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教育的广袤版图上,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亟待深耕的沃土。2025年7月,“国培计划”黄石市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师集中培训在宜昌隆重启幕。为期十天的研修之旅,不仅为这片沃土注入了科学的养分,更点燃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火种,为农村科学教育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7月24日上午,武汉经开区实验小学的吴欢老师以《电路》为主题,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教育探索之旅。从“点亮小灯泡”的动手实践,到电路原理的深入剖析,再到跨学科项目的融合设计,教学设计层层递进,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参训教师不仅感受到教育的趣味与魅力,更领悟到科学课堂应有的深度与温度。</p> <p class="ql-block">在“纸电路实验室”套件的实操环节中,参训教师亲手搭建串联与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感知电流的律动,体验科学的奇妙与乐趣。动手与动脑的结合,让理论知识在指尖“活”了起来,真正实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激发了教师们对科学教学的新思考。</p> <p class="ql-block">吴欢老师将科研的严谨与教育的温度巧妙融合,不仅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可感,更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教育应有的深度与温度。培训中引入的“央馆AI科学实验”平台,更为教学注入了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活力,为农村科学课堂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7月24日下午,培训进入小组研讨环节。围绕“小学科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这一主题,老师们从讲台上的引导者转变为研讨中的探索者,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对话中闪光。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理论素养,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分享环节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第一组聚焦“教学活动设计与核心素养落实”,强调教学设计应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有目标、有层次、有深度的科学课堂,推动学生从知识掌握走向能力提升,为科学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围绕“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展开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了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与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策略,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p> <p class="ql-block">第三组紧扣“学科知识整合”主题,提出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教学思路,并通过案例分享展示了跨学科教学的创新魅力,彰显了科学教育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p> <p class="ql-block">第四组就“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研讨,围绕教材、教具、实验器材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诸多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为农村科学教育的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p> <p class="ql-block">第五组聚焦“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技能与探究能力”,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提升科学素养,真正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测评与展示环节,是对学习成果的集中检验。25日上午的理论笔试中,老师们沉着应答,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笔尖上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成果展示更是精彩纷呈,各组纷纷亮出“看家本领”,或模拟科学课堂,或分享教学创新规划。结业典礼上,老师们收获的不仅是证书,更是对科学教育的全新理解与坚定信心。</p> <p class="ql-block">安全返程,是培训的终点,更是新征程的起点。25日午间,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陆续踏上归途。他们行囊中装着的是科学教学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心中承载的是让农村孩子爱上科学、学好科学的使命与责任。未来,他们将把培训所得化为教学的沃土,让科学之花在农村校园悄然绽放,让“国培”的价值在一堂堂生动的科学课中延续、发光。</p><p class="ql-block">编辑:谭成丽(太子镇樟树小学)</p><p class="ql-block"> 刘 棠(黄金山实验小学)</p><p class="ql-block"> 叶明慧(大冶陈贵镇小学)</p><p class="ql-block"> 张 皓(大冶大林山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