一只欲展翅飞翔的小鸟。</p><p class="ql-block">燕子牌饰,两只向左飞翔的燕子,张着小嘴,展开双翅,飞过崇山峻岭……</p><p class="ql-block">小鸟和燕子是神的显灵,这两块牌饰都用于宗教活动,估计它们的的主人是祭司。</p> <p class="ql-block">迈锡尼人制作的金杯。杯子较大,为了增加稳定性,底座加了少量的铅。工匠巧妙地用14根铆钉将杯身与底座固定。</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斯芬克斯牌饰,下图是狮鹫牌饰。</p><p class="ql-block">斯芬克斯和狮鹫都有狮子的身躯,都是“守卫者”的形象。不同之处,斯芬克斯是人面像,狮鹫是鹰头。</p> <p class="ql-block">除了日常用品,还有各种漂亮的金饰品。</p><p class="ql-block">这是蜜蜂牌饰和章鱼牌饰,它们都有批量生产,大小形状相同,表明是制作了磨具进行加工的。</p> <p class="ql-block">一枚小小的印章,镜头拉近,能看到画面是一个人和一头狮子在搏斗。</p> <p class="ql-block">用于固定衣物的针饰。顶端有一只山羊,是中亚、印度、和伊朗边境地区的盘羊造型。好精致!</p> <p class="ql-block">圣餐杯。</p><p class="ql-block">由一块石头雕刻而成,因与其他青铜器放在一起,杯身染有绿色铜沁。因其形状类似于基督教使用的圣餐杯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个杯子和贮酒罐,都属于希腊大陆的彩陶制品,是希腊青铜文化晚期的代表性作品,它们分布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说明希腊各地有广泛的商品流通。</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罐,双耳罐,造型古朴,图案很美,上中下部各有不同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提水罐。这件提水罐由三块青铜板制成,一块用于颈部和上肩部,一块用于中间部分,还有一块是下部及底座。三块青铜板都用铆钉固定。为了使用方便,下方还加了一个水平把手。</p> <p class="ql-block">野猪獠牙制作的头盔。这是狩猎和战争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聂斯托尔宫遗址的壁画:迈锡尼战士头戴野猪牙头盔出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公元前1100年,迈锡尼文明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崩溃了,从那时到公元前8世纪有文献记载时,大约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不为人知。</p><p class="ql-block">然而,对于希腊人来说,他们的神话和传说,就是他们的早年历史,而这些讲述传说故事的吟唱,被统称为“史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荷马史诗》。</p><p class="ql-block">于是,这段三四百年不为人知的历史,就被称为“荷马时代”。</p> <p class="ql-block">荷马被尊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史诗诗人,然而,关于他的出生、生平经历等,人们知之甚少。</p><p class="ql-block">公元前8世纪末~前7世纪初,荷马创作了《荷马史诗》,包括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不过,更多人相信,《荷马史诗》是一代代游吟诗人集体口头创作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这座荷马头像雕像,应该是公元前2世纪中期古罗马雕塑家,对公元前4世纪末或前3世纪初古希腊雕像的仿制。</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荷马艺术盛行,民间艺术家们将荷马史诗中的场景,绘制在陶瓶上,用于收藏或赠送好友。这礼物,太珍贵了!</p><p class="ql-block">黑绘陶瓶(一),阿基琉斯学艺</p><p class="ql-block">画面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场景。阿基琉斯是古希腊英雄,他小时候被父亲送到半人半马的喀戎处学习。喀戎不仅教阿基琉斯马术、音乐、舞蹈和医术,还教他尊重诸神、做有道德,有正义感之人。</p> <p class="ql-block">黑绘陶瓶(二),雅典娜和阿基琉斯、埃阿斯</p><p class="ql-block">阿基琉斯和埃阿斯手持头盔、长矛,面向女神,雅典娜做了个表示强调的手势,似乎在提醒他们要注意什么。</p> <p class="ql-block">黑绘陶瓶(三),阿基琉斯为友复仇。</p><p class="ql-block">古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在战争的第十年,英雄阿基琉斯为了女俘的归属问题,与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侬发生了争执,一怒之下,他退出了战场。