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作者/阮广灿

Ruan阮广灿

<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作者/阮广灿</p><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实施的战略大决战。该战役发起于1949年4月20日,胜利结束于6月2日,历时42天,堪称人民战争史上的典范!</p><p class="ql-block">76年之后的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的谷雨,我来到巢湖之畔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之所以选择4月20日去,是想让渡江战役开始的时间点更牢固于我的记忆中,况且那天恰逢周末休息天,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这符合我爱看热闹的野性。</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外观象拔地而起的超大型的斜三角形,又如两艘并排向前挺进的威武战舰。看得我彻底惊呆了!便忙不迭地问询导游:为何如此造型?</p><p class="ql-block">导游慢条斯理地介绍:</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外形设计,是中央美术学院大师们集体智慧的匠心巧思。整个纪念馆矗立在波光涟漪的水池中,象征人民解放军战船劈波斩浪又势不可挡!馆身与地面成49度角,象征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大反攻,夺取大胜利的阶段。</p><p class="ql-block">纪念馆正对面约200米处,是巍峨挺拔直冲云天的“胜利之塔”,塔体平面呈五角星形状,塔高99米,意味着九九八十一,象征八一军事主题。</p><p class="ql-block">纪念馆正大门前,是渡江战役总前委五位成员雕塑群像: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粟裕,谭震林,他们并肩而立,面朝大湖,坚毅的目光闪烁自信和希望,当年指挥千帆竞渡的雄才大略和宏伟气度,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身在此中我自知,此刻最最激动人心的,不是湖面的烟波浩淼;不是城市的栉比鳞次;而是战争历史与时代精神一脉相传加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回望战争岁月,那是血与火的淬炼。虽然战争风云已然煙灭,但看今天的江淮大地,创新与古老交融,繁荣与开放并翼。倘若没有一种精神在召唤,没有一种脊梁在坚挺,哪有现代大都市的磅礴气势和高歌猛进?</p><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纪念馆,是国家二级历史博物馆,收藏1785件珍贵文物,以全景式描绘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历程,再现400万军民“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行”的团结精神,讴歌人民战争的卓越功勋,弘扬人民战争的光荣传统。</p><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的小车推出来的,是靠老百姓的小船划出来的,被称为“百万雄师过大江”。</p><p class="ql-block">那么,它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端的赞誉?带着这些问题,我踏上纪念馆台阶进入“胜利之师”艺术群雕展览馆。</p><p class="ql-block">展览馆内,有一组名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雕塑群,它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室内雕塑群,最高达12米,宽度为50米。采用写实和叙事相结合的手法,通过人物形象,面部表情和动态艺术,赋予现代光电技术,展现百轲争流,万众一心奋勇争先的冲劲;显示军民同力协契,不畏波涛汹涌,不畏枪林弹雨去夺取胜利的斗志;重温当年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总统府时“薄海欢腾”的场景。无论向前看或者向上看,都给人实打实的视角冲击和热血澎湃。</p> <p class="ql-block">当我听说:渡江战役,从4月20日晚8点开始打响,激烈的战程仅用不到24小时,30万军民就全部渡江。我惊诧了。</p><p class="ql-block">当我听说: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25军攻克崇明岛,战役胜利结束,前后不到43天就彻底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杭州,南昌在内的167个城市,消灭国军43万人。我仿佛看到历史正在我眼前发生,我恍如身临其境了。</p><p class="ql-block">我震撼于这段雷厉风行的战况,想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豪迈气概!什么叫“百万雄师过大江”?什么叫“宜将剩勇追穷寇”?答案全在里边。</p><p class="ql-block">当我听说:渡江战役中,有超过320万的民工夜以继日支援前线作战,为部队筹备粮草,赶制草鞋衣帽,铺路架桥,运送枪支弹药,救护伤兵…</p><p class="ql-block">我算真正懂得:什么叫人民战争?什么叫“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p><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中,每个人都迸发最强烈的吼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p><p class="ql-block">这可是400万军民的共同信念!这样的信念,将400万军民凝成一股坚不可摧的硬核,去攻艰克难,去迎接胜利。</p><p class="ql-block">当我一遍又一遍听着这句吼声,不由得更加信服:“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特种战争内涵。</p><p class="ql-block">来到纪念馆负一楼,石碑上8984位烈士英名引得我驻足瞻望。</p><p class="ql-block">当我凝视一幅幅图片,一封封家书,一张张奖状,一块块牌匾,一枚枚奖章,这些全是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什么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什么叫“以大家舍小家”的牺牲奉献精神?恐怕谁都不知道我:除了激动,还有感动和励志。</p> <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名天下,重温战史知乾坤。在渡江纪念馆,睹物,念人,寻足迹,忆峥嵘,缅先烈,思奋进。</p><p class="ql-block">在英烈业绩展区,有一则留言写道: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团结是法宝。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p><p class="ql-block">这些发自老百姓的肺腑之言,说得上是字字铿锵,声声纯粹。</p><p class="ql-block">在展厅玻璃柜,有一张泛黄的作战地图引发我的极大兴趣。</p><p class="ql-block">红色箭头从安庆一路朝东指向江阴,指战员们伏在桌上标注行军路线,用军装青布擦地图,铅笔灰簌簌落在桌面上。这是我首次见过的军事地图,这样的情景是扣人心魄的,是先辈们为解放全中国而运筹帷幄的生动诠释。</p><p class="ql-block">穿过展厅,来到战役总前委旧址。</p><p class="ql-block">只见几张军毯已经磨损到只剩下斑驳凹痕,仿佛还留着首长们辗转难眠的印记。旁边摆放着一排子弹,颗颗都在低语硝烟是如何弥漫长江两岸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手印墙,足足有上万个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掌纹。这是参战官兵发出的铮铮誓言,是留给未来的信物。轻触那些凝固的纹路,恍惚嘹亮军号穿破时空,令人荡气回肠。</p><p class="ql-block">在4D影院,模拟的战船穿越火线,冒着枪林弹雨颠簸震动,配合枪炮声,呐喊声,重现渡江战役进程。</p><p class="ql-block">在360度环形屏幕前播放农村娃娃送鸡蛋的片段,聆听用方言呼喊:解放军是自家人!解放军是我们的大救星!哇塞!栩栩如生的境象太有感染力了!</p> <p class="ql-block">临别时,选一只印着“将革命进行到底”字样的怀旧军用挎包作纪念品,以便将此次体验永久烙在心间。</p><p class="ql-block">走出渡江战役纪念馆,眼前的巢湖依然是烟波浩淼,相比于大自然的旖旎风光,纪念馆里边的历史风景更叫我难以释怀,甚至于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巢湖风光是大自然赐予的杰作,那么,巢湖边上纪念馆景观则堪称历史与艺术共同擘画的奇葩。伟大的渡江精神成为定格在中国人民骨子里的品格,革命战争的优良传统成为江淮大地上的红色记忆,现代化大都市则成为人们心灵向往的名胜,每天每月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来纪念馆打卡参观,只因为敬仰那一段岁月,那一群人,那一片荣光,那一份正在追求的梦想!</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创作于合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