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象三周年巡礼(下)辟一片新天,拓一方地宇

灵动色彩

<div>岁月馈赠了满头银霜,我已年届耄耋。年少时便在心底播下的学艺种子,总因案牍劳形而未能舒展枝叶。直到退休多年后的 2022 年盛夏,七月流火见证了一场迟来的奔赴 —— 当我踏入及象书画院这方艺术天地,那个盘桓半生的丹青梦,终于在古稀岁月里绽放出嫩芽。如今静坐窗前,望着案头堆叠的画稿,欣然回望这三年的笔墨征途,万千感慨凝于笔端。<br><br>及象教育恰如一株深耕中老年美育土壤的嘉木,自 2021 年扎根以来,便以国画、书法、声乐为枝干,擎起在线兴趣教育的一片晴空。这里既有清华美院、鲁迅美院等学府淬炼的专职师资,又邀得国画界泰斗名流坐镇,通过直播课堂的即时互动与实景教学的沉浸体验,让墨香跨越山海,流淌进每个追梦者的案头。<br><br>三载春秋里,我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国画新手训练营的启蒙,到高效训练营的进阶,再到高阶大师班的淬炼、研修班的沉潜,直至私享特训营的精研与投展创作班的破壁,一路拾级而上。史国良的人物意趣、陈葆棣的花鸟风骨、张大千的泼彩奇境、赵春秋的山水气韵,范治斌的飘逸浸润,这些名家专题课如明灯引路,照亮了我探索的方向。每日砚池研磨、笔耕不辍,画室的练习之作已逾二百幅,其中多幅四尺整纸的用心之作曾在展厅亮相,墨香与掌声交织的瞬间,便是对这份坚持最好的回馈。<br><br>此刻铺展素笺,既是为这三年的笔墨历程作结,盼往后笔锋更劲;亦是想将这段从生涩到渐入佳境的轨迹,化作一串足印,为同道画友们提供些许前行的参照。毕竟,学艺的漫漫修行路上,独行快,众行远。<br></div> 本文是上篇《及象三周年巡礼》(上)的续篇。上篇的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0hnipx?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专题绘画的学习</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报名加入及象书画院的专题绘画班,得以在大师级导师的悉心指导下研习画艺,这无疑是加速绘画技艺提升的绝佳路径。亲身跟随史国良、陈葆棣、赵春秋、范治斌诸位导师学习后,我深切感受到他们的教诲如春雨般滋润心田,让我在绘画之路上收获颇丰,进步显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color: inherit;">(1)跟史</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国良大师学人物画</span></b></div></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能在及象书画院获得向史国良大师学习的机会,于我而言堪称弥足珍贵的幸事。史国良大师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辨识度极高,其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充满生命力。更难得的是,他的教学方式风趣幽默,总能将深奥的绘画技巧和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每次聆听他的课程,我都仿佛被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内心满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每一堂课都让我茅塞顿开,收获满满,深感意犹未尽。</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人物画创作离不开扎实的素描基础,这一点我早有认知。虽说凭借过往的积累,素描基础对我而言不算难题,但我也深知 “业精于勤荒于嬉” 的道理,唯有投入更多时间反复练习,才能将基础打得更牢,在人物画创作中更得心应手,画出更具神韵的作品。</span></div></h3> 临摹史国良大师的速写《算账先生》。 临摹史国良大师的速写《双人头像》。<div><br></div> 2024年3月,同时还做了许多人物速写练习,文艺复兴人像。<div><br></div><div>我学习有感,专门关于速写和素描编写了一个美篇:<br></div> <b>【创作技巧】 小议素描与速写的区别</b><div><br></div><div>近期参加了史国良老师的人物专题课程,饶有兴致地画了一些人像素描和速写。素描作为所有美术门类的基本功,是必须迈过的门槛。交流中有朋友问,素描与速写,是什么关系?如何区别?下面就说说我粗浅的体会。(本文获1.1万阅读量,83条评论,125点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02akhq8?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br></div> 临摹《老羊倌》。 