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的美篇带你继续欣赏帝都旧影:1938-1939,日伪时期的北海公园、中南海和八大胡同的女人们…</p> <p class="ql-block">2019年,日本京都大学综合博物馆举办了一次特别展览,公开展出了约3.5万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与此同时,这些照片也全部对公众开放,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p><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结集为《华北交通写真》,由“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于1939年至1945年期间在中国北部西北部拍摄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当时管理着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铁路、公交、船舶等交通网络。这批照片中,几乎没有战争场景,主要以华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状况为多,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及文物等内容也不少。</p><p class="ql-block">虽然名为《华北交通写真》,但照片实际囊括了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今天发布一组北京北海公园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春景,1938年4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 本为明清皇家西苑三海之北海,位于皇城之内,大内紫禁城之西北。实为辽金元明清历朝的皇家御苑,历史已有千年。但令国人心生耻辱的是也同样遭受了八国联军的焚毁劫掠。入民国后,步社稷坛、天坛、太庙等皇家坛庙先后辟为公园之后尘,于 1925 年 8 月 1 日,皇家苑囿的北海也辟为公园,始称 “北海公园”,对国民开放,至今已开放百年。</p> <p class="ql-block">五名旗袍女子走在永安桥上,背后是永安寺白塔。1938年5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中的几名女子。1938年5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永安桥。1938年7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莲叶何田田。1938年7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莲叶,1938年7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莲叶。1938年7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莲花。1938年7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桃花。1939年3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山桃花,远处可见景山。1939年3月。</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白塔。1939年3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杏花。1939年3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杏花。1939年3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秧梅。1939年4月。</p> <p class="ql-block">悦心殿,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前山西侧。1939年4月。</p> <p class="ql-block">碧照楼前,位于北京琼华岛北麓。楼前摆着茶座,两位时髦女子正在喝茶聊天。1939年4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碧照楼前茶座。一名女子右手夹烟,转头看着镜头。1939年4月。</p> <p class="ql-block">在北海公园春游的小学生们。1939年4月30日。</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野花。1939年5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里采莲藕。1939年6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里采莲藕。1939年6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里戴着墨镜骑自行车的时髦女子。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桥上骑自行车的女子中,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游船上的少女。