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金钥匙--英属直布罗陀纪行

水长路远

<p class="ql-block"><b>美篇号:</b>77670912</p><p class="ql-block"><b>背景画面:</b>直布罗陀巨岩</p><p class="ql-block"><b>背景音乐:</b>renaissance(复兴)</p><p class="ql-block"><b>封面:</b>直布罗陀彩色小渔村</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Gibraltar)是突向地中海的一岬角,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北非相望,最窄处14公里,是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唯一海上通道,直布罗陀是扼守此通道的咽喉和金钥匙,特别是当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通航后可直达印度洋和太平洋,非常繁忙,战略地位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旗帜</p><p class="ql-block">主体为红色背景上的白色三层城堡与金色钥匙组合图案。</p><p class="ql-block">‌红色背景‌:象征民众的热情与勇气;</p><p class="ql-block">‌白色三层城堡‌:代表直布罗陀的军事要塞历史;</p><p class="ql-block">‌金色钥匙‌:悬挂于城堡下方,寓意控制地中海门户的战略价值。‌‌</p> <p class="ql-block">持英国签证者可直接入境,而仅持申根签证的需在登陆后到英方补办手续,但限制停留时间。</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航班可能因天气原因而迫降西班牙其他城市,例如马拉加,这时就要用上申根签证了,否则不仅出不了关,而且还得原机返囬。所以如去直布罗陀,建议先办好英国和申根签证。</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出入境口岸</p><p class="ql-block">口岸之所以繁忙,是因为直布罗陀的房价贵但工资高,因而成为一些西班牙人的通勤地,这与某些深圳和珠海居民每天到香港和澳门上班,下班后回家一样。</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 Logo</p><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海峽,伊比利亚半岛,联合</p><p class="ql-block">王国。</p><p class="ql-block">Logo的主体即海拔426米的巨岩。</p><p class="ql-block">轮船表明这里是港口,是航道。</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是英国的13个海外领地(飞地)之一,并非独立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面积约6.8平方公里,人口约3.4万,总督由英王任命。</p> <p class="ql-block">从邮轮上观察到的直布罗陀巨岩。</p><p class="ql-block">巨岩被称为“海格力斯神柱”。</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的地形以石灰岩半岛为主,最高点海拔426米,形似巨型战舰,俗称“巨岩”,东部为陡峭悬崖,西部为人工填海形成的海岸平原。巨岩四周低平地带称为台地,主要是90一120米高的风磨台地和15一20米高的欧罗巴台地。</p> <p class="ql-block">摩尔人城堡上飘扬着直布罗陀旗帜。</p><p class="ql-block">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滑行。</p> <p class="ql-block">摩尔人城堡上飘扬着直布罗陀旗帜。</p><p class="ql-block">摩尓人是指公元8~15世纪统治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征服者,主要是来自北非的阿拉伯人,城堡由他们建造。</p> <p class="ql-block">摩尔人塔楼,城墙遗迹。</p> <p class="ql-block">摩尔人城墙遗迹</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在阿拉伯语里是“塔里克之山”之意,这一命名源于公元711年穆斯林首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统领的摩尔军队在直布罗陀登陆并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的历史事件。 ‌</p><p class="ql-block">摩尔人统治了七百多年后衰落,直布罗陀于1501年纳入了西班牙版图。</p> <p class="ql-block">1704年8月4日,英荷联军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通过炮击和登陆作战击败西班牙守军,夺取了直布罗陀(图)。</p><p class="ql-block">根椐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直布罗陀正式割让给英国。‌‌‌‌</p><p class="ql-block">‌西班牙一直主张收回直布罗陀,但当地居民获得了英国国籍,并于1967年和2002年通过两次公投,以压倒性多数(分别为99.64%和98.97%)选择继续作为英国的海外领地,拒绝回归西班牙。这让西班牙很受辱,也很无奈。‌‌</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资料图片)</p><p class="ql-block">图中由上至下依次为:巨岩,飞机跑道,码头和城区。</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城区一隅</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城区一隅</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90%的GDP来自‌于金融服务‌业和在线博彩业‌,其他10%则来自港口航运‌业,旅游‌业和转口贸易,2023年人均GDP为10.64万美元,是欧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之一,被称为“欧洲的黄金海岸”。