临摹《老牧民》 2024年3月,跟史国良大师学习人物画所作。完成度较好的三幅作品:《收土豆》,《茶歇小聚》,《青藏高原水清清》。<div><br></div><div>跟史国良大师学画有感,编写了美篇:</div> <b>跟史国良大师学绘画</b><div><br></div><div>本文介绍了我对史国良大师绘画风格和技巧的粗浅领会,展示学习过程中所做的一些练习。(本文获1.2万阅读量,62条评论,161点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1wc3our?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其他人物画练习</b></div><div><br></div>在三年的学习期间,人物画是我非常关心的题材,对青墨老师深厚的人物画功底钦佩之至,兴致盎然地做过不少练习。 2023年11月,《贵妃醉酒》四尺斗方。 2023年11月,《竹林对弈》,四尺。 2024年间学习的部分人物画。 2024年7月,《举杯邀明月》,2024年4月,《岁寒三友》。 2025年6月,《湘云醉卧》,2024年11月,《别有池塘一种幽》。 《女青年》、《陕北老农》。 《藏族姑娘》。 《敬爱的周总理》、《蒋兆和先生》 2025年7月,《得观众妙》。 2025年7月,刚报了速写班,开班前先做热身练习。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3)动物画练习</b><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动物画也是很有趣味的画种,需要多多练习素描,把握形态的准确和动态的生动。</div></h3> 2023年4月,在青墨老师引领下完成了《虎啸山林》。 2024年7月,《月夜风静虎未啸》。 2023年6月,《玉面狸》,2023年7月,仿刘继卣《羚羊》。 2023年7月,《鲲鹏展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5)研习赵春秋大师山水画</b><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赵春秋老师的山水画风格独具一格,其笔下的冰雪山水尤为出彩 —— 不仅技法精妙独到,更蕴含着盎然意趣;他的讲课也充满了中华文化精髓的知识点,潜心听课研习,既能领悟笔墨精髓,又能收获创作灵感,实乃乐事。<br></div></h3> 2024年10月,《江雪晨曲》。 2024年11月,《寒江瑞雪兆丰年》。 2024年11月,《家在清江边上》。<div><br></div><div>以上两幅画是同一个场景不同季节。赵春秋老师讲学时突出了不同季节描述中的技法和设色要求。我受益匪浅,编写了美篇以记之:</div> <b>【创作技巧】一景两季的绘画乐趣</b><div><br></div><div>跟冰雪画大师赵春秋学习,我画了《家在清江边上住》两个季节的景观,先画了冰雪冬景,后画了斑斓秋色。虽然表现的是同一场地,但景色绝然不同,绘制过程饶有兴致,也有很多感悟心得,今将相关技巧分享于后,与同好们切磋。(本文获1.4万阅读量,88条评论,281点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qnic6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 2024年12月,《秋溪壁潭》。 2025年1月,《野渡霁雪》。学习独门技法“掏染法”。<div><br></div><div>什么是“掏染法”?这是赵春秋老师的独门技法,令人叫绝,我把心得写成了美篇与画友们交流切磋:</div> <b>【创作技巧】冰雪山水绘画心得</b><div><br></div><div>赵春秋老师在当代画家中独树一帜,他的冰雪山水是美术界公认的特色山水,其厚重感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看他的作品可谓耳目一新。他的特殊技法让人眼前打开了一扇窗,见到了传统技法与现代绘画的巧妙融合,是一座国画与油画、水彩画融会贯通的桥梁。(本文获1.9万阅读量,81条评论,332点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l7qecg?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 2025年3月,《春光好》。<div><br></div><div>学习绘画,需要认真细致地深入刻画,下面是我通过解析一幅画作的创作步骤进行的诠释:</div> <b>【一图一说】深耕细作水墨画</b><div><br></div><div>本文介绍了临摹赵春秋老师的范画过程中的细节操作。(本文获1万阅读量,50评论,184点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j5nw62?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6)走近张大千,学习泼彩画</b><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张大千的泼彩画堪称守正创新的典范,深受大众喜爱。