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提着灯笼的少女,1939年8月中元节。</p> <p class="ql-block">中元节在北海公园放河灯的少女,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满池荷花,白塔在望。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白塔与荷叶,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北海公园。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遥望琼华岛。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从五龙亭远望琼华岛白塔。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从北海琼华岛远望景山。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从琼华岛眺望紫禁城。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从琼华岛望向中海。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从琼华岛望向中海。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从琼华岛远望北京图书馆。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1939-1942,日伪时期的中南海</p><p class="ql-block">发布一组北京西苑中南海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西苑南海,在湖畔休憩的姑娘,1939年4月。这应该是从南海瀛台迎熏亭附近向南拍摄,远景为新华门(原宝月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8年民国政府迁首都到南京,北京恢复为明初的北平称谓,北平成为河北省辖市(后又升格为行政院辖的北平特别市)。</p><p class="ql-block">西苑的北海于1925年已辟为“北海公园”,供民众游览休息。循例,中南海也应辟为公园。经过一番努力,中南海董事会于当年12月成立。1929年4月,中南海董事会推举熊希龄为主任委员,李光汉为事务主任。不久,北平市政府也成立“整理中南海公园临时委员会”,负责中南海的有关事宜。至此,中南海公园正式向民众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北平沦陷后,日伪当局又把北平改回了“北京”。沦陷的八年中,这里虽然还是公园,但许多殿堂被日伪机关占据。后来,各种机构进进出出,于是公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p> <p class="ql-block">几名少年蹲在湖边钓鱼。1939年4月。</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泳池边的摩登女子,1939年6月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总面积约为1500亩,其中水面约为700亩,远超过了北海。作为北平内城最大的一片水域,除了观赏皇家园林,中南海公园的特色还是水(冰)上项目。</p><p class="ql-block">垂钓、划船、游泳、溜冰的经营颇为现代,游泳有团体票,70人以上可打五折,学生有练习月票。游泳池还聘有游泳教练,指导提高游泳技巧。</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泳池边的人们。一名女子抱着《LIFE》杂志。1939年6月5日。</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泳池边的泳装女子。1939年6月5日。</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怀仁堂,北京在留日本人妇女总会。1939年6月17日。</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怀仁堂,参加活动的日本女子在景福门前。1939年6月17日。</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怀仁堂,参加活动的日本女子在景福门前。1939年6月17日。</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的莲,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后门的屋顶,1939年8月。</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榆树,1940年7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景这座桥是南海北岸连通中海水道上的石曲桥。远处可见瀛台牣鱼亭,南岸新华门。</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泳池边的茶座。1940年7月。</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泳池边的女子。1940年7月。</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里的泳装女子。1940年7月。