而直布罗陀的淡水供应并非来自西班牙,而是依靠高成本的海水淡化,目的是彻底摆脱对西班牙的依赖,以免在归属问题上受制于人。</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海峽</p><p class="ql-block">右为摩洛哥(非洲),左为西班牙本土(欧洲)。直布罗陀是英国飞地,与摩洛哥境内的西班牙飞地休达隔海峡相望,形成双飞地对峙格局‌‌。</p> <p class="ql-block">虽然海峽最窄处在12海里领海范国内,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船舶有权通过作为国际水道的他国领海,通过时不得收费;所有行使此通行权的船舶必须连续快速地通过领海,不得从事与通行没有直接关系的任何活动,这被称为“无害通过”。类似不收费的还有同样十分繁忙的马六甲海峽。而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则不同,前者每年收取的过路费已过百亿美元,一笔很大的收入!</p> <p class="ql-block">翡翠公主号邮轮停泊在直布罗陀港。</p><p class="ql-block">环欧11国27日行,直布罗陀是第4站。</p> <p class="ql-block">飞机起飞</p> <p class="ql-block">岛上地方太小,机场只能建跑道平交道,平时可走车走人,有飞机起降时,公路被临时封闭,这种情况世界上非常罕见,尤其是国际机场,安全吗?</p><p class="ql-block">画面上半部分一大片楼房区域已是西班牙了,在国境线以外。</p> <p class="ql-block">机场跑道填海建造,长1826米,只可起降中型以下客机,如波音737,空客320等。</p> <p class="ql-block">下船了</p> <p class="ql-block">开车向上可达上岩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也可徒步登台阶去往上岩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大力神纪念碑</p><p class="ql-block">英文直译:海格力斯之柱,名字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之子,有半人类血统。</p><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大力神纪念碑位于英国直布罗陀的最南端,毗邻欧罗巴角灯塔(Cape Europa Lighthouse),是当地重要的航海标志和历史遗迹。该纪念碑由英国特里尼提协会(Trinity House)于1840年前后建造,作为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交界处的航行指引,至今仍为过往船只提供安全航行指引。</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直布罗陀巨岩上</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的著名景点包括直布罗陀巨岩、欧罗巴角灯塔、大围攻隧道、圣迈克尔洞,摩尔人城堡,猿猴角,主街和城区等。</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巨岩</p> <p class="ql-block">巨岩</p><p class="ql-block">这是从机场通向出入境口岸和巨岩的公路。驾车右行规则同欧洲大陆,不同于英伦三岛的左行。</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巨岩‌是高达426米的巨型石灰岩,是直布罗陀的标志性景观,也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之一。其顶部是自然保护区,生活着250多只直布罗陀猕猴,来自北非,是欧洲唯一的野生猴子种群。登顶后可俯瞰直布罗陀海峡和非洲大陆。‌‌‌‌</p> <p class="ql-block">欧罗巴角灯塔</p> <p class="ql-block">欧罗巴角灯塔是直布罗陀海峡最重要的航标,被称为欧州最南端的灯塔,天气晴朗时,可远眺海峡对面的北非海岸。‌‌‌‌</p><p class="ql-block">附近还有一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欧罗巴台地上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大围攻隧道</p> <p class="ql-block">大围攻隧道入口,即历史上大围攻时建的隧道。</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大围攻(1779–1783),亦称第三次直布罗陀包围战,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西班牙、法国联军对英国控制的直布罗陀发动的历时最久的军事行动。战役起因于西班牙试图夺回1704年失去的直布罗陀。1779年6月联军以1.3万陆军和数十艘战舰实施海陆封锁。<span style="font-size:18px;">围攻持续了3年7个月。</span>1783年2月停战协议签订时,英国仍控制着直布罗陀,实际上,西法两国战败了。</p> <p class="ql-block">为抵御西法联军的进攻,英军修筑了该隧道。该隧道目前与附近的二战地道共同构成直布罗陀的军事防御系统,隧道总长度达40公里,现为直布罗陀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乔治·艾略特,曾经的直布罗陀总督,在18世纪的大围困战役期间,他率领军队成功抗击了西法联军。</p> <p class="ql-block">隧道虽是18世纪时挖的,但高大宽敞。</p> <p class="ql-block">二战隧道</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于1940年6月4日(法国投降前)发表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p><p class="ql-block">在二战中,直布罗陀的战略地位再次凸显,成为盟军指挥北非战场的大本营。