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替他出征,血染疆场。</p><p class="ql-block">悲痛的阿基琉斯为友复仇,杀死了特洛伊的英雄赫克托尔,用马车倒拖着赫克托尔的尸体,围绕着帕特洛克罗斯的坟冢绕行三圈,以告慰好友。</p> <p class="ql-block">黑绘陶瓶(四),奥德修斯迎战女妖</p><p class="ql-block">塞壬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妖,擅长唱歌。她们居住在海岛上,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水手,导致船只触礁沉没。</p><p class="ql-block">荷马在《奥德赛》中讲述了奥德修斯为战胜女妖,命令水手将他绑在桅杆上,水手们则用蜡封住耳朵,以抵御塞壬的歌声。</p><p class="ql-block">画面中,塞壬是人面鸟身,她们站在奥德修斯两边的岩石上,一个弹着七弦琴,一个吹着双笛。</p> <p class="ql-block">黑绘双耳瓶,忒修斯斩杀牛头怪</p><p class="ql-block">希腊神话中,雅典一度被迫进献童男童女供牛头怪吞噬,后来,英雄忒修斯斩杀牛头怪,并成功逃离米诺斯迷宫。</p><p class="ql-block">画面为忒修斯手握利剑刺杀牛头怪,仙女为忒修斯戴上桂冠。</p> <p class="ql-block">红绘陶瓶,阿波罗祭酒</p><p class="ql-block">中间是一个祭坛,阿波罗一手持七弦琴,一手拿着酒具,一位女子在为他斟酒。她或是阿波罗的母亲勒托,或是他的姐姐阿尔忒弥斯。</p> <p class="ql-block">荷马时代还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叫赫西俄德,他创作的长诗《神谱》,把希腊诸神的家世、尊荣、外形和技艺,作了系统整理,于是,如同人有家谱一般,希腊诸神也有了“神谱”。</p> <p class="ql-block">赫耳墨斯头像</p><p class="ql-block">赫耳墨斯是信使之神,传达宙斯的神谕。他不仅是生者的向导,还是死者的向导,引导亡灵前往冥界。</p><p class="ql-block">后人将赫耳墨斯头像制成石柱,称为“赫耳墨斯石柱”,置放于路边、体育场、门廊旁,作为路标。</p> <p class="ql-block">宙斯雕像。</p><p class="ql-block">宙斯以雷电为武器,维护着世间的秩序与平衡。</p> <p class="ql-block">这尊阿波罗头像,展现了完美的阿波罗形象,其发型,在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十分流行。</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也是古罗马雕塑师对古希腊雕像的仿制。</p> <p class="ql-block">爱神厄洛斯倚靠在赫耳墨斯石柱旁。</p><p class="ql-block">厄洛斯左侧的翅膀和双手残缺。</p> <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雕像</p><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与凡人所生的儿子,他展现出超凡的力量和才智,在拳击、摔跤、赛跑等各项运动中,展现完美的技艺,最终成为神。</p><p class="ql-block">他的雕像多被立于体育场馆等地。</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公元前800年至前480年,城邦在希腊各地兴起,遍布希腊本土、爱情海诸岛、以及地中海、黑海周边的一些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一时期,是希腊的古风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所谓城邦,就是以单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农村的小型国家。</p><p class="ql-block">尽管在希腊化时代到来之前,希腊从未形成过统一的国家,但是,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信仰和宗教崇拜,以及相同的生活方式,使生活在不同城邦中的人,都认同自己是“希腊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8至前7世纪,泛希腊的神明崇拜中心开始陆续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奥林匹亚的宙斯崇拜中心,和德尔斐的阿波罗崇拜中心。</p><p class="ql-block">希腊人定期在这些圣地举行盛大的祭神仪式,包括各种竞技活动,最早的奥运会就此诞生。这是希腊对世界文明最了不起的贡献之一。</p> <p class="ql-block">体育赛会当时在泛希腊地区盛行,比赛的胜利者,会得到橄榄枝桂冠作为奖品,回到家乡后,要向诸神献祭,举行庆典。</p><p class="ql-block">双耳罐的图案,是头戴桂冠的胜利者,在互相庆贺。右侧男子手里拿着刮汗器。</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识刮汗器。</p> <p class="ql-block">公牛头三足鼎。</p><p class="ql-block">三足鼎在古风时代被视为珍贵的贡品。