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9日上午,我们离开长春,乘坐高铁到达哈尔滨。</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别称冰城,是黑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同时也是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及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战略地位显著,是国家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2023年,哈尔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6.3亿元,同比增长3.1%,经济发展稳中有进。</p><p class="ql-block">作为东北亚中心地带的交通枢纽和对俄合作核心城市,哈尔滨兼具历史文化底蕴与国际化都市特质,享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等美誉。</p><p class="ql-block"> 早期历史:22000年前即有人类活动,青铜时代属肃慎文化分布区,近代因中东铁路建设(1896-1903年)兴起,曾为33国侨民聚居的国际性商埠。</p><p class="ql-block"> 1946年4月28日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2004-2006年经行政区划调整,形成当前市域格局。</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坐落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尽头广场,地处松花江南岸,与太阳岛隔江相望,是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而建,于1958年正式落成,如今已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亦是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与塔身搭配谐调壮观。塔高22.5米,回廊由20根圆柱环立,上端有环带连接,组成长达35米的半圆回廊。塔身底部设11个半圆形水池,其水位为1957年最高水位标志;塔基前还有两层水池,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且上阶水位高于下阶水位0.58米。</p><p class="ql-block"> 塔身浮雕描绘了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展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塔顶是由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形象组成的圆雕,塑造了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p><p class="ql-block"> 1990年,在塔前的水池里安装了一组大型音乐声控彩色喷泉,夏季池内的喷泉象征着英雄的哈尔滨市人民已把汹涌的波涛驯服成清涓细流。</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历史背景:1957年,松花江上游连降暴雨,哈尔滨市遭遇特大洪水威胁,水位超过1932年洪峰0.58米,达到120.30米。在这场特大洪水面前,英雄、勇敢的哈尔滨人民众志成城,成功战胜了洪灾。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于1958年建造了这座防洪纪念塔。此外,1998年夏,哈尔滨发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89米,如今塔身上的金色曲型圆管就是该水位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1997年11月11日,叶利钦访问哈尔滨,当得知当时也有上万侨居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参加了抗洪,特意前来参观了巍然屹立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军民防洪纪念塔,并深深地致了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在林荫大道上,去乘坐架在松花江上通往太阳岛的索道。</p> <p class="ql-block"> 坐在缆车里拍的松花江。</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太阳岛。</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太阳岛位于松花江北岸,是一处集湿地景观、欧陆风情、冰雪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88平方公里,景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50平方公里,素有“北国风光赛江南”之美誉。作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它不仅是国内罕见的城市中心江漫滩湿地,还“连中三元”,先后荣获联合国生态示范岛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正值夏季,岛内 柳绿花红,草木茂盛,花香四溢,白沙碧水,江涛万顷,太阳湖荷花艳丽,灿若云霞,是避暑度假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太阳岛上的林荫大道,两旁是一座座售买食品和土特产的摊位。是游人步行,欣赏美景,休息,购买食物的大道。</p><p class="ql-block"> 仍坐索道回到松花江南岸,沿江去中东铁路大桥。</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松花江铁路桥是中东铁路第一长桥。1898年测量设计,1900年5月17日开工,1901年10月2日建</p><p class="ql-block">成通车。大桥设计者克尔别兹,施工负责人连铎夫斯基工程师</p><p class="ql-block">大桥全长1027.20米,共19孔。它是中国铁路最早建成的超千米特大桥梁,堪称近代中国桥梁史上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1962年和1971年大桥先后两次大修更换钢梁。哈齐客专线松花江大桥建成后,该桥于2014年4月17日停止使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0月,哈你滨市政府改建为中东铁路公园。</p> <p class="ql-block"> 松花江桥于1900年5月17日开工修建,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梁。</p><p class="ql-block">大桥全长1027.2米,共19孔,20个墩台,墩台采用块石和石膏石灰砂浆砌筑,花岗岩料石镶面。