英军在原先老隧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以适应二战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隧道位置图</p> <p class="ql-block">巨岩的里面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堡垒。可以安置16000名驻军,并且提供持久作战所需的弹药,食物,淡水,补给和设备。</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独立的电力供应,淡水系统,通信系统,医院,机械车间,油库等。</p> <p class="ql-block">整个隧道系统贯穿了巨岩山体里面,通向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不同地点,通向军营,炮位,港口,机场等。</p> <p class="ql-block">艰难施工</p> <p class="ql-block">隧道人员休息处</p> <p class="ql-block">圣迈克尔岩洞</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圣迈克尔岩洞(St. Michael's Cave)是该地区最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位于直布罗陀巨岩下方约350米处,形成于亿万年前的地质活动中,由海水侵蚀和盐类沉积形成。</p> <p class="ql-block">该洞‌位于巨岩西麓,洞内有壮观的钟乳石和石笋,还有地下湖泊,内有剧场,常被用作音乐会和文化活动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岩洞内部包含巨大的天然礼堂空间,可容纳600人进行音乐会、戏剧等表演活动。洞内钟乳石和石笋形态各异,晶莹剔透,配合人造灯光更显奇幻。</p> <p class="ql-block">有600多座位的剧场</p><p class="ql-block">世界上的钟乳石溶洞,包括中国的多的是,很多比这更高大,更奇异,但真正让我意外的是这可坐600多人的剧场,在这冬暖夏凉的山洞中观赏演出,一定很奇妙。</p> <p class="ql-block">1704年英荷联军占领直布罗陀期间,曾有500多名西班牙士兵在此躲藏;二战时期还作为急救医院使用。1960年代初被改造为剧场,至今仍举办各类演出活动。 ‌</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植物园‌:园内种植大量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还有一个小动物园,可近距离观察狐猴等动物。‌‌</p> <p class="ql-block">特拉法加墓园</p><p class="ql-block">1805年,纳尔逊勋爵率领的皇家海军在直布罗陀附近的特拉法加角海战中击败了法西联合舰队,迫使拿破仑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而纳尔逊本人中弹身亡,遗体运回英国后安葬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阵亡的士兵被海葬,伤兵被带到了直布罗陀,其中伤重去世的被安葬在了特拉法加墓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战期间被击落的波兰战机的螺旋浆,碑文是当年在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总统的一段话,大意是:全世界都需要和平,不要忘记战争带来的苦难。</p> <p class="ql-block">惠灵顿右前堡垒</p><p class="ql-block">惠灵顿公爵是英国名将,在滑铁卢战役中指挥英普联军击败了拿破仑。后人用他的名字命名堡垒,看来此堡垒对直布罗陀的防御挺重要。</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西区,豪宅及游艇。</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岩顶进发</p> <p class="ql-block">西麓下海边是新开发的高层公寓。</p> <p class="ql-block">开往山顶,开往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开往山顶,开往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巴巴里猿猴角</p><p class="ql-block">地中海猕猴是欧洲唯一一种灵长类动物。此种猕猴分布于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百年前被西班牙人引入到了直布罗陀。</span> </p> <p class="ql-block">警惕的哨兵</p> <p class="ql-block">牠似乎有思想</p> <p class="ql-block">虽然与人类较亲近且大胆,但没发生掏包,翻口袋,抢相机等恶劣行为,总体上还算“规矩”,我的感触是没看到有游客给猴子施舍食品的。</p> <p class="ql-block">其实,规矩是人定的,国内一些景区的猴子之所以蛮横无理,原因是过度喂食,让猴子误认为给食物理所当然,而且不用辛苦就可以吃上比野果和虫子更美味的食品,从而产生严重的依赖,所以,“你不给我就抢”,就像小孩子的坏脾气是大人惯出来的一样。</p> <p class="ql-block">野生动物与家养的不同,人类没义务喂养牠们。在寒冷的冬天食物匮乏的时候,可适量喂饲,但这是公园管理方做的事,游客们不应干预,不应越俎代疱 。</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山基天然游泳场</p><p class="ql-block">未设置防鲨网,敢下水吗?</p> <p class="ql-block">谁说高处不胜寒,暖着呢!</p> <p class="ql-block">靠近山顶的峭壁也属于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下山之路</p> <p class="ql-block">通往巨岩顶的缆车</p> <p class="ql-block">这儿也有双层巴士</p> <p class="ql-block">温斯顿·丘吉尔大街</p><p class="ql-block">顺着丘吉尔大街一直走,就会与飞机跑道相交,可步行穿过机场,是不是很奇葩,很刺激。