</p> <p class="ql-block">摔跤是古希腊由来已久的运动,希腊神话中,对摔跤也有记录。</p><p class="ql-block">这件双耳杯上描绘了两组搏斗,一边是英雄忒修斯和强盗普洛克路斯特斯的搏斗,另一边是赫拉克勒斯和巨人安泰俄斯的搏斗。</p> <p class="ql-block">这是运动前的准备,有手拿刮汗器的,有准备投掷标枪的,有将涂油瓶递给同伴的,也有身披长袍的教练。</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体育赛会竞技项目包括:赛跑、跳远、掷铁饼、标枪、摔跤、拳击、格斗、赛马和战车、五项全能等。</p> <p class="ql-block">训练场景墓碑石雕,可能是纪念一位已故运动员。</p><p class="ql-block">运动员在做停球练习,衣服叠放在身后的石柱上,他的随从手里拿着刮汗器和涂油瓶。</p> <p class="ql-block">持矛者还愿浮雕。</p> <p class="ql-block">战车比赛胜利者纪念碑基座</p> <p class="ql-block">库罗斯和科莱</p><p class="ql-block">库罗斯指的是裸体的青年男子雕像,科莱指的是身着华服、佩戴珠宝的青年女子雕像。他们是古风时期最重要的雕塑类型,标志着古希腊雕刻家对人体比例、结构的初步探索,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在希腊北部的波提埃亚,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建造于公元前7世纪的城址,和740余座古风时代的墓葬,出土了众多随葬品,特别是有黄金覆口的青铜头盔,这绝非普通老百姓能拥有。说明这里埋葬的是古风时代波提埃亚首领或贵族。</p> <p class="ql-block">金手环和精美的金饰品……</p> <p class="ql-block">青铜三足盆、盛酒器、酒壶</p> <p class="ql-block">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人们在埃切多罗斯河里淘金。为了方便黄金贸易,埃维亚人在今马其顿一带建立了殖民地,积累了巨大的财富。</p><p class="ql-block">考古学家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建造于公元前6世纪的上百座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面具、金项链,金耳环,金针……</span>向我们展示了当年辛多斯的超级繁荣。</p> <p class="ql-block">金戒指、金手环,金带发饰。</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公元前480~前323年,进入希腊古典时代。</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充满战争的历史时期,先是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之间的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前449年),随后是雅典与斯巴达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战事几乎席卷了古希腊所有城邦。</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古希腊迎来了政治与文化的空前发展。</p> <p class="ql-block">斯巴达勇士</p><p class="ql-block">斯巴达战士以勇猛著称。</p><p class="ql-block">公元前五世纪,波斯大举入侵希腊,希腊城邦联合起来捍卫独立。公元前480年,300名斯巴达战士在国王列奥尼达的率领下,镇守边关。尽管最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但斯巴达战士的事迹却被世代铭记和称颂。</p> <p class="ql-block">雅典娜是雅典城邦的守护神,雅典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也是古罗马雕刻师对古希腊雕像的仿制。</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479年击败波斯后,雅典成为希腊最有影响力的城邦,雅典开辟了一种新的政体模式,没有国王、没有官僚体系、没有专职祭司,也没有常备部队,由公民组成民兵取而代之。决定立法和政治决策的是雅典公民。</p><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政治实践之一。</p> <p class="ql-block">雅典广场建筑复原图</p><p class="ql-block">雅典广场是古希腊公民集会的场所,是城邦的政治、商业、宗教和文化中心。重要的公共机构都位于广场,一些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活动也在广场举行。</p> <p class="ql-block">老议事会厅。</p><p class="ql-block">雅典每年从十个部落各选50名公民,组成500人的公民议事会。除节日或特殊时期外,议事会每天开会,制订法律,处理日常政务等。</p><p class="ql-block">500人的议事会厅是一座长20米的方形建筑,由一个前厅和一个举行会议的主厅组成。