我早先自学书画时,便对泼彩画情有独钟,做过一些尝试练习。后来有幸在及象书画院系统学习张大千泼彩专题课程,期间专注钻研泼彩技法,同时结合自学积累,临仿了多幅施云翔老师风格的画作,收获颇丰。此处展示的相关作品,均为我在课外自主选取题材创作而成。<br></div></h3> 2024年10月,《创意泼彩》。 2024年10月,《川江晨曲》。 2024年11月,《溪山访友》。 2024年12月,《沟壑听瀑》。 2024年12月,《晴雪》。 2025年3月,《上里古镇小景》。 2025年7月,《泼彩荷花》。<div><br></div><div>向青墨老师学习泼彩画技巧加上自学施云翔老师的风格之后,我对学习泼彩画作了个小结,并写成了美篇:</div> <b>【创作技巧】走近张大千·泼彩绘画心得</b><div><br></div><div>一代宗师张大千以青绿山水画独树一帜,保留传统精髓,融入现代审美,色彩丰富和谐,构图匠心独运。画作展现自然之美,引人遐想,成为画坛璀璨明珠,为后人留下宝贵艺术遗产。很多人认为张大千神秘而高不可攀,今天想说说我学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的感受:大师并非遥不可及,可以走近。(本文获1.5万阅读量,60条评论,280点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1f7ppq?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7)师承范治斌大师研习花鸟画</b><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范治斌先生是我在及象书画院有幸遇见的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导师。他秉持学院派的严谨教风,讲解细致入微;其画作则透着飘逸灵动之韵,观之能让人沉浸于独特的艺术意境中。细品他的笔墨,可见笔触间的灵性与细腻相得益彰,引人沉醉。在先生的悉心指点与艺术熏陶下,我渐得几分灵气,笔下作品也屡获肯定。</span></div></div></h3> 2025年5月,《水墨孔雀》(小幅)。 2025年5月,《风》。 2025年5月,《荷塘翠鸟》(创作)。 2025年5月,《花开时节动京城》。 2025年5月,《水墨孔雀》创作四尺。 《水墨孔雀》于2025年6月中旬参展。 摄影:范明春<div><br></div><div>师从范治斌老师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从风格上得到了启示,滋润了我博采众长的追求,更让我体会到一幅创作画的诞的过程,我把体会写成了美篇,与画友交流:</div> <b>【创作技巧】墨孔雀诞生记——从艺范治斌老师</b><div><br></div><div>我第一稿的水墨孔雀,是一幅30x48cm的小画。及象书画院木清院长给予了充分肯定,老师满满的鼓励为我指出了努力目标,激励我继续前行,我决心把水墨孔雀画成四尺大画。以此鸣谢范治斌大师和木清院长的教导。本文介绍了墨孔雀大画的创作过程。(获1.1万阅读量,45条评论,182点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ne01w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8)师承陈葆棣先生研习花鸟,专攻牡丹</b></div><div><br>陈葆棣先生是我在及象书画院邂逅的最令我敬仰的艺坛大家。他的授课不仅倾囊相授独门技法,更蕴含着国画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深刻内涵。于我而言,从他的课程中所获最丰、体悟最深、受益最多。这段时间里,我勤加练习,现将部分具代表性的图例选录如下:<br></div> 2024年4月,《国色天香》。 2024年4月,《出水芙蓉》。 2024年5月,《葡萄麻雀》。 2024年5月,《仙鹤寿桃》。 2024年5月,《公鸡牡丹大吉祥》。 2024年5月,《蝶舞》。 2024年6月,《绿藻溪鱼》。 2024年6月,《荷塘桂鱼》。 2025年2月,《花开富贵》。 2025年1月,《鱼趣图》。 2025年6月,《牡丹紫艳》。<div><br></div><div><br></div><div>师承陈葆棣先生是我在及象书画院最值得纪念的经历,我先后数次报名参加陈老的课程,青墨老师的辅教也十分贴心到位,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我把自己的心得编写成美篇以志纪念并飨读者:</div> <b>跟王雪涛大师传人陈葆棣学画</b><div><br></div><div>本文介绍了陈葆棣先生的绘画教学风格,从出乎意料的落笔、笔走龙蛇的节奏、清新高雅的色彩、苍润结合若接若离的笔触、谈到写生与创作的区别、工匠与画家的区别,直至学习要看门道,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体会。