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昵称 张永国 美号 97356079</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星美友圈发起的“难以忘怀的一抹红”主题征文活动,让我思绪万千,回想起了我心中珍藏的那“一抹红”。我在雪域高原的军旅生涯虽然不长,但留给我最难以忘怀的就是曾经佩戴过红领章红帽徵那一抹红的一段经历,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光荣加入的中国共产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977年在拉萨照相馆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回到了1976年的12月,我穿上绿军装来到了新兵训练营,在1977年元月戴上了红领章红帽徽,由此变成了一抹红的新兵,实现了参军当兵的梦想。在集训地,我满怀激情,斗志昂扬,同新兵战友们圆满完成了三个月的综合集训任务,于1977年的3月,从四川的眉山县城出发,乘闷罐火车到了青海的西宁军供站,又转乘解放牌军用蓬布车沿青藏公路,历经15天的长途跋涉到达了驻守在拉萨河畔的炮兵部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抹红炮兵,心中无比自豪和激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977年1月在眉山照相馆留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团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炮兵部队,曾在保卫边疆和对印反击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我有幸分配到了炮二连,成为指挥排侦察班的一名侦察兵。当时的指挥排是1973年入伍的辜顺安代理排长,分到二连的十几名新兵中,只有赵凤河和我分到了侦察班,代理班长是1974年入伍的邓从胜老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977年在拉萨与战友尹中合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配置的152加农榴弹炮刚刚分配给了我们营,看着崭新的大炮,我们都很兴奋。这一年正值建军50周年,为了确保八一大阅兵和实弹射击表演任务的完成,我们刚到部队就投入了紧张的操炮训练。这种训练不仅是又苦又累,还要顶着大太阳的紫外线照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我们新兵全都和老兵一样,晒成了高原红脸蛋,如果不是有那一抹红的军装衬托,仿佛就是当地的藏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1980年在成都星火照相馆留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艰苦的环境锻炼人,军人的作风培养着我,军事训练,政治学习,集体劳动,样样活动,我都是积极努力的全身心投入,得到了连首长的认可。在这一期间,我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八一大阅兵之后,连里选送我到团炮训队参加了骨干培训。在全方位的综合培训中,我刻苦训练,取得了优异成绩,回连队后不久,就从一名侦察计算兵,升任为了炮四班的副班长,暨152加农榴弹炮的瞄准手。班长是1975年入伍的甘立新老兵,在1978年的实弹射击考核中,我按照班长下达的口令,精细操作瞄准镜,取得了考核的优异成绩,还受到了首长的连嘉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刘连长和我在四川眉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辛勤汗水的付出,也是来自老连长的严格要求。刘光明连长是1963年入伍的老兵,在西藏当兵十多年了,还是个连长级别。在我到二连不久,当年的指导员陈亲世确定转业,他也是个十多年的老兵。接任他的伍保民指导员也是1968年入伍的老兵。正是这一抹红的革命激情和老西藏精神,让他们的青春贡献给了雪域军营,也影响和鼓励着我和二连的老战友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邓从胜老班长和我在眉山相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驻地的在拉萨河南岸一个三面环山的山谷里,东山头是我们爬山训练的地方。记得我们新兵到达连队不久,刘连长就在一个清晨让我们携带背包全副武装,在东山头下面训练登山。连首长是率先垂范,带领我们冲在前面,战士们也是不甘落后掉队,紧追其后。我们的驻地海拔高度是3650米,平常走惯了也适应了,一下子爬上高出几十米海拔的东山,确实累的直喘气。但刘连长的一声声“加油!加油!”,助力我们最终爬到集结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老班长甘立新和我在眉山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山头下有一道道沟坡,是我们轻武器实弹射击的场地。记得有一次掷手榴弹,刘连长在观察弹落点记录成绩时,不知是那位战友把手榴弹扔的较近,被瞬间飞过来的弹片划伤了脖子,鲜血染红了他的衣领,也浸到了他的一抹红,他却摸着领章笑着说“没事!”后来还是卫生队来车把他送到了附近的第三野战医院,后转西藏军区总医院取出了紧贴在他颈动脉边缘上的弹片。1979年我提干离开二连后不久,刘连长也转业回到了内地。2018年4月在二连老战友的第一届联谊会上,我和刘连长在四川眉山相见,我问他的伤口情况时,老连长还是那句老话“没事!”依旧是满满的军人气质。如今他八十多岁了,在第三次聚会时,他还是精神饱满的说下届我还来参加!他一抹红的精神力量,真是令我和战友们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刘连长同夏谊成、邓从胜和我在娄山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二连首长的关怀鼓励和战友们的热情帮助下,1978年的11月,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预备党员。我的两位入党介绍人分别是刘光明连长和时任排长彭学平,给我进行入党谈话的是营党委书记、教导员胡科德。面对鲜红的党旗,成了我心中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遗憾的是我和这些首长们在部队时没有合影留念的照片。高兴的是我们二连在近八年中,连续办了三届退役战友联谊会,我和老连长、老排长、老班长、老战友们都能如期相见,那“一抹红”的一段记忆成了我们一生战友情的永恒话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两位入党介绍人和我在桐梓县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上小学时加入了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中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时代参军到部队又戴上了红帽徽红领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多年后,我同老连长和老指导员一样,也从正连级职务转业回到了内地。这一路走来,一抹红的人生印迹已刻骨铭记在了我的心里。我万分感恩解放军这个大学校,让我成为一名雪域军人,改变了我的人生仕途。感恩党的培养,让我经风雨见世面,在政治上不断成长进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退休后享受着美好的夕阳时光。在庆祝建军98周年之际,我响应【红星闪耀岁月】美友圈征文活动的红星号令,写了这篇拙文,一并表达我的心声:党旗军旗永驻心中,红星闪耀岁月争辉。听党指挥砥砺前行,坚守初心永不褪色!</span></p> 谢谢阅览 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