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甘川】(二)2025·6·30~7·15

谷子

<p class="ql-block"> 桑科湿地公园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距离县城拉卜楞寺驾车二十分钟即可到达。公园内有一条木栈道连接湿地和草原,远处山峦起伏,近处水草丰盛,栈道长廊沿湖而建,漫步其间,欣赏水草摇曳与蓝天白云倒映水中的景致。 </p><p class="ql-block">2025·7·2</p> <p class="ql-block">四周群山环抱,远处可见开阔起伏的高山草原。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草原湿地,水草丰茂,河水中映出天光云影,山峦倒影,辽阔的草原湿地,风光迷人。</p> <p class="ql-block">望眼欲穿, 湿地绚烂</p> <p class="ql-block">  蜿蜒的流水从不停歇,滋养大地千百年,历经无数昼夜,于四季中轮回。桑科湿地公园,一个值得你全力以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桑科湿地公园不需要门票,也没有过度商业化,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风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  偶遇之趣—不可错过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云谷神山”(一个常未开发成熟原始地带),承载着一种超然的气质。能看到山巅飘扬的经幡,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器、亘古不变的宁静与肃穆。云雾的遮掩更添神秘,仿佛山灵正在休憩,令人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2025·7·3 Am</p> <p class="ql-block">  拉仁关乡,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地处碌曲县东南部,东靠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南邻尕海镇,西接碌曲县城,北近西仓镇。区域面积720.6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拉仁关乡常住人口为2216人。</p> <p class="ql-block">“拉仁关”之名源自藏语“神山颈”,因寺院建于扎西则布杰山腰而得称。历史上为西仓大部落属下的游牧领地,保留着浓厚的牧区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直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向往,当听说这大草原是一个壮丽而神秘的地方时,我们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探秘。</p> <p class="ql-block">我们决定徒步穿越这片广袤的大草原。踏着柔软而湿润的土地我感受到了自然赋予我力量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整个大草原一片绿意盎然,市区的喧嚣与繁忙在这里烟消云散。我们迫不及待地开车漫游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随着风的轻拂,整个草原波起伏动人,宛如绿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徐徐的微风送来草原的芬芳,空气清新而宜人。沿途我看到了一群群的牦牛,它们在草原上自由驰骋,丝毫不受拘束。偶尔,我还会发现一些旱獭,它们在阳光下跳跃飞舞,点缀了整个草原的颜色。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笼罩在一层蓝色的迷雾中,它们与草原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郭莽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3562米,面积约1万公顷。作为洮河的发源地,它在黄河流域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平衡中扮演关键角色,被誉为“高原水塔”。湿地类型包括湖泊、沼泽、河流及草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黑颈鹤、藏羚羊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地</p><p class="ql-block"> 湿地历史上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名称源于传说: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时曾受一位名为“郭莽”的僧人帮助,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213国道,高原的风裹挟着青草气息扑面而来。郭莽湿地—这座海拔3562米的生态秘境,在碌曲县尕海乡的夕阳下显露真容。踏入景区,便被它的慷慨所震撼:没有门票的羁绊,仅有停车场边藏民温和的笑脸相伴 。一幅生态长卷在眼前铺展:九曲河流如银链盘绕草甸,湿地深处,牦牛群悠然踱步,旱獭从洞穴探头张望,生命的蓬勃在此奔涌不息。</p> <p class="ql-block">  一望无际的草原深处,藏着郭莽湿地的无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包括绿草如茵的草原、弯曲的小河、白云朵朵和经幡飘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p> <p class="ql-block">  草地上有一条500多米长的木栈道连通观景台,观景台上还有丹顶鹤造型作为装饰。整个景区风景如画,展现了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  行至尽头,三尊黑颈鹤雕塑蓦然入眼:昂首引颈,展翅欲飞,羽翼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  郭莽湿地,不仅滋养了大地,也润泽了我们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尕海湖,作为甘南最大的淡水湖,以其3000-4000米的高海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高原湖泊体验。为了保护这片美丽的自然生态系统,景区内设有木栈道,供游客步行游览。虽然观赏性受到了一定限制,但在这有限的路线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捕捉尕海湖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沿着木栈道漫步,我们捕捉到了尕海湖的宁静与壮丽。湖水的清澈与天空的湛蓝相映成趣,牛羊群在湖边饮水,红嘴海鸥在湖面上低飞,这一切都构成了甘南自然风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湖水蓝绿交织的色块拼成印象派画布</p> <p class="ql-block">红嘴海鸥掠过湖面的瞬间,翅膀划破镜面般的湖水,留下涟漪作诗行</p> <p class="ql-block">  “无边际的绿毯上,星罗棋布的草团如睡莲浮水,暗藏自然设计的精妙几何”</p> <p class="ql-block">  未被雕琢的原始气息里,湖水倒映的不只是天空,更是都市人遗失的纯粹灵魂</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镇是甘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终于在这夏天踏上了这片神秘而迷人的土地。清晨离开住宿地:驱车缓缓驶入郎木寺镇,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陶醉其中。一条清澈的白龙江穿镇而过,将小镇一分为二,北岸是甘肃的达仓郎木赛赤寺,南岸则是四川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形成“一镇跨两省”的独特格局。</p><p class="ql-block"> 跨过白龙江上的小桥,便来到了甘肃一侧的赛赤寺。赛赤寺的建筑金碧辉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寺内的僧人来来往往,红色的袈裟在绿树青山的映衬下格外耀眼。我跟随人群走进寺院的大殿,里面供奉着众多的佛像,香烟袅袅,诵经声此起彼伏,让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净化。从赛赤寺后山望去,能看到一座被藏民尊为圣山的红石崖,以及远处的天葬台。虽然天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有些神秘和难以理解,但它却是藏族人民独特的丧葬文化,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回归。</p><p class="ql-block"> 除了两座著名的寺院,郎木寺镇本身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小镇的主街并不长,却充满了烟火气息。街道两旁是各种特色小店,有藏式的手工艺品店、还有香气四溢的餐馆。我们也在一家面吃店里坐了下来,每人点了一碗牛肉面,透过窗户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有穿着传统藏袍的藏族老人,也有充满活力的年轻背包客,大家都在这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p><p class="ql-block">2025·7·4</p> <p class="ql-block">整个寺庙区域保持得相当干净,车辆可以直接开到寺庙门口,这让我感到非常便利。虽然我对寺庙文化怀有敬畏之心,并没有进入寺庙内部,但我对藏族的壁画色彩和建筑风格非常感兴趣,因此我选择在外面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喇嘛和穿着各异的人摩肩接踵,穿梭在这风格迥异的街道上,让我感觉有些恍若隔世。</p> <p class="ql-block">红墙北方寺庙多用,传递吉祥和威严,符合皇家寺院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寺里的小喇嘛依旧快乐,课间的他们依然喜欢抱团疯玩,到处是他们奔跑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喇嘛试比高低</p> <p class="ql-block">僧侣在门外脱鞋准备进屋吃早饭🥣</p> <p class="ql-block">古寺白塔显自然之悠远博大</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石阶,一步一步走进去,每一尊佛像都仿佛有生命,让人心生敬畏。哦对了,别忘了去赛赤寺的天葬台看看,那里真的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深刻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进四川朗木寺。均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古老的藏式建筑,造型大方,色彩艳丽,</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座寺院,更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无论你是来寻求内心的宁静,还是来探寻历史的足迹,这里都将是你最好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