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原创 风吹半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手机拍于即时自家窗台</p> <p class="ql-block">一夜无梦!清晨五点半,睁眼就撞见墙面淌着一片暖红——东边的天际正把霞光泼成漫城遍野的金,我一骨碌爬起来扑到窗台,看那万道霞光劈开晨雾,忽然就想起小时候乡下小学的土坯教室。</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课桌缺了角,黑板裂着缝,老师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念“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干死壳玛”,我们扯着嗓子跟唱儿歌似的学。如今再琢磨,倒品出些门道:- 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指清晨出现朝霞时,预示着后续可能会下雨,甚至雨势较大到需要“等水烧茶”(暗示有充足的雨水可用)。这是因为朝霞多出现于天气系统逐渐逼近的情况下,空气中水汽充沛,容易形成降雨。</p><p class="ql-block">- 晚上放霞干死壳玛:“壳玛”是武汉方言指“癞蛤蟆”。傍晚出现晚霞时,通常预示着天气将持续晴朗干燥,甚至可能干旱到让这些小生物难以存活。这是由于晚霞多形成于天气系统逐渐远离,大气相对稳定,水汽少,后续易维持晴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近来正在翻看《黄帝内经》,越读越觉得记不完,写不够。越读越觉得脊背发暖。那些关于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的记述,藏着多少代人对生命的琢磨?中医里望闻问切的细腻,针灸推拿的精妙,都是把人当作活的宇宙来调理。可偏有人把这些宝贝当糟粕,任由西医的标准框定中医的对错,看着老药方被质疑、老手艺失传,心里总有忿忿不平,不是滋味。</p> <p class="ql-block">网上有人说黄种人是进化中最均衡的人种,这话或许偏激,却让我想起老祖宗留下的生存智慧:我们的肤色在日晒与保暖间找到平衡,农耕文明教会我们顺应天时,文字里藏着天地人共生的哲学。可就是这样一群懂“天人合一”的人,百年间被坚船利炮撞得趔趄,被所谓的“文明”按着头学规矩。中医的遭遇最让人揪心——明明能治西医治不了的慢性病,偏要为符合“科学标准”削足适履;明明是调理全身的智慧,却被说成“安慰剂效应”。</p> <p class="ql-block">好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传统文化。就拿去年春节来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不仅是中国的荣誉,更是世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从扫尘、贴春联,到吃年夜饭、守岁,再到拜年、逛庙会,丰富多样的习俗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p> 拍于即日7:16 <p class="ql-block">这半年来,非遗更是层出不穷地展现在大众视野里。从精美的传统刺绣到巧夺天工的木雕技艺,从气势磅礴的舞龙舞狮到婉转悠扬的地方戏曲,它们不再只是存在于古籍和老一辈记忆中,而是通过各种文创产品、综艺节目、短视频平台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这一场场非遗的精彩亮相,不正是国人文化觉醒的有力见证吗?大家开始主动去挖掘、去传承这些宝贵财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诚如“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传统文化这颗世界文化的瑰宝,历经岁月洗礼,必将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 ,滋养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独特的智慧与力量 。</p> 这也太应景了吧!下不下雨不重要,能应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