</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里,1940年7月。</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里放河灯,1941年9月。</p> <p class="ql-block">中南海公园池塘边,1942年7月。远处是南海北岸松竹斋南侧的花窗影墙。</p> <p class="ql-block">南海流水音亭,中间为九曲泉流杯渠。1942年7月。</p> <p class="ql-block">南海北岸松竹斋南侧的花窗影墙边,1942年7月。</p><p class="ql-block">↓旧北京的“八大胡同”:富人眼中的天堂,少女口中的地狱</p><p class="ql-block">旧京城中有一处地方,为富人所向往,少女所恐惧。这里便是"八大胡同"。</p> <p class="ql-block">这八条胡同,自明清以来就是妓院的集中地。光绪年间,官方许可的妓院多达373家,非法的更是数不尽。这里一时成为了权贵们寻欢作乐的天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时代的来临,却并未改变这里的命运。战乱之中,许多少女沦为妓院中的玩物。到了1949年,这里仍有237家妓院和1268名妓女。绝大多数出身贫寒,为生存而不得不走上不归路。</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时代,卖儿卖女成为常态。饥荒战乱迫使父母不得不将女儿出卖。人贩子趁机以低价买走,再以高价卖给妓院或富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拐卖的女孩在妓院中经历地狱般的生活。每日劳作,直至长大,等待她们的是无尽的男人。若有不从,便遭老鸨老板毒打。她们被视为摇钱树,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p> <p class="ql-block">1939年日伪时期北京八大胡同里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妓女(南方人),前门外一等妓馆。1939年4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布一组特别的照片,主题是北京的妓女。</p><p class="ql-block">在民初编制的各种北京旅游指南中,妓馆作为服务业的一种也往往列入其中。如徐珂编《增订实用北京指南》(民国十二年)之第八编“食宿游览”末即为妓馆部分,约有10页,可见作者不仅用心,且相当熟悉。</p> <p class="ql-block">1939年日伪时期北京八大胡同的女性群体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其生存状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p><p class="ql-block">被迫沦为慰安妇的女性</p><p class="ql-block">日军占领北平后,将八大胡同部分区域改造为慰安所,通过以下手段迫害女性:</p><p class="ql-block">强征本地妓女或普通妇女</p><p class="ql-block">从朝鲜半岛和中国其他地区掳掠女性</p><p class="ql-block">每日被迫接待数十名日军,生存条件极端恶劣。</p><p class="ql-block">八大胡同位于北京前门大街往西不远处。一般指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棕树斜街、朱家胡同、大力和小力胡同。</p><p class="ql-block">妓馆也叫乐户,门前“悬灯”,门旁“钉牌”。大致分为数等:头等为清吟小班(原八大胡同多属此类);二等为茶室;三等为下处;四等为小下处。</p><p class="ql-block">有三十年代的资料说,当时“八大胡同”批准营业挂牌的妓院117家,妓女有750多人。</p> <p class="ql-block">妓女(南方人),前门外一等妓馆。1939年4月。</p><p class="ql-block">等级分化的妓女群体</p><p class="ql-block">根据1941年统计,八大胡同仍有2597名登记妓女,分为四个等级:</p><p class="ql-block">一等妓女(330人):集中在韩家胡同、百顺胡同,服务日军军官和汉奸权贵。</p><p class="ql-block">二等妓女:主要接待商贾,部分被迫吸毒接客。</p><p class="ql-block">三四等妓女:多为底层劳动者服务,常与毒品、疾病为伴。</p> <p class="ql-block">妓女(南方人),前门外一等妓馆。1939年4月。</p><p class="ql-block">陷毒瘾的受害者:</p><p class="ql-block">日军引入白粉(海洛因)后,天桥一带出现13家由朝鲜人经营的毒品店,妓女多被强迫吸毒以控制精神,原戒毒机构缉毒所形同虚设,成瘾者面临枪决威胁。</p> <p class="ql-block">妓女(前门外),1939年5月1日。</p><p class="ql-block">典型生存状态:</p><p class="ql-block">一等妓女可能参与日军组织的"花魁"评选(1940年从2500人中选24人),而底层女性往往在毒品、性暴力双重压迫下平均寿命不足35岁。</p> <p class="ql-block">妓女,1939年4月。</p> <p class="ql-block">前门外,一名正在吃饭的妓女,1939年5月30日。</p> <p class="ql-block">前门外,一名正在吃饭的妓女,1939年5月30日。