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近照 中山路起源于1898年,最初是为了连接大港和小港的物资运输需求而建立。自1898年奠基以来,中山路便不仅仅是一条街道,更承载着青岛的城市历史。它宛如一座生动的纪念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作为青岛市第一条城市道路,它的南、北两部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华洋分治”文化格局。这里汇聚了建筑遗存、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独特的商业传统,以及珍贵的文献档案和无数人的回忆,共同构筑了一座城市文明的宝库。<br> 这是1910年中山路的路况,当时沿街的许多建筑开始形成,人流也逐步增加,有了商业氛围,整个画面远处能看到青岛的两大钟楼。<br> 建筑面向大海展现出一片高低错落的优美造型,随着地形的升高而形成前低后高的不同韵味的屋顶,从胶州旅馆的尖塔到水师饭店,各显婀娜多姿 这是局部放大的图画,画中整个市区的建筑分部都集中在以中山路,兰山路广西路等欧人区段,远处的火车站显得比较孤独。<br> 近处湖北路很宽敞,中山路上的贝尔学生公寓和湖北路邮电局(当时是弗莱赛尔咖啡店)的塔楼都被遮挡住了。<br> 整个画面的建筑和谐共生,相得益彰。表现出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景象 外地人来到青岛,首先对进入眼帘的青岛城市风貌赞叹不已,青岛当时无论是在城市建设还是风貌已超越了英国人建设了70年的香港,如此魅力的市容,是青岛与其他城市形成反差的优势所在。<br> 这是放大鸟瞰的图画,远处的建筑是五大钟楼的德国警察署 这是曲阜路与河南路中山路交口的鸟瞰图画,中心部位有个花园,是德占时期规划的,有6050平方米,还有一块不小的水面,原来只是个苗圃性质的花园,日占时期植绿长大,起名“深山公园”,1922年收回青岛时改为青岛第四公园。<br> 远处可以看到青岛中山路东面沿街的建筑 这是画面的细部,画面中左侧的建筑是海恩大楼,位于中山路与肥城路的交口,海恩大楼原有的漂亮塔楼因火灾而毁于一旦,一直没有修复,她与路南面的福利洋行商业楼的圆葱形尖顶形成装饰性街景艺术对角 画面中远处的建筑是圣心修道院(当时是两层,在1928年又被加高了一层)。在中山路上的建筑则是宝满洋行,右边的建筑是凯宁咖啡厅西餐店,后改为电影院 这是中山路与曲阜路交口处的街景,远处的建筑是曲阜路的圣言会会馆和浙江路上的安娜别墅,在中山路左边的建筑是中山路53号的青岛咖啡饭店,而中山路南面的是德华印刷厂(亚当斯大厦还未建)。<br> 看看吧,当时的路真是宽敞,行人车辆也不多 这是民国时期青岛中山路的街景,画面中左侧是的牌子标是“吉美”餐厅,在它北面的建筑是中华商行,后改为“大同商行”解放后又改为文物店。过了湖北路就是大名鼎鼎的邮局大楼,右边的建筑由近到远依次为水师饭店,商务综合楼(底层商场,二楼以上住宅,住宅楼梯在南面,底层为商场,美容店,照相馆等),百货公司大楼 这栋楼就是湖北路邮电局(也有叫中山路邮电局)建于1902年,呈等边直角形地坐落在中山路湖北路的西北拐角。这里最早是由一位名叫奥托的德国人于1908年开办的面包房。后来变成了德国人佛劳塞尔经营的咖啡糕点店,从上面的“FLOSSEL”(佛劳塞尔)字号 1924年的《青岛公民报》报社,就在这里。创办人和主笔是胡信之,1925年7月26日,因该报支持工人罢工和刊登了“共产党宣言”而被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下令查封了青岛公民报馆,逮捕并杀害了胡信之。1947年,隶属邮政总局的邮政储金汇业局购买此楼,设立青岛分局办理储金及简易人寿保险。青岛解放后这里一直是邮局 这是从湖北路东侧看到的邮电局场景,这栋楼承载着青岛几代人记忆,建筑由原来的西餐店,报馆,到邮局,虽然使用功能不断改变,但始终适应温暖着用户,底层作为商业用房,二楼以上住宅或办公,在解放后,中山路面还有报刊栏,吸引着许多路人看客 邮电局的塔楼与水师饭店的尖塔形成了对角的呼应,可以说是相互交流,相互成就,一起成长,给中山路带来最美的标志性景观。可惜的是,另一个对角永远的被删除了。现在只有水师饭店在唱独角戏了 这是德占时期水师饭店的勃发英姿,那时水师饭店的西面还没有裙房(裙房是日占时期修建的)水师饭店简直可以和五大钟楼有一比,她是全国最早的电影院。也是独有礼堂的高档饭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百货大楼是中山路最大的建筑,位于中山路51号,建于1935年,因为这栋楼是美国驻青岛商会会长亚当斯的财产而得名“亚当斯大厦”。大楼建成后,美商德士古公司、万国体育总会及几家洋行公司使用多年。6层带电梯,起初大楼的入口在曲阜路。后来将大楼南侧金城台球社的二层楼拆除,依亚当斯大厦新建了一座楼,每层打通,扩大了营业面积,正门改在了中山路,6楼还开设了一个舞厅,地板上打着腊,走起路来发滑。大楼也改称“青岛百货商店”,是岛城最大的百货商店。<br> 这栋楼的南面的商务局的底层有家海天照相馆(位于中山路43号)小有名气。<br> 而曲阜路的北侧就是青岛咖啡饭店。<br> 百货公司大楼的西面中山路是其家具和家电分部。原来是祥福洋行商业楼 这是百货公司大楼的北面,大楼于1950年正式开业。这是青岛首家国营大型百货商店。人们一直习惯称之为青岛百货公司,里面的商品是当时青岛最为齐全的。那时电梯在青岛极为罕见,只有青岛百货公司、博山路的天德塘澡堂和汇泉的东海饭店有。<br> 在曲阜路北面的依次为青岛咖啡饭店,福禄寿电影院(后为红星电影院)鲍曼商店和梅特罗博尔旅馆 这栋坐落在中山路和曲阜路交口的西南角,位于中山路54号56号,58号和60号建于1904年的商业楼,是“祥福洋行商业楼”,当年该建筑内先后有多家商行入驻,其中包括德国人开办的福昌书局。青岛解放后,在该楼一楼的南头曾开设过市南区医院的牙科诊所,北边的窗户开了门分别作为百货公司家具部和家电部,里面地板地,木装修,后来还改成了买酒类的门市部 这是在中山路与曲阜路交叉口向西看的街景。左边的建筑有中山路54号的青岛美术公司商店和侨汇商店两家单位,还有56号58号60号的多家商店。<br> 远处有岛城五大钟楼之一的胶澳帝国警察署。右边就是第四公园。具有独特的优美景色 这是祥福洋行商业楼拐角处的近景,底层为花岗岩基座,檐口和窗套也采用花岗岩砌筑,米黄色墙身,部分山墙装饰,红色瓦屋面三角形老虎窗,内部采用木装修。后来的店面因经营被开了许多的门头和门牌号 这是远处警察署漂亮的塔楼 这是花园(后为第四公园),经过十年的生长,树已成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