桥台结构型式仿效中国古代石拱桥,独具特色。8个大墩的上游迎水面均设有壮美的破冰棱。桥上铺设的钢轨是当时世界上最新型的铁轨,每米32公斤。</p><p class="ql-block">1901年10月2日大桥建成通车。</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老江桥):作为松花江上第一座跨江铁路桥(1901年通车),2014年停运后改造为中东铁路公园景观桥,保留原铁轨、枕木等历史遗迹,增设玻璃栈道及人行通道,成为文化旅游地标。</p> <p class="ql-block"> 右边的是松花江特大桥主航道桥。该桥是省内跨径最大的飞燕式系杆拱桥,由中交路建施工,桥梁结构复杂,需通过钢栈桥、深水作业平台等措施实施江上施。</p><p class="ql-block"> 松 花江特大桥是哈齐客专全线第一号控制性工程,全长3258米,总投资12亿元,位于滨洲桥东侧59.34米。大桥容纳4条铁路线,其中有两条走行滨洲线普通速度列车,另两条线路走行哈齐客专高铁列车。</p><p class="ql-block"> 据悉,该工程跨越松花江主桥的4个主墩均位于松花江内,地质情况复杂,基础最大水深14米,大直径超大钻孔桩达到105米,主桥最大跨度156.8米。主桥连续梁采用悬臂挂篮施工,挂篮最大宽度3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宽度。主桥设置18个大吨位球形钢支座支撑,单个最大支座约重186吨,在国内外属首例应用。</p> <p class="ql-block"> 松花江高铁桥(网络图)。</p> <p class="ql-block"> 受哈尔滨的“烟火气”与历史厚度,中华巴洛克风情街堪称必访之地——这里不仅有建筑之美,更有闯关东文化、民族工商业精神的传承与延续。</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风情街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也是哈尔滨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街。这里的建筑并非纯粹的西方巴洛克风格,而是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中华巴洛克”风格,散发着百年历史的沧桑韵味与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极具特色的历史巴洛克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其建筑特点为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曾风靡欧。19世纪后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哈尔滨的开埠,巴洛克风格传入中国。</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的民族资本家将欧洲巴洛克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相融合,创造出了“中华巴洛克”建筑。这种融合既是当时有钱人“炫耀”与老外交往、了解国际风云的一种方式,也实现了建筑风格上的创新。</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使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吸引大批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当时哈尔滨南岗区和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西洋建筑在此兴起,而道外区则成为中国人聚居区,民族资本家将巴洛克风格融入传统建筑,形成中国巴洛克。</p> <p class="ql-block"> 老鼎丰出售的肉肠。</p> <p class="ql-block"> 老鼎丰出售的面包。</p> <p class="ql-block"> 本栋建筑为时住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的私宅,门楣上写着“世昌應”三个字,″應"字语出(诗经-大雅)中"廼(nai)立應门″一句。意思是于是建造了正门。古时以應门指房屋的正门,"世昌應"就是徐世昌私宅的正门,也蕴含了昌盛之门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府</p><p class="ql-block">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搜斋、东海、涛斋,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今卫辉市)。</p><p class="ql-block">1905年,徐世昌被任命军机大臣;</p><p class="ql-block">1907年,东北改设行省,任东三省总督;1918年10月,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他“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台开“议和会议”。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后多次拒绝日本人劝诱,不供偶职。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6月8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徐世昌下褒奖令,以颂扬其爱国忠心。</p><p class="ql-block"> 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私但著书立言,且研习书法,工于山水松竹,被称为,“文活总统”,也有“总统诗人”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哇!大面包。</p><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金谷大厦,就在中央大街上。</p><p class="ql-block"> 明天去游览五大连池和索菲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菲亚大教堂:地标性建筑与文化符号。远东地区最大东正教堂,墨绿色穹顶与金色十字架构成标志性景观,夜景灯光璀璨,常有鸽子盘旋。不凑巧,教堂内部整修,不开放,没能进教堂观赏。</p><p class="ql-block"> 现代时尚文旅拍照,很多游客在广场上化妆成公主拍照。</p> <p class="ql-block"> 老黑山(火山)景区包括老黑山与火烧山,是五大连池的核心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老黑山、火烧山于公元1720-1721年间喷发,属休眠火山,是我国有详实记载火山喷发的两座火山。</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共有景点110处(最点之间有公路、木质栈道、石路连接)。著名的景点有:山巅火口、火口揽胜、翻花石海、五彩沙滩、熔岩石河、喷气锥碟等。