</p> <p class="ql-block">前门外,妓女。1939年5月30日。</p> <p class="ql-block">前门外,妓女。1939年5月30日。</p> <p class="ql-block">一名正在化妆的妓女。1939年5月30日。</p> <p class="ql-block">一名正在化妆的妓女。1939年5月30日。</p> <p class="ql-block">一名妓女,胸前挂着一串花。1939年7月。</p> <p class="ql-block">南方班子的妓女,1939年7月。</p><p class="ql-block">一等妓院称为小班,小班前又冠以“清吟”二字。所谓清吟小班,因其妓女大都隶籍苏州、扬州或杭州,一度叫过南班。南班的养家对买来的妓女从小即教其练习笙管丝弦或书画,所以苏扬妓女多善苏州民歌及民乐,杭州妓女除善民乐外,有的还会水墨丹青、书法或略谙诗词。三四十年代,一等小班的妓女中善琴棋书画者已很少见了。</p> <p class="ql-block">在庭院中赏花的一名妓女,1939年7月。</p><p class="ql-block">一等小班的院落多为整齐的四合院,有两进、三进或带小跨院的,也有少数是中式楼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称作清吟小班的妓女与寻常的窑姐有本质上的区别,清吟小班很多都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只有上流人士才有资格光顾。在《孽海花》中有这样的记载:“至于妓女,只有那三等茶室,上流人不能去。还没有南方书寓变相的清吟小班。”</p> <p class="ql-block">在庭院中赏花的一名妓女,1939年7月。</p> <p class="ql-block">将花束于脖颈,1939年7月。</p> <p class="ql-block">装束停当,再来一张,1939年7月。</p> <p class="ql-block">换个姿势,再来一张,1939年7月。</p> <p class="ql-block">↓老北京的八大胡同为什么这么出名…</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晚清时期北京八大胡同有名的妓女,李鸿章的年轻小妾</p> <p class="ql-block">照片里的那个女的是晚清时候北京八大胡同挺有名的妓女,那会儿好多公子哥都排着队去找她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照片里能瞧出来这女子长得超漂亮,她那双脚在她身上那可是个加分点呢。大多有小脚的女子都显得特别别扭,就她,身材配上小脚,反而还挺好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瞧她手里握着的烟斗,估计她也是个经常抽烟的人。那会儿整个清朝的达官贵人都流行抽大烟呢,像她这种在风月场所中心的女子,如果不会抽大烟,反倒会显得挺另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能现在好多人瞧见这张照片,都得忍不住把它收藏起来,毕竟这张照片真的是太好看了。</p> <p class="ql-block">照片里是个女扮男装的满族妹子,这妹子的扮相确实挺有几分男儿的样子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女子估摸是北京某满族官员家的闺女,她那脸上满是自信,能看得出来她打小就生活在一个家境不错的家庭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她脸上压根儿瞧不出一点勾心斗角的模样,像她这样的富家小姐打小就啥都不缺,自然也就不晓得外面的社会到底有多凶险啦。</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清朝快结束那会儿在苏州那地方拍的,这女的兴许是头一回拍照呢,对着镜头还有点儿放不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她的服饰能看出来,她大概是富商家的闺女。她的穿着打扮挺朴素的,或许是家里生意做得不咋大,所以她从小就没被娇生惯养,身上压根儿就没那点贵族的气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戴的头饰挺特别的嘞,表面瞧着挺平静,可从她戴的首饰来看,她内心没准儿也是热情得很呢。</p> <p class="ql-block">1885 年在北京拍的这张照片呀,得说北京人确实挺厉害呢,照片里那两位女子都是当地一个商人的老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边那女的是富商的原配妻子,她是个纯纯的北京妞儿。瞅瞅她那双脚和结实的身板儿,估摸她是满族家庭出身,所以她的脚没被裹小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边那女的是个外国妞,她是富商的小老婆。这外国妞瞧着有点像沙俄人,估计是富商在东北地区跟沙俄人做生意时认识的。最后呢,可能是因为真爱,也可能是因为别的啥原因,这外国妞就选择嫁给富商当小妾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照片里有个从北京来的少妇,可她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是 1883 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便时间都过去一百多年啦,可她的容貌要是搁到现在瞧,依然是个五官长得挺端正的美女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她那坐姿还有家里的装饰能看出来,她丈夫要么是个有钱的商人,要么是个有权的官员,像这女子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气质,一般人可驾驭不了。