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临夏州民协副主席、副秘书长白正兵参加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 全国中青年民间文艺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b></p> <p class="ql-block"> 7月21日,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全国中青年民间文艺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潘鲁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思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晓娟,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赵屹等出席开班式。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白鹤主持。</p> <p class="ql-block"> 荣书琴在开班动员中指出,本次研修班年龄结构合理、地域分布广泛、专业门类齐全,创新性地构建了“协会+高校+地方”的三方协同培育机制,师资高端,课程立体,实现了资源优势的互补叠加。希望各位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深化认识,勇担使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把握民间文艺的独特价值;潜心研学,提升本领,争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扎根人民,守正创新,在尊重本真、恪守伦理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加强交流,共促发展。</p> <p class="ql-block"> 何思清在致辞中指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山东省文联、省民协充分发挥“两个优势”,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实现文艺惠民与人才培育双丰收,推动齐鲁民间文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此次研修为全新起点,山东将深入挖掘齐鲁文化根脉中的精神内核,激活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基因,让齐鲁民间艺术在传承中焕彩、在创新中绽放,奋力谱写山东民间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王晓娟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艺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与审美范式,期待各位学员以饱满的艺术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培训中,与专家深入交流,与同行碰撞思想,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创作出更多体现民族风骨、彰显时代气象的精品佳作,为新时代中国民间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p> <p class="ql-block"> 培训期间,来自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人才,将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文化新质生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等主题,集中为学员授课。课程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现场教学、研讨交流、实践调研等,引导学员把握民间工艺美术创作发展规律,以学赋能、以学强技,立心魂、强筋骨,积极创作推出适应时代需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优秀作品。其中潘鲁生、才大颖分别作《民间文艺事业的回顾与展望》和《建构文化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工艺美术深度转型》主旨报告,为学员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吴元新、赵屹、唐绪祥、陈岸瑛等围绕民艺传承、传统工艺振兴、设计规律应用、艺术理论创新等主题分别开讲,帮助大家提升认知、开阔视野;何中华作《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思政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各位学员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p> <p class="ql-block">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倩</p> <p class="ql-block"> 实践教学中,学员们深入到济南、淄博等地的民艺馆、博物馆、展示中心和实践基地,观摩调研传统民间工艺技巧,与当地民艺工作者、民间手艺人、非遗传承人等深入交流学习,丰富提升专业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思维。</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民协中国民艺研究院、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承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山东省文联、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省民协、济南市民协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中青年民间工艺拔尖人才参加开班式。</p> <p class="ql-block">学员交流培训心得(甘肃省推荐2名)</p> <p class="ql-block">临夏州民协副主席、副秘书长白正兵</p> <p class="ql-block">兰州大学(在读博士)李流芳</p> <p class="ql-block"> 7月25日,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全国中青年民间文艺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在济南结业。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倩,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赵屹等出席结业仪式,山东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娜娜主持。</p> <p class="ql-block"><b>心得体会</b></p> <p class="ql-block"><b> 民间文艺“两创”的实践与思考</b></p><p class="ql-block"><b> 白正兵</b></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中国民协会员,省民协会员、临夏州民协副主席副秘书长,甘肃临夏雕刻葫芦的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同时,作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乡村工匠、河州工匠,我享受着陇原人才服务卡、临夏英才卡所带来的荣誉与支持,这些不仅是对我个人技艺的认可,更是对民间文艺传承与创新的鼓励。在临夏州人才奖、高级乡土人才等荣誉的加冕下,我更加坚定地走在传承与发展民间文艺的道路上。作为临夏州总工会第十届委员,我积极参与工会活动,为推动民间文艺的发展贡献。此外,我还有幸入选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并参加了全国中青年民间文艺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这些经历让我对民间文艺的“两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关于民间文艺的“两创”,我认为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传统民间文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民间文艺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民间文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在实探索中,我始终坚持以传统技艺为基础,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进行创新。临夏雕刻葫芦是我一生挚爱的艺术,我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雕刻手法和题材,使作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例如,我将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生活场景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传统文化韵味又贴近现代生活的作品,还有实用性的酒壶葫,葫芦灯、车挂等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在经验分享方面,我认为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政府、社会、传承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民间文艺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为传承人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培训机会;社会应加强对文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民间文艺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传承人则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展示作品、传授技艺等方式,让了解并喜爱上临夏雕刻葫芦这一传统民间文艺。同时,我也注重与其他地区的民间文艺传承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创新之路。</p><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初心,致力于临夏雕刻葫芦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我相信,在“两创”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传统民间文艺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时,我也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士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划 常天平</p><p class="ql-block">制作 白正兵</p><p class="ql-block">编辑 马旭杲</p> 临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