</p> <p class="ql-block">圆殿模型。</p><p class="ql-block">500人的议事会按部落分为十个主席团,轮流值勤。轮值日,主席团成员共同生活,以便应对紧急情况。</p><p class="ql-block">直径17米的圆殿,是主席团成员的办公地点。</p> <p class="ql-block">十部落英雄纪念雕像</p> <p class="ql-block">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头像</p><p class="ql-block">演说,在雅典政治和法律生活中至关重要,演说家通过法庭答辩、政治申诉和公开演讲,向公民传达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德摩斯梯尼是希腊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他是雅典自由的坚定支持者,后因反对马其顿腓力二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p><p class="ql-block">雅典人为了纪念他,于公元前280年~前279年,为他打造了一座铜像。这尊大理石雕像,是依据雅典人的铜像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抽签器。</p><p class="ql-block">抽签是雅典防范腐败,维护民主的重要机制之一。雅典实行公民陪审员制度。刻有陪审员姓名的铜牌插入抽签器槽内,后面有小球落下,被白色球砸中的人入选。由此确定当天陪审员的名单。</p><p class="ql-block">这个抽签器的小槽很少,估计是用于确定主席团轮值顺序的。</p> <p class="ql-block">青铜身份牌</p> <p class="ql-block">伯里克利和雅典卫城</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80年,波斯军队攻占雅典,纵火焚烧卫城诸神庙。其后30年,雅典人只在广场上建造公共建筑和防御工事,他们留下神庙废墟,用以时刻提醒自己,外敌曾经如何亵渎他们的神明。</p><p class="ql-block">到了前448年,希腊联军击溃波斯,政治家伯里克利主持重修卫城,由此开启了希腊历史上最恢宏的建筑篇章。</p> <p class="ql-block">伯里克利主持的雅典卫城重建工程,历时半个世纪之久,其重点工程是供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p><p class="ql-block">神庙内矗立着由象牙和黄金雕刻的巨型雅典娜神像,神庙外刻有雅典娜诞生、雅典娜与波塞冬争夺守护神之位、泛雅典娜节游行等浮雕。</p><p class="ql-block">如果有机会去雅典,帕特农神庙是一定要去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泛雅典娜节场景之一,骑手正拉紧缰绳,勒住狂奔的骏马。人物和骏马形象饱满,动感强烈。</p> <p class="ql-block">浩大的神庙,少不了柱廊。希腊人创立的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三种柱式,加上其后罗马人在此基础上增加的塔斯干和复合柱式,成为欧洲古典建筑的五种主要柱式。</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方形冠板和圆形、馒形托组成的多立克柱式。</p> <p class="ql-block">两边出涡卷的爱奥尼柱式。</p> <p class="ql-block">倒钟形柱头,装饰成排莨苕叶,四角出涡卷的科林斯柱式。</p> <p class="ql-block">狄俄尼索斯半身像</p><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的东南侧,是西方戏剧的发源地~酒神狄俄尼索斯剧场,所有现存的公元前五世纪到前四世纪创作的古希腊戏剧,都在此演出过。</p><p class="ql-block">观看戏剧是雅典公民的一项公共生活,政治、司法、战争、伦理等社会议题被搬上舞台,以戏剧叙事形式引发公众反思与评判,通过共情引发社会思潮。</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狄俄尼索斯右手持酒杯,左手拿蛋(蛋是生育或重生的符号),是酒神和古希腊戏剧之父形象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斯芬克斯青铜像</p><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在埃及,是埃及王的象征,代表着皇家的威严和力量;而在希腊,她除了狮子的身体、女人的头部、胸部外,还有鹰的翅膀。</p><p class="ql-block">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俄狄浦斯王》中,斯芬克斯坐在城外的山上,向路人提问,“什么动物有时两条腿,有时三条腿,有时四条腿?”那些无法回答的人,会被它杀死并吃掉。</p><p class="ql-block">在希腊,斯芬克斯象征着神秘、危险和挑战。</p> <p class="ql-block">悲剧面具石雕</p><p class="ql-block">古希腊的戏剧,都是男演员,他们会根据角色更换面具进行表演。公元前四世纪后期,人们用戏剧面具石雕装饰墓碑。