</p> <p class="ql-block">照片里那女的是晚清时期很有名的李鸿章李中堂的小妾,她叫冬梅,她比李鸿章儿子的岁数还小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从影视剧和历史书里,大多只了解到李鸿章在朝堂上的事,而对他的私人生活提及得比较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叫冬梅的女的,看起来那身材可老高了。她手上戴满了镯子,这就说明李鸿章家的经济条件那是相当好啊。在她右手边还搁着一个烟斗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李鸿章的那小老婆有抽抽水烟的坏毛病,即便李鸿章常常在她房间睡,但她从头到尾都没给李鸿章生个娃。</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 1905 年在越南西贡拍的哈,照片里的那对夫妻是两个越南人呢。那会儿的越南还是清朝的附属国呀,他们在文化习俗以及语言方面,跟清朝都差不了多少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口子一看就是当地的富户呀,他们家的条件呢,虽说比不上清朝那些当官的贵人,可跟最底层的穷苦老百姓比,那可真是足够富裕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女的脚上好像穿的是双凉鞋,能瞅见她的脚没跟清朝汉族妇女那样被裹着,这可真是挺幸运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挺稀罕的清朝老照片哈,有个女子在给摄影师瞧她的小脚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瞧见她那双脚呀,都完全变了模样啦,看上去跟一双羊脚似的。怪不得在历史上有“两脚羊”的说法呢,这真的就是对女性身体的迫害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双脚中间有一条很深的沟,脚趾头都快瞧不见了,这样的脚别说干活不行啦,就连平常走路估计都挺痛苦的。</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 1886 年在广东那旮旯拍的,坐在中间那仨女的是当地富商的媳妇,站在旁边的是富商的闺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在中间的那个女的,应该是富商的大老婆,另外俩是小妾。左边那女的跟中间那女的长得特别像,没准儿俩人是姐妹呢,她们都嫁给了同一个老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边那女的皮肤好像有点黑,她娘家的条件可能没另外俩女的家好,所以她显得有点拘束,不像那俩女的看起来那么自在。这几个女的应该都不是汉族的,她们的脚都没被裹着。</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 1886 年在北京拍的哈。这个女子的身份咱不清楚呢,瞅瞅她那小脚,估计不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也不是满族的女子,没准儿是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p><p class="ql-block">瞧她那坐姿挺随性的嘞,脸蛋儿也超有韵味儿呢,整个人给人一种特别自信的模样。</p><p class="ql-block">不过她的穿着打扮偏朴素啦,或许她家境挺好,可她平时应该挺节俭的呢。</p> <p class="ql-block">↓网友视频带你走进八大胡同…</p> <p class="ql-block">1949 年 11 月 22 日,北京的妓院被全部关闭。如今八大胡同成为普通居民区,仍保留着部分老建筑,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往昔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到北京的八大胡同,你千万不要误以为是包括南锣鼓巷、烟袋斜街等比较受游客们喜爱的8条胡同。当然,本文提到的八大胡同,也是曾经闻名于中外,只不过,他们展示的不是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而是曾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按照地理位置来看,“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陕西巷</p> <p class="ql-block">陕西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其北口与棕树斜街相交,南至珠市口西大街。此胡同东侧与榆树巷、万福巷相交,北侧与韩家胡同、百顺相同、东壁营胡同相交。据说陕西巷明代就已存在,而数百年来未曾更名,实属难得。至于陕西巷的由来,据《京城胡同徐瀛速写集》记载,明初,大量商户云集前门外地区,招商居货,此巷聚集了许多陕西籍的木材商囤积木料,故名陕西巷。</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陕西巷最负盛名的建筑当属翻建后的上林仙馆(现名陕西巷宾馆)。