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春风

肖泰

<p class="ql-block">北京不愧是“首善之区”,文明程度明显比外省高了一个档次。旅居女儿处,居然也能享受北京人的种种好处,比如社区经常组织一些为老年人服务活动。养生讲座,身体检查,家政保洁等等,当然都是免费的。这不,社区又组织了志愿者为老年人上门理发活动。</p><p class="ql-block">在我一个外地人看来,毕竟把理发称为“美发”,就把价格提上去了。不用说年轻人动辄做一个头发需要成百上千,就是不讲究的老头子老婆子,也需要大几十,果然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银发”,按头发根数收银子之谓也。</p><p class="ql-block">突然接到社区通知,说是为老年人送理发上门。初始以为看错了,仔细瞅才确定是真的,于是,穿戴齐整,洒扫庭除,高高兴兴地等待志愿者登门。下午,门铃响,开门迎进来一位面目清爽,身手干练的女子。略事寒暄,便直接进入正题。她带了全套的工具,一看就不是敷衍应付的角色。一边理发,一边交谈。她说她姓姚,在大兴的桑马房开了一间理发馆,干这行已经二十多年了,每年都要作为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她态度热情,说话声音很好听,而且说的话都是你爱听的,如一脉轻轻的音乐流进你的耳朵。</p><p class="ql-block">我看不见她理发的动作,但听得到头顶嚓嚓的声音,与纷纷扬扬飘落的头发,可以想见这是一位技术精湛,手法娴熟的理发师。天气是炎热的,但她带起的微风却有一种沁人肺腑的凉意,一如春天的煦风。风拂在脸上是凉的,心却是暖的。北京庞大的志愿者群体,担负着维持京城文明的重任,辛辛苦苦地奔波在城市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将偌大的京都变成四季如春的春城。</p><p class="ql-block">按照安排,本来是只为一个老人理发的。给我理完,她又主动提出为老伴也剪一剪。老伴当然巴不得。女理发师立即又忙活起来,等剪完了,她的上衣都湿了。老伴说,她理的发,不在大发廊的美发师之下。</p><p class="ql-block">完成了任务,姚女士连口水都没喝,匆匆忙忙地告辞走了,说还有下一位老人在等着.....</p><p class="ql-block">2025,7,25,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