</p><p class="ql-block"> 登上火山口,领略300多年前喷发的休眠火山。</p><p class="ql-block"> 驻足火口揽胜,远眺火山与堰塞湖相伴的山水美景。</p><p class="ql-block"> 走进五彩沙滩,感受火山爆发之威力与神奇。</p><p class="ql-block"> 探访喷气锥群,饱览世界罕见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老黑山景区目前已关闭近2年,联系了有关部门,允许我们去探访。从山下沿着台阶上,我们用了半个小时余,才到山顶。</p> <p class="ql-block"> 山颠火口</p><p class="ql-block"> 它是 300 多年前(公元 1720-1721年)老黑山最后一次喷发,处在火山锥顶部的火山口,老黑山火山口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之一,海拔高度 515.9m,火口直径350m,火口最大深度145m。火口内及其边绿布满了浮石、岩渣和火山弹。</p> <p class="ql-block"> 火山岩灰。</p> <p class="ql-block"> 山顶风好大!</p> <p class="ql-block"> 锥坡植物群落</p><p class="ql-block"> 老黑山火山锥的坡地上生长着从低等地衣到高等乔木的植物。五大连池有143科 428属1044种植物,著名的有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栎以及各种颜色的地衣等。</p> <p class="ql-block"> 龙门山下堆积巨大的石块,如倒塌的“山寨”、“石塘”,当地人称“龙门石寨”。它们如何形成,众说纷纷,有地震崩裂说、倒石堆积说、冰川冻融搬运说。你带着这些大自然造就的有趣之谜去探索,得到一个科学解释,就不虚行。</p> <p class="ql-block"> @龙门山附近的早期盾状火山。岩浆从火山回溢出,顺坡流下,称为熔岩流。</p><p class="ql-block"> ②炽热、黏性较强的熔岩流。在慢慢流动过程中,表层首先冷却、固结并碎裂成渣块状熔岩。</p><p class="ql-block"> ③ 熔岩继续流动,驮着表层的碎裂岩块。熔岩向前运移,碎裂的熔岩块进一步裂开变小。</p><p class="ql-block"> ④最终星碎裂的岩块,杂乱堆积成为块状熔岩。</p> <p class="ql-block"> 翻花石海一渣块状熔岩</p><p class="ql-block"> 地 质学上的名称叫渣块状熔岩,它由火山喷溢的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巨大岩块构成,气势磅礴,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状如石的海洋,俗称“翻花石海“。它是我国喷发年代最新(300多年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渣块状熔岩。</p> <p class="ql-block">翻花石海形成过程如下:①300多年前黑山火山喷发,从火山口溢出炽热的熔岩流。</p><p class="ql-block">②熔岩流表面与前端首先冷却呈半凝固状态,熔岩流向前运移、推挤,外壳破碎呈各种形状的大岩块。</p><p class="ql-block">③渣块状熔岩堆积而成如今的“翻花石海。</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寨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石啸天惊一块状熔岩流</p><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向上望去,灰黑色的大岩块堆积体直连西龙门山,如“石啸天惊”之势;向下望去犹如“石海”,它是28-34 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块状熔岩流,可与世界上活火山喷发的块状熔岩相类比。</p> <p class="ql-block"> 盘龙古松。 </p> <p class="ql-block"> 这是路上捡到的火山石。</p> <p class="ql-block">这是商店里买的可以磨脚皮的火山石块,人民币4元。</p> <p class="ql-block"> 入住温都水城国际酒店,这是这次价格最高的酒店(一晚750元)。</p> <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面积790.11 平方公里,由14座火山和5个主要火山堰塞湖组成。拥有“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的新老期火山地质地貌,被誉为”关然火山博物馆“和”行开的火山教科书”。公园的主要游览包括老黑山(火山”景区、龙门石寨(块状熔岩流)景区、温泊景区、火山堰塞湖景区、水晶宫白龙洞(熔岩隧道)景区、药泉景区及格拉球山——天池景区等。公园的美誉传天下,先后获世界及国公园共有大小景点380多个。</p> <p class="ql-block"> 火山堰塞湖景区简介</p><p class="ql-block"> 老黑山、火烧山喷发的熔岩流,把古老的河道截成从南到北依次排的五个串珠状的湖泊,五大连池由此而得名。湖泊总面积 41.5 平方公里是我国最著名的火山堰塞湖。由于有溪水及地下泉水补充,所以终年不枯。</p><p class="ql-block"> 现在对外开放的是三池,其他四池也各有千秋,一池面积最小,水深2-4m,睡莲朵朵,芦苇丛丛;二池水温最高,是鲢鱼的集中产地;四池水深3-5m,是仙鹤之乡;五池水深4-6m,丰水期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三花五罗”的产地。</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三池白龙湖。</p> <p class="ql-block"> 温泊是熔岩台地上的熔岩塌陷后积水而成,包括晶泊、碧泊、丽泊三个湖泊,全长1200m, 平均水深0.8m, 共有25处景点,包括熔岩景观、湖泊景观、自涌泉、植物以及石龙河等,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天然盆景园。</p><p class="ql-block"> 温泊有三奇:一是高寒不冻泉,泊水终年不冻,冬季地面温度零下40℃,而泊中水温7-14℃,故冬季雾气升腾;二是水泊高磁,是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高磁的核心区;三是一泊多景,步移景换。</p> <p class="ql-block"> 丽泊是温泊中最小的一泊,泊中层层叠叠的熔岩(玄武岩)在翠绿的水草衬托下,被人们遐想为倒影入泊的“碧波高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来一段丽泊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一望无际的田野。</p> <p class="ql-block"> 时间关系,没有去碧泊和晶泊,留着下次吧!</p><p class="ql-block"> 在这炎热的暑天,来到凉爽的吉林和黑龙江,欣赏了美景,品尝了美食,结束了愉快的旅行,于22日上午乘坐川航3U3311航班抵达上海浦东机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