</p> <p class="ql-block">指示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主街,旅游信息和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主街(main street)</p><p class="ql-block">主街‌是直布罗陀最繁华的街道,有众多商店、餐厅,咖啡馆和酒吧,适合免税购物和品尝美食。‌‌‌‌</p> <p class="ql-block">自信,神闲。</p> <p class="ql-block">因为受北非的影响较大,并且居民中有不少摩洛哥移民,所以他们开的歺馆也可光顾,品尝北非阿拉伯风味歺食。</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当地餐厅和商店提供优质的伊比利亚火腿,属于欧洲顶级名牌,是资深老饕们所爱。</p> <p class="ql-block">疏散纪念碑</p><p class="ql-block">英国为加强直布罗陀防御,于1940年6月紧急疏散当地居民,并开始强化军事设施。直布罗陀要塞内修建了20英里长的地下隧道,配备医院、军营等设施,并部署了英国皇家空军中队及探照灯防空系统。这些措施有效阻止了德意军队对直布罗陀的直接进攻,所以二战中直布罗陀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地面攻坚战,而是遭到了德军的轰炸,以及德国潜艇在直布罗陀海峡内外对盟军舰船的重创。</p> <p class="ql-block">二战英军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英式电话亭,与英国本土的完全一样。</p> <p class="ql-block">建于1560年的国王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在主街上的入囗。</p> <p class="ql-block">雄狮是英格兰的官方代表动物,在英国王室徽章中作为护盾兽出现,象征王权与力量,也出现在13个海外领地中。</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主街的尽头是卡姆茨广场</p> <p class="ql-block">卡姆茨广场</p> <p class="ql-block">七苦圣母教堂-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公会教堂(新教教堂)</p><p class="ql-block">基督教经两次大分裂后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而圣三一公会是新教重要宗派圣公会‌(Anglican Communion)的别称,其名称源自基督教核心教义“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p><p class="ql-block">在西欧,北欧和北美,新教势力强大,且不接受梵底冈(教皇)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五颜六色的小渔村</p> <p class="ql-block">这小渔村有些像意大利的五渔村,不同的是五渔村建在岩石上,悬崖上,位置高。</p> <p class="ql-block">回到了直布罗陀邮轮码头</p> <p class="ql-block">购物大厅</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旅途愉快</p> <p class="ql-block">难忘直布罗陀</p> <p class="ql-block"><b>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1 直布罗陀最重要的是它作为战略要冲的地理位置:世界的十字路口,是地中海的咽喉,门户,金钥匙,是兵家必争之地。多少年来,人们在这里打打杀杀都是为了得到它,控制它,从而留下了诸多的战争印记。所以,纵使可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巨岩比作大力神海格力斯,比作征服之山和胜利之城,但因为</span>它是世界经济的命门之一,所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谁是它的主人 ,直布罗陀注定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和缩影,</span>这就是它的宿命。</p><p class="ql-block">与这些战争印记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摩尔人城堡,是特拉法加墓园,是惠灵顿堡垒,是大围攻隧道和二战隧道,是波兰战机的螺旋浆,是二战疏散纪念碑,以及与这些有关的人,物,事,它们都是我比较注重的参观项目,使我增加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一孔之见,见仁见智。</span></p><p class="ql-block">2 一些旅行社关于西班牙之行的行程中不包括直布罗陀,因为它离热门目的地巴塞罗纳,塞维利亚,瓦伦西亚和马德里都很远,宝贵的时间花在赶路上了,不可取,而邮轮却排除了这一负面因素,值得尝试。</p> <p class="ql-block">日落-直布罗陀海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红光 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再见了,直布罗陀!</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驶向里斯本。</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水长路远 出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提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 旅行团成员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在团内共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 点击文首之头像,会出现作者的作品集,可参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