是前门地区经营胡同游的三轮车夫们必到之所。据宾馆简介,清末民初的名妓赛金花、小凤仙都曾在此搭班,但据记载赛金花的怡香院在榆树巷1号;小凤仙的云吉班在陕西巷52号,而那些并非北京人的三轮车夫也对此大肆渲染,混淆视听,其目的只有一个,赚钱。(看看是要付费的)我在与陕西巷的老街坊闲聊时得知,上林仙馆的前身并非是妓院,而是一家药铺,主要经营“二药一纸”。所谓二药,即春药和麝香。在八大胡同卖春药不足为奇,而麝香是妓女们的打胎良药。而一纸指的是冥纸,供妓女接客后之用。接客后烧纸,是妓女慰藉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顺胡同</p> <p class="ql-block">百顺胡同原名柏树胡同。明朝称柏树胡同,因种有柏树故得名。清初谐音取“百事顺遂”的含义,更名为百顺胡同。</p><p class="ql-block"> 百顺胡同位于大栅栏地区的西南部,全长245米,宽5.7米。百顺胡同的东口是陕西巷,西口开在大百顺胡同,与它并行的北面是韩家胡同,南面是东壁营与西壁营胡同。</p><p class="ql-block"> 在八大胡同中百顺胡同名气最大,各个院落的历史沿革也较复杂,很多院子自建造起经过多次易手,有一些老住户也说不清它的来龙去脉。我们现在知道的是百顺胡同最初曾设有太平会馆、晋太会馆。会馆后来大多改为民居。山西太平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初称太平会馆,后改名太平试馆。著名藏书家、山东益都李文藻曾假寓馆内。咸丰年间,移馆王广福斜街,定名“太平试馆”。馆匾为大青石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头胡同</p> <p class="ql-block">石头胡同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铁树斜街。据说明永乐年间,北京城为永乐皇帝迁都之事,而大兴土木。石头胡同就是当年存放石料之地。算一算石头之名至今已近六百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据传当年石头胡同是茶室(二等妓院)和会馆云集之所,但现在均已无踪可寻。我曾与胡同的老街坊闲聊,据他们叙说,石头不在八大胡同之列,他主要是为八大胡同提供商业服务的。原因是,胡同里虽然妓院众多,但五行八作更多,茶寮酒肆、饭铺烟馆、戏院书场无一不有,如同现在的商业一条街一般。全国闻名的大北照相馆前身就坐落在石头胡同北口路西。</p><p class="ql-block"> 石头胡同83号有着3开间的砖砌门脸儿,大门上方写有公记号三个大字,但左右两边的牌匾确已无字可寻。我曾在公记号周围询问过数人,但均无人知晓此处当年是何买卖。后来还是在陕西巷与老街坊聊天时无意得知石头胡同的公记号有可能是当年的下处或小下处(三等或四等妓院),但也有说是大烟馆的。是妓院?还是烟馆?有待进一步考证。</p><p class="ql-block"> 石头胡同中部路西有一条不起眼儿的死胡同,那就是小石头胡同(原名石头胡同后河),一条不足2、3米宽的小巷。小巷先东西,后南北走向。在小巷深处有一座百年老妓院。这是一座二层青砖小楼,大门朝北开,进大门,穿过门洞,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温暖的阳光洒在天井里,为百年小楼带来一丝生气。整座小楼只有一户看房人家。我与看房的大妈聊了两句,证实这里当年确实是一座妓院,北屋还有一为应急而挖的条地道,解放后被掩埋。东墙有木制楼梯通往二楼,二楼天井四周有木制围栏和游廊。二楼东墙根有一木梯可上楼顶,想必上面是有天台的。从小楼出来,不由得我想起了唐朝诗人崔护的名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正当我沉浸在遐想中时,猛然看见在一扇油漆斑驳的大门前有一位小妹妹在凝神想着什么或看着什么。她背后大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和平飬无限天机,忠厚留有餘地步”。对世人警示的对联与百年妓院遗址并存在这条数百年的小巷之中,这大概就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与众不同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家胡同</p> <p class="ql-block">韩家胡同,位于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的西南面,是条老胡同。原名“韩家潭”。直到1965年整顿地名时,才改为韩家胡同。韩家潭是一条文化底蕴丰厚的胡同。因为这条古老的胡同正是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之一,它孕育和催生了京剧的问世;同时这里又有清初大戏剧理论家李渔的故居——芥子园。他在这里写出了不少名剧和戏剧理论,并组织了《芥子园画谱》的出版,名扬海内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家坛”与“韩家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传很多年前,南方有位文人来京,在大栅栏西面一条胡同买了一处宅院。住下后他总想着家乡江南的园林。于是就请工匠在后院造一座和老家一样的园林,他亲自主持施工。这天,工匠们挖土时发现一个坛子,他让工匠们小心翼翼用手挖了出来。人们知道:这宅子原房主是个大财主,他埋的坛子里肯定是金银珠宝之类。待打开坛盖一看,大出人们所料,原来是一坛清水。此事传开后,人们认为这坛子必是原房主韩家埋的,所以就叫这里为“韩家坛”了。不想后来在挖出坛子的坑内涌出了一潭泉水,清澈透明,久不干涸。文人大喜,认为这才是无价之宝。