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封山陕甘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商人的同乡会馆,位于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85号,这里原为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的遗址,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和甘肃的富贾聚资修建而成,距今己有二百五十年的历史。会馆采用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包括照壁、戏楼、牌楼、钟鼓楼、大殿等。会馆以砖雕、木雕、石雕著称,建筑设计处处凸显出商人的诚信为本、取财有道、天下为公的经商理念,展现了清代商帮文化的艺术和审美观。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左右掖门,为中式传统门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照壁,位于会馆两门楼入口正中,由青砖砌成,高8.6米,长16.5米,分为台基、壁体和庑顶三部分,这里也是会馆中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照壁的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该石雕内为椭圆形,外为长方形,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天体认识,两边是阳雕的“忠义”、“仁勇”四个字,壁体檐下是各种造型的花瓶、插花、书函、画卷、等砖雕装饰。整座照壁雄伟大方,颇为华丽。照壁上所镶嵌的石雕及砖雕,其寓意深远,突出反映了一种商贾文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龙戏蜘蛛】(石雕•照壁)寓意“商业连通,八方进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账本】(砖雕•照壁)寓意“精打细算,只进不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狮子滚绣球】(砖雕•照壁)寓意“好事不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笔、如意、银锭】(砖雕•照壁)寓意“必定如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算盘】(砖雕•照壁)寓意“算盘一响,黄金万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蝙蝠花瓶】(砖雕•照壁)寓意“福财平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馆占地5.8亩,会馆的建筑布局严谨,建造考究,装饰华丽,丹青彩画,七色纷呈,金碧辉煌,木、石、砖雕艺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堪称“三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戏楼,位于照壁正对面,分上下两层,门楼木雕精美,色彩艳丽。戏楼上下两侧两副楹联,它们分别是:“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戏楼两侧是东西对峙的钟鼓楼,山陕甘会馆是“馆庙合一”的建筑,也是祭祀关公的一个场所,故有钟鼓楼建筑。钟鼓楼建于清道光18年,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上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为行龙花雕,脊上置一像驮宝葫芦,两侧为鬼判系链。檐部额枋是一幅《关公斩蔡阳》木雕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西配殿,每侧各有房屋八间,分南北两部分,均为硬山式建筑。东西配殿屋檐下边额枋、斗拱、挡板、垂柱上遍布木雕裝饰,有山川树木,花鸟虫鱼,亭殿楼阁,民间故事,人物传说等,其雕工精细,构图精炼,栩栩如生,真可谓“雕梁画栋”、“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对戏楼是会馆的牌坊,牌坊上方正面四个大字“大义参天”,是会馆为歌颂关公忠义仁勇的品德而建,关公是民间人们敬重的武财神。牌楼为三间六柱五楼歇山顶式,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人们称它为鸡爪牌坊。鸡爪在民俗中称为“抓钱手”,此种设计可谓是稳固、来财之用意。在牌坊明柱下段各以三块抱鼓石将柱身夹峙,抱鼓石上为浮雕“苍龙行云”、“丹凤朝阳”、“云鹤图”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殿是山陕甘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木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整座殿宇分为前拜殿,中卷棚,后为大殿,中间为关公坐像。这座大殿欣赏点,是其木雕和彩绘,尤其值得观赏的是,拜殿挑檐桁至额枋的木雕装饰,整木雕刻共分七层,内容包括蝙蝠、二龙戏珠、祥禽瑞兽、云形透雕、花草、图案等,展现了清代雕刻艺术的巅峰水平。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封山陕甘会馆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会馆内的各种各样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其雕工精美,造型生动,是我国数千年来在浩瀚的雕刻艺术作品中的珍品,极具民族特色,展示了中华古老文化的深厚内涵,作为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和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不仅见证了那个时代商贾云集的繁华,更承载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和历史记忆。这里是我们学习了解清代建筑史,美术史,民俗史的好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