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马克吐温的故居 </p><p class="ql-block"> 王子硕 </p><p class="ql-block"> 1868年马克吐温首次造访康州首府哈特福德,那年他33岁。他在这里洽谈了一项出版合同,并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p><p class="ql-block"> 1873年,马克吐温夫妇在这座城市买下一块地产,并在那里建造他们自己的家。马克吐温的住宅是一座三层的小楼,庭宅外面配有长廊,室内与当时的上流社会家庭一样也有一个温室。温室里配置了各种植物,还安装了喷泉,与周边美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在长廊和阳台的装饰上,选择了以朱红与黑色配成的涂料点缀外墙,屋顶上的每一个烟囱都配以细腻的艺术画饰,使整个住宅别致如画独具一格。 </p><p class="ql-block"> 马克吐温对当时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非常痴迷,我们可以从楼内的七个卫生间中的冷热自来水和淋浴设备以及一套由电池运作的防盗系统看到他对先进技术和新生事物的热爱。在住宅的厨房里面安装了电话,那是当地最早安装的家用电话(1879年)。住宅的地下室安装了电梯,用于和楼上传递清洗的衣物、木材和燃煤,这在当年也是非常新异和摩登的。 </p><p class="ql-block"> 由于马克吐温对当时的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他就把自己的巨额稿酬投资到新技术和新发明上面,类似于现代流行的风险投资。但是马克吐温的运气不太好,他的许多投资都失败了。1894年,马克吐温被迫申请破产,最终不得不出售了他们心爱的住宅。</p><p class="ql-block"> 马克吐温于1910年逝世,他的女儿克拉拉是他身边唯一尚存的亲人。尽管马克吐温在他人生最不幸的时候离开了这座住宅,但是他曾反复提到:他和家人在这里度过的17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最多产的日子。《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等七部作品都是在这座住宅里面创作并发表的。</p><p class="ql-block"> 1929年哈特福德之友协会接管了这座故居并开始对公众开放,1974年对这座故居进行了全面修复,成为康州最为著名的文化标志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马克-吐温在哈特福德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故居的温室</p> <p class="ql-block">故居的导游身穿燕尾服手握怀表,模仿当年的管家迎接来访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游客跟随导游进入故居。</p> <p class="ql-block">门厅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家庭风格。</p> <p class="ql-block">客厅里面摆着钢琴。</p> <p class="ql-block">马克-吐温的好客远近闻名,每周都要举办四五次宴请。这是故居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马克吐温和家人一起消磨时间最多的地方是这个图书室。</p> <p class="ql-block">图书室里面有可以躺着看书的沙发。</p> <p class="ql-block">温室里面种植着多种植物,中间还有喷泉。</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客房被昵称为“岳母房”,因为马克吐温的岳母兰登夫人每年有七个月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过厅。</p> <p class="ql-block">二楼和三楼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主卧。马克吐温夫妇习惯“倒着睡”,即头部靠着较低的床脚板而不是较高的床头板。</p> <p class="ql-block">长女苏茜独居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克拉拉和吉恩姐妹俩合住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姐妹三人的学习室。</p> <p class="ql-block">学习室的书柜和壁炉。</p> <p class="ql-block">三楼的台球室。马克吐温在这里写作和娱乐。</p> <p class="ql-block">马克吐温的写字台。</p> <p class="ql-block">故居的厨房。</p> <p class="ql-block">餐具室</p> 穿越时光,和马克吐温的坐像合影,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2025年7月24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