多层次的阐述以及习作图例,深入地阐述了学习心得。本文曾一再修改补充,并得到陈葆棣夫人多次鲜花鼓励。获得1.7万阅读量,80条评论,301点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3yb4j67?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167efb"><b>五、一枕黄粱办画展</b></font></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167efb"><br></font></i><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167efb">三载光阴似指间流沙,倏忽飘过,却也沉淀得格外丰盈。</font></i></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167efb">我将这段学画途中的心得感悟,按阶梳理,凝练成一篇篇图文相映的美篇 —— 这些皆是耗神沥血的倾情之作,既是我在及象学画路上不可剥离的印记,亦已循着学习的脉络与作品的足迹,悄然织入前文,与诸君共赏。</font></i></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i><font color="#167efb">更添几分痴念的是,回望那些心头偏爱的画作时,竟萌生了虚拟个人画展的幻梦。我在遐思中细细描摹着作品陈列的模样,让画作在展厅里的光影流转都变得触手可及。这 "痴人说梦" 般的构想,或许真能让您信以为真?不妨轻触下图中的播放三角,随我一同踏入这场画境织就的幻梦。<br></font></i></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翰墨伴夕阳,学路无止境</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恰逢在及象书画院研修三载期满,老外交官书画研究会雅园分会的笔会邀约不期而至。</span></div></h3> 我铺开一些近期画作,借此介绍三年来学画的进展。回望这段学艺路,最感念的是书画院打破时空界限的教学模式:清晨可回看昨夜导师的皴法详解,傍晚能上传新作请助教批注,网课成了特别方便的移动课堂。那些年轻时被外交工作填满的日子里,藏在心底对笔墨丹青的向往,终于在暮年得以舒展。 那天,几十位银发同好围在案前,我握着相伴三年的兼毫笔,以写意牡丹演示起笔落墨的章法 —— 这正是初学乍练时总也掌握不好的笔法,此刻腕间流转竟已浑然天成。 笔会上画友们泼墨挥毫,尽情创作。 同好们展示画作,心灵相通,心情愉悦。 大家积极创作,真诚交流,和会长合影留念。<div>上述图片摄影:李刚、范明春、杨伟国,特此鸣谢。<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下一个目标</b><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三载光阴未虚度,收获了一堆师承证书、结业证书、荣誉证书。个中的含金量有多少,只有自己才知道,自我感觉还是沉甸甸的。下一步我的目标是什么?</div></h3> 及象书画院作为国家文化旅游部认证的国画考级定点机构,每一级别考核都严格遵循专业标准。记得初学那年,看到考级大纲上六级需掌握技法的要求时心生怯意,感到遥不可及,如今回望山水、花鸟和人物三个门类,笔锋扫过绢本时的沉稳,连自己都倍感安慰。当然我也深知这点功夫不过是刚摸到门道,书画艺术犹如浩瀚大海,往后还得沉下心来,一点一滴慢慢研磨。 及象是国家指定的社会美术水平北京考区考试单位,文旅部面向全国国画学习者开展国画3-6级认证,邀请及象200名学员执笔赴考,在国家级评审考核中展示学习成果,为艺术履历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级认证是从业余走向专业的分水岭。下一程,且以六级考核为阶,在皴擦点染间继续丈量艺海深浅,让这抹翰墨香,为人生夕阳晕染出更醇厚的底色。哪怕始终只是个门外老兵(我的微信昵称),能与翰墨为伴,这夕阳时光便已足够丰盈。<div><br></div><div>笔会终场时,想到励志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墨字在宣纸上洇开的瞬间,我忽然悟到:晚年的学习从不是弥补缺憾,而是让生命在新的维度重新生长。</div> 延伸阅读:欢迎回看(上)集,《及象三周年巡礼(上)从“小白” 起步的绘画进阶》<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0hnipx?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br></div><div>延伸阅读:新作《临摹沈周清江幽居图有感》<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7vori2?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