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荐稿],妈妈的大蒲扇

豆苗奶奶

<p class="ql-block">文字:豆苖奶奶</p><p class="ql-block">图片:网上选用</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整理旧物,在樟木箱底翻出一个蓝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把蒲扇。最底下那把的扇骨已经断了三根,轻轻一碰便发出细微的碎裂声。看着它,我突然想起妈妈临终前几天躺在床上,还轻声嘱咐我说空调吹多了对关节不好,夏天别总开空调。那声音仿佛还回荡在耳边,而母亲的那把蒲扇,也成了我记忆中最温暖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五十年代初,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蒲扇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记得小时候,遇上炎炎烈日,整个村子仿佛被罩在大蒸笼里,太阳像凝固了一般,空气中满是阳光焦灼的味道。那时,蒲扇价格便宜、轻便实用,几乎每户人家都备有好几把。它不仅是纳凉的工具,更是生活的百搭品:生火、驱蚊、遮阳,还可以把蚊帐里的蚊子赶出去,以便夜晚安睡。蒲扇承载着那个年代最朴素的生活智慧。</p> <p class="ql-block">蒲扇,见证着母亲一生的温柔。它不仅是一把扇子,更是一段段母爱的 缩影。</p><p class="ql-block">由于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儿时的我总是霸占妈妈,一边享受着蒲扇的微风,一边催妈妈讲故事,从牛郎织女到孙悟空大战天兵天将, 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妈妈讲得头头是道。每一个神话故事,都深深烙印在我心中,点燃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我,夏天晚上睡觉或躺在炕上,或躺在铺在地上的凉席上,妈妈总在一旁缓慢而有节奏地摇着那把蒲扇,拍打着试图叮咬我的蚊子,嘴里哼着轻柔的小曲。清凉的风,顺着我娇小的身躯,吹进每一个毛孔,也吹进了我幼小的心底,让我在炎夏中安然入眠。后来家里买了蚊帐,每晚妈妈仍会用那把大蒲扇,将蚊帐里的蚊子一一赶出,再让我安心钻进 帐篷。</p> <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我八岁,中暑躺在床上,窗外的蝉鸣聒噪得仿佛要钻进脑子。昏黄的煤油灯下,妈妈坐在炕沿缝蒲扇,顶针在她指间闪着微光。她新买的三把蒲扇摊在炕尾,正用家里剩下的蓝布给扇边锁边,针脚密得像撒了一把芝麻粒。</p><p class="ql-block">她时不时用脸贴一贴我的小脸,试试温度,又给我煮了绿豆汤,整夜未眠。当我夜里睁开眼,母亲的手仍在不停为我扇着那把大蒲扇。</p> <p class="ql-block">“妈您也睡吧。”我迷迷糊糊地抓住她扇动的手,那只手布满针眼和裂口,是常年洗衣做饭磨出来的。妈妈端水让我喝,然后把我的手塞回被单里,重新举起蒲扇:“妈不困,你快睡。”至今,这声音仍清晰地迴响在我的耳畔。</p><p class="ql-block">后半夜我被尿意憋醒,窗外的月光正淌在炕沿上,妈妈躺在我的身旁,虽然眼睛是闭着的,但她的扇动的手却一直没停。蒲扇一下一下地扇着。</p> <p class="ql-block">十二岁那年,我考上中学。学校四周全是庄稼地 ,教室里蚊子成群。母亲连夜缝了把新蒲扇,扇面上用红丝线绣了一朵小小的栀子花。她将蒲扇塞进我的帆布书包,叮嘱我好好用。班里同学有的用塑料扇,有的用折扇,起初看见我的蒲扇时偷偷笑。可当热风裹着蚊子袭来,她们的塑料扇哗啦哗啦响得吵人,我的蒲扇却总带着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扇出的风也比别人的大,同学们都抢着用我的扇子,连连夸好用。</p> <p class="ql-block">蒲扇是最绿色、最环保的消暑工具。然而,随着电扇、空调的普及,使用蒲扇的人渐渐少了,很多人甚至早已不再使用它。</p><p class="ql-block">曾经那个摇着蒲扇最疼爱我的妈妈,也已随着岁月远去。蒲扇轻摇的美好时光,已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如今再也无处可寻,唯有那段抹不去的记忆,在脑海中历久弥香。</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蝉鸣又响起来,我拿起那把断了骨的蒲扇,对着空荡荡的客厅轻轻挥动。风穿过竹篾的缝隙,带着点陈年的草木香,恍惚间是那份深沉母爱的回望。</p><p class="ql-block">一把蒲扇,带着温度的老物件,它或许不起眼,却装着这辈子都忘不掉的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