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rydeer的美篇

Merrydeer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到山东乳山银滩赶集,买了些小东西,特做个简单记载。我买了所谓的跑山鸡蛋,5.5元一斤,开始我拿了11个,本意想买10元好算,那农妇就说那你就买10元,她叫我再加2个,我就加2个,她加放在电子秤上,然后还让我再加2个,最后花10元买了15个鸡蛋。我一个人做饭吃不了多少东西,不能买多。后来我看到有一个地摊上有一根小小的苦瓜,正好配我的胃口大小,我就跟摆摊的农妇说,我给你1元买了行不行,她说3元一斤,要秤了才知道,后来她放在电子秤上秤了说是0.97元,好像很精准,我当然还是给1元。我买的一根白萝卜加上豇豆,正好是5元。</p><p class="ql-block">我还在一肉摊上付10元买了一根带肉的骨头,用来煮肉骨头萝卜汤。我根本不知道肉是多少钱一斤,但是他也用电子秤秤重报价。</p><p class="ql-block">我想买煮熟的盐水鹅,摊主说至少买半只。我提出买四分之一,那摊主说不行,割少了剩下的没人买,我知道他会这么说的,一点不人性化。不可能割少了没人买的,有不少人是单个在这里居住,哪会没人买四分之一只。山东人有的时候脑子真的不开窍,所以这里的土著没有一个做🉐出南方人做的精致的点心,也许过一百年还是这样。</p><p class="ql-block">我买东西又不一定要人家用电子秤去秤,把熟的肉鸡鸭切好了,整整齐齐放在一个盒子子,顾客只要目测下差不多就会买下来,管它有多重。</p><p class="ql-block">我还忘了说,我在一馒头摊还买了一包红糖馒头,大小和形状都不规则的,就是5元一包。我曾吃过,味道还别致。</p><p class="ql-block">我脑子里在梦中或梦醒后曾想到过我看过的金瓶梅一书,西门庆应该也是山东人,作者在那书中写到西门庆家乡的点心倒有不少是精细的,哪是什么朝代,回头我会去跟豆包聊聊再说。</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同学群里老同学跟我的对话。</p><p class="ql-block">有一位老同学说:</p><p class="ql-block">物价便宜,只卖原生态,不擅加工,不擅经营,北方人的傻大粗。想起一次去澳大利亚,見大芒果,7元澳元二个,想买一个先嚐嚐,省得另一个拎着。愿给他4元,那老头就是不同意,比山东人还弄不懂!有句老话,山东人吃麦冬,一懂也不懂!说明祖辈开始就傻了![抱拳][抱拳][捂脸]</p> <p class="ql-block">@CHenHuiying 接着老兄的话说几句感想。我在非洲肯尼亚的时候也去过那里民间的菜市场。那里有按体积容积售货的方法,比用秤原始,但不一定不公平。比如卖生花生,他们用一个杯子,装满一杯比如就是20先令。</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到蒙巴萨海港玩,看到有一个老头在卖国际海员留下的各国分币。</p><p class="ql-block">我有一个朋友是苏州职业大学的副校长,是个集币爱好者,要求我回国时给他带些外国分币。</p><p class="ql-block">我就向那肯尼亚老头买他收集到的一堆国际海员留下的不同国家使用的分币。我俩谁也搞不清那枚更值钱。我就跟那老头说,我用我的手抓满一把就给几美元(具体我忘了给他多少),他同意了。于是我就用我的手抓了满满的一把。回国后我把其中的一半给了我那位朋友。还有一半至今我还留在苏州我的一个抽屉里。</p> <p class="ql-block">当然还有一种很简单可以的计量方法是按件计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