</p><p class="ql-block">悲剧并非仅仅是结局悲惨,重点在于其将神圣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痛苦、悲悯与反思。</p><p class="ql-block">前472年,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创作的《波斯人》上演,其剧本是西方社会现存最早的完整文本。</p> <p class="ql-block">喜剧面具石雕</p><p class="ql-block">喜剧的特点是对个人或社会的讽刺和批判。这个面具的表情十分夸张和怪诞。</p><p class="ql-block">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喜剧之父”,相传写有44部喜剧,现存11部代表作,展现了他卓越的喜剧创作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p><p class="ql-block">如《马蜂》,通过热衷陪审的父亲与试图改变其观念的儿子的冲突,讽刺雅典社会诉讼成风的现象,剧中设置了荒诞场景,如老人将狗审判为偷奶酪者等,揭示了雅典陪审员制度的某些缺陷。</p><p class="ql-block">喜剧这一文艺形式的活跃,也充分展示了雅典社会的活力和自由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描绘戏剧场景调酒坛,画面中,女神阿佛洛狄特从洞穴中走出来,两边有四个胡子浓密的森林之神正在挥舞铁锤。</p> <p class="ql-block">雅典公民不包含女性。女性不能投票,也不能独立拥有财产或继承土地,她们的日常生活几乎局限于家庭,操持家务,养育子女,只有在重大的宗教节日、婚礼、家庭庆典、葬礼和祭祀活动时,她们才能公开露面。</p><p class="ql-block">红绘细颈瓶上的画面,就是女人和孩子,妈妈坐在椅子上,欲接过女儿手中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白底细颈瓶。</p><p class="ql-block">右侧的女人将盛有精油的碗递给左侧的女人。通常,白底彩绘细颈瓶上描绘这一场景,表明她们涂抹精油之后,准备前往墓地祭祀。</p> <p class="ql-block">红绘提水罐。</p><p class="ql-block">画面很温馨,右侧批头巾的女子是新娘,她正向坐着的母亲行礼告别。</p> <p class="ql-block">还愿浮雕</p><p class="ql-block">画面中间是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他身后是他的儿子女儿,前面几名矮小的人,是前来还愿的凡人,他们提着祭品,怀着崇敬之心,前来感激医神。</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人类对医神都是心怀感激与敬仰的。医生以治病救人服务人类,人类对医生感恩戴德。</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23年,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p><p class="ql-block">这要归功于希腊的一个边远王国马其顿。</p><p class="ql-block">当22岁的腓力二世继位时,马其顿已经摇摇欲坠。但腓力二世兼有军事天分和政治智慧,他在位24年,通过改革,将马其顿发展为希腊的北方强国。</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被推选为全希腊人的领袖和远征波斯的联军统帅。</p><p class="ql-block">然而,仗还没打,腓力二世不幸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继任。</p> <p class="ql-block">葬于腓力二世墓的弓匣(复制品)。</p><p class="ql-block">弓匣表面的浮雕,是战败的士兵和抱着孩子的女人,在祭坛前避难,寻求神灵庇护。</p> <p class="ql-block">毛尖。通过对矛尖的大小和形状分析,这些毛尖很可能属于萨里沙长矛系列。</p><p class="ql-block">这种武器属于腓力二世发明,被广泛使用在骑兵和步兵方阵中,显著提高了军队战斗力。</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成为全希腊人的国王和联军统帅后,不仅击溃波斯帝国,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而且乘胜出击,率军东征,横扫小亚细亚、埃及,直抵印度河流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将统治地域扩展到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统领。</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因病逝世,年仅33岁。</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头像</p><p class="ql-block">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其发型呈现波浪状,这种发型,在古希腊艺术中,常被用来描绘英雄和神灵。