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记凤还巢 ‍陈荣梅说家史

笑影

<p class="ql-block">那天在后台,我遇见了她,穿着一袭传统戏服,像是从旧时光里走出的女子。我们并肩站在红幕布前,她笑着,我也笑着,仿佛这一刻,不只是演出的开始,更像是一种传承的见证。她代表的是岁月沉淀下的文化,而我,则是这新时代里的一抹剪影。我们看似不同,却因这舞台、这戏服、这笑容,彼此靠近。</p> <p class="ql-block">陈荣梅</p> <p class="ql-block">夜色渐深,远处的山影朦胧,我举起了那盏红灯笼,灯光映照在脸上,仿佛也照亮了心底的某段记忆。身旁的她静静站着,像是在听我讲述一个关于家族的故事。那盏灯笼,不只是道具,它像是某种象征,提醒着我们,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往事,从未真正远去。</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的我们,一人手持话筒,一人手势飞扬,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家的故事。桌上的红台灯与黄物件,静静陪伴,像是这故事的见证者。我们讲的,不只是戏,更是那些藏在戏里的真实人生。</p> <p class="ql-block">那场戏,我们演得格外投入。背景是山水画,仿佛置身江南庭院。我穿着红衣蓝裤,她则是一袭灰衣深裙。我们坐在桌前,油灯微光,碗中盛着的,不只是水,更像是岁月的沉淀。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母亲当年的模样,也看见了自己如何从她手中接过那盏灯,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演着,她坐在椅上,我跪在地,像是在诉说一个关于家的承诺。她听着,我讲着,桌上那盏灯,照亮了彼此的眼神。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出戏,不只是演给别人看的,更是演给自己的。</p> <p class="ql-block">独自站在舞台中央,我举起双手,像是在向远方的亲人致意。桌椅红艳,道具简单,却让我感到无比踏实。灯光打在我身上,仿佛也照亮了我心底的某一处角落,那里藏着母亲的叮咛,也藏着我对家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红椅上,手中是那个瓶子,篮子里装着的,是那些年母亲留给我的信物。我凝视着瓶子,仿佛能从中看见她的影子。那一刻,我仿佛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完成一场仪式,一场关于传承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在未名京剧社九周年那天,我又一次站上舞台。红屏映照,我将手中的物品递给另一位演员,她坐在桌旁,手中是篮子与油灯。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母亲当年递给我那盏灯时的模样,也看见了自己如何将它继续传递下去。</p> <p class="ql-block">我独自站在舞台一侧,手中是那盏油灯,篮子里装着的,是那些年我从母亲那里学到的点点滴滴。灯光打在我身上,我仿佛听见她在耳边轻声说:“记住,这盏灯,不只是照亮舞台的,更是照亮你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我又一次站上舞台,手中是那盏油灯,篮子里装着的,是那些年我从母亲那里学到的点点滴滴。灯光打在我身上,我仿佛听见她在耳边轻声说:“记住,这盏灯,不只是照亮舞台的,更是照亮你回家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