他又觉得“韩家坛”这名字不妥,谁不爱择水而居呢,何况园林建成,潭水清清,就将“坛”改成“潭”了。“坛”、“潭”同音,可这一改,就雅气多了,从此,“韩家潭”就叫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广福斜街</p> <p class="ql-block">韩家胡同,位于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的西南面,是条老胡同。原名“韩家潭”。直到1965年整顿地名时,才改为韩家胡同。韩家潭是一条文化底蕴丰厚的胡同。因为这条古老的胡同正是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之一,它孕育和催生了京剧的问世;同时这里又有清初大戏剧理论家李渔的故居——芥子园。他在这里写出了不少名剧和戏剧理论,并组织了《芥子园画谱》的出版,名扬海内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家坛”与“韩家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传很多年前,南方有位文人来京,在大栅栏西面一条胡同买了一处宅院。住下后他总想着家乡江南的园林。于是就请工匠在后院造一座和老家一样的园林,他亲自主持施工。这天,工匠们挖土时发现一个坛子,他让工匠们小心翼翼用手挖了出来。人们知道:这宅子原房主是个大财主,他埋的坛子里肯定是金银珠宝之类。待打开坛盖一看,大出人们所料,原来是一坛清水。此事传开后,人们认为这坛子必是原房主韩家埋的,所以就叫这里为“韩家坛”了。不想后来在挖出坛子的坑内涌出了一潭泉水,清澈透明,久不干涸。文人大喜,认为这才是无价之宝。他又觉得“韩家坛”这名字不妥,谁不爱择水而居呢,何况园林建成,潭水清清,就将“坛”改成“潭”了。“坛”、“潭”同音,可这一改,就雅气多了,从此,“韩家潭”就叫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广福斜街</p> <p class="ql-block"> 胭脂胡同原名胭脂巷,全长100米,宽约5米。胭脂胡同北口开在百顺胡同,南口开在两广路上。胡同呈南北方向,其中部有东壁营与西壁营从中穿过。现残存长仅有三四十米,胡同虽小,但常被列入八大胡同之中。在这几个胡同里胭脂胡同最短,但一等妓院有十多家。此地曾有店铺制售胭脂粉,主供“八大胡同”烟花女施用,故名胭脂胡同。</p><p class="ql-block"> 明代小说《警世通言》及京剧中流传很广的王景隆(金龙)与苏三(玉堂春)的故事,有人考证就发生在胭脂胡同内的“苏家大院莳花馆。它是一处三进四合院。其大门开在百顺胡同。据史载这条胡同在咸丰年间就:“香车络绎不绝、妓风大炽、呼酒唤客彻夜震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廊营胡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宣武区大栅栏街道所属,有大外廊营胡同、小外廊营胡同。关于其得名之故,向无解释。</p><p class="ql-block"> 其实,外廊营本为外郎营,1560年成书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1750绘成的《乾隆京城全图》所记甚明。今巷分大、小及其格局,与乾隆时无异。至晚清始讹“郎”为“廊”。</p><p class="ql-block"> 外郎,为秦汉时官名。《汉书·惠帝纪》记惠帝即位后施恩赐爵说:“外郎,满六岁(加)二级。”曹魏时之苏林《注》:“外郎,散郎也。”唐人杜佑《通典·职官下.武官·三署郎官叙》称:“汉中郎将分掌三署,署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凡四等,皆秦官,无(定)员,多至千人。”并以小字夹《注》说:“其散郎,谓之外郎。”据可知,外郎之名起于秦,系四等郎之外,无固定职任的三署佐属。</p><p class="ql-block"> 巷名外郎营,固可解为吏人聚居之处,但也存在着其地本为某外郎坟茔的可能。考虑到该地向系金中都、元大都城外之郊野,则由“茔”讹为“营”的可能性尤大。因明代已写做“营”,便可知其为“茔”,至晚也是元代之事,甚或更早。</p><p class="ql-block"> 老北京的妓女分为“南班”与“北班”两种,一般来说,“南班”的妓女主要是江南一带的女子,档次高一些,不但有色,而且有才。这样的妓女陪的多是达官显贵,如京城名妓赛金花、小凤仙等。“北班”的妓女以黄河以北地区的女子为主,相貌好,但文化素养差一些。“八大胡同”的妓女以“南班”居多,故多为一、二等妓院。而其它地区的妓院,大多数是“北班”。当时在京城做官和经商的人多是南方人,因此,“八大胡同”成为这些达官贵人经常出入的地界。</p><p class="ql-block">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p><p class="ql-block"> 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皮条营</p> <p class="ql-block">东壁营胡同原名东壁营、东皮条营、皮条胡同。它位于大栅栏地区的南部,全长75米,宽3米。东壁营胡同与西壁营胡同实际上是一条胡同,胭脂胡同从中穿过,由此分成了两条胡同,它的东口在陕西巷。民国时在这条胡同中最多的就是暗娼,清末时有几家半公开的妓院。这条胡同主要是从百顺胡同争夺一些客源。</p><p class="ql-block"> 东壁营胡同8号,原为一家茶室,后拆改。现院内约住有20多家居民。</p> <p class="ql-block">(以上部分图文源自网络,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