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郝广谦)</p><p class="ql-block"> 中国最大陆连岛,</p><p class="ql-block"> 夕阳观景最曼妙,</p><p class="ql-block"> 登高可见心形海,</p><p class="ql-block"> 奇石露脸游客笑!</p> <p class="ql-block"> 芝罘岛又称芝罘山,古称转附、之罘,当地俗称北山。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北部芝罘区北部的海面,以连岛沙坝与大陆相连,岛上为丘陵低山地形,主峰老爷山海拔298米,东西长约9公里,宽约0.50-1.80公里,面积为11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最典型的陆连岛。</p> <p class="ql-block">芝罘岛有关情况简介</p><p class="ql-block"> 芝罘岛阳坡苍翠欲滴,风景如画,背面怪石嶙峋,崖壁陡峭,是良好的旅游资源;岛上主要有婆婆石、石门春波以及阳主庙等旅游景点,人文历史深厚,岛上主祀的阳主(古齐地的八神之一,又称梁王)是春秋战国时齐国及秦以后历代奉祀的神。也是传说中秦始皇三次登临的地方,也是烟台市古地名“芝罘”的起源地。</p><p class="ql-block"> 芝罘岛是烟台市重要的渔业基地、航运基地、造船工业基地,烟台港、烟台市打捞局位于岛东南芝罘湾内,中集来福士在此设有生产基地。</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p><p class="ql-block">芝罘,春秋时期当称为“转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齐鲁春秋地图”中,芝罘岛标注有“转附”字样,此山原名可能称转附。《孟子·梁惠王下》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孟子·正义》也谓之罘即转附。“转附”的含义,有人考证为此岛需要通过落潮时浮出海面的连岛沙坝才能到达,古“附”“浮”相通。</p><p class="ql-block"> 秦时谓“之罘”,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次年,第二次东巡,令大臣在芝罘岛刻石,颂扬自己的政绩。碑文写道:“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逮于海隅,遂登之罘,昭临朝阳。……群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之罘。”</p><p class="ql-block"> 清时,始有“芝罘”之称,之罘与芝罘通用,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十五日出版的《芝罘日报》(第885号)上,报头就是使用“芝罘”二字,这说明,早在1910年的时候,已经正式使用“芝罘”名称了。而在烟台民间,与市区南部的南山相对,烟台市民间俗称“北山”或“北岛”。</p><p class="ql-block"> 芝罘岛位置及境域</p><p class="ql-block">芝罘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境陆地北端,东南距市区9公里,构成芝罘湾北及西岸。岛呈长梭形,东南西北走向,长9公里,宽约0.50-1.80公里,面积11.50平方公里。芝罘岛连岛坝由4条砂砾坝组成。南北长3公里以上,南接大沽夹河河口东岸,基部宽5公里,北连芝罘岛,最窄处520米。西侧砾石坝最高6.4米。岛岸线曲折长达22.50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