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晨起化妆时,我不再想“这支口红会不会让同事觉得太张扬”,而是对着镜子琢磨“这个颜色衬得我今天气色真好”——这大概就是觉醒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前总下意识把“被喜欢”当成坐标:穿裙子是因为“女生就该柔美”,选稳定工作是怕“太拼没人要”,连吵架时都会先反省“是不是我太计较”。好像人生是块等待被打分的试卷,而阅卷人永远是别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觉醒后才慢慢摸到自己的形状:原来可以穿工装裤踩马丁靴,也能在会议上把“我认为”说得掷地有声;不用因为“到年纪了”就焦虑婚恋,也不必在“贤不贤惠”的评判里委曲求全。不是变得尖锐,而是终于敢承认:我的感受很重要,我的选择有重量,我的人生首先是“我的”,再是其他身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就像现在,我会为自己买束花,不是等谁送;会为一个目标熬几个夜,不是为给谁证明。这种“为自己而活”的笃定,大概就是觉醒最实在的样子——不必活成范本,只做自己的标准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