</p><p class="ql-block">根据头像的发式和雕刻技术,判断其可能雕刻于公元2世纪左右。</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潘神雕像,希腊化时代早期</p><p class="ql-block">雕像头顶所佩戴的王权头饰已难以辨识,但仍能看到中间有两只山羊角耸起,这些元素将亚历山大大帝和森林之神潘神联系起来。对潘神的崇拜,在马其顿地区十分普遍。</p> <p class="ql-block">金花冠,前350年~前325年。</p><p class="ql-block">金花冠被认为是女神阿芙洛特的圣植,象征着生命的恒久不息。</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宗教仪式、祭祀活动、社交宴会、竞技运动以及戏剧庆典等庄重场合,人们习惯于佩戴花冠,材质多种多样,有金或镀金花冠,也有自然花卉制作的。</p><p class="ql-block">在马其顿地区,金花冠被视为尊贵身份的标志,安放在亡人的墓地,作为他个人荣耀的独特标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为青铜罐,下为过滤器(中间的过滤网缺失)。前350~前325年。</p> <p class="ql-block">银杯。前300年~前280年。</p><p class="ql-block">杯子底部有山林之神西勒诺斯的面具。西勒诺斯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养父。</p><p class="ql-block">用这种酒杯喝酒,也太奢华了吧?</p><p class="ql-block">在腓力二世的墓葬,人们也发现有这种酒杯。</p> <p class="ql-block">花萼型杯。前350年~前325年。</p><p class="ql-block">杯底有一银制镀金女性头像。这是一种公元前4世纪,在马其顿地区非常流行的酒杯,在许多墓葬中都发现有这种酒杯。</p> <p class="ql-block">银杯,前350年~前325年,在马其顿地区非常流行,许多墓葬里都有这种银杯。</p> <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项链吊坠</p><p class="ql-block">在马其顿人眼里,赫拉克勒斯是马其顿人的英雄祖先,用赫拉克勒斯头像项链吊坠陪葬,表明逝者是马其顿的贵族。</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式钱币</p><p class="ql-block">之前雅典钱币的发行者是城邦,标志性图案是城邦守护神雅典娜的头像。</p><p class="ql-block">而亚历山大大帝成为希腊统帅后,发行的钱币就直接用他自己的头像,称为“亚历山大式”钱币。</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落将其神话,以继承人自居,发行亚历山大式钱币,成为抬高自身地位的手段。</p> <p class="ql-block">神像头像,公元二世纪。</p><p class="ql-block">神像头像发现于塞萨洛尼基圣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赫耳墨斯(默丘利)青铜像 </p><p class="ql-block">公元一世纪中期</p><p class="ql-block">这尊赫耳墨斯雕像具有罗马艺术的风格。罗马人在长期接触希腊文化后,逐步吸收了希腊神话体系,将自己原有的神祇与希腊诸神对应融合,他们把赫耳墨斯融合到他们的默丘利神身上。</p><p class="ql-block">作为商人和旅行者保护神的赫耳墨斯(默丘利),在希腊化晚期和罗马帝国时代早期广受欢迎。</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右手可能握有钱袋、节杖,这可是默丘利的特征哦。</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东征,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是政治、文化的传播和变革,他改变了自古典时代以来,希腊与波斯之间长期对抗的格局,催生出融合东西方元素的希腊化文明,创造了一个开放、包容,多民族、多元化并存的时代。</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病逝后,帝国分裂为塞琉古、托勒密、安提柯等希腊化王国,持续三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文明演进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希腊人,从阿伽门侬到亚历山大》,让我们一览希腊考古的成果,通过玲琅满目的展品,以及展板介绍,看到古希腊人一路走来的踪迹:</p><p class="ql-block">他们是最早的农人,是智慧的陶工瓦匠,是勇敢的士兵,是追求自由的演说家,是多才多艺的戏剧大师,是抵抗外族入侵的战士,是征服强敌的勇士,他们发明的柱式支撑起欧洲的神社,他们开创的体育竞技运动会(奥运会),给人类带来欢乐,他们探索的民主社会模式,为西方国家推进民主制度提供了经验,他们为世界文明作出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世博馆,希腊人展,值得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