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共读】地理教学之《大河上下》:黄河中游

党睿

<p class="ql-block">阅读人:党睿/马小哈</p><p class="ql-block">阅读学号:01号</p><p class="ql-block">阅读时间:7月25日(第11天)</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大河上下》</p><p class="ql-block">阅读进度:644-704页</p><p class="ql-block">[爱心]阅读精华:</p><p class="ql-block">1.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到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黄河中游长1234公里。仅占黄河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却给黄河带来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泥沙。黄河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就是被这些泥沙堆上去的。</p><p class="ql-block">2.这就是黄河的命运,从这里开始,黄河才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黄河。黄河姓黄,黄土高原的黄。一条母亲河,仿佛在黄土高原重新经历了一次分娩,从此继承了黄土高原的姓氏。若没有黄土高原,黄河是没有姓氏的,它的名字就是一个简单的字——河。若没有黄土高原,它的血液里也不会有那么浓烈的黄颜色的染色体。</p><p class="ql-block">3.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p><p class="ql-block">[爱心]阅读思考:</p><p class="ql-block">今天跟着这本书走进了黄河中游,一段很特殊的河段。在这里出现了高含沙量、晋陕大峡谷、壶口瀑布、纤夫、延河、南泥湾……</p><p class="ql-block">恰好今天刚经过延安,远远的看到了一眼高含沙量的河,我并不能确定它的姓名,那应该就是这个河段的共性特点吧。</p><p class="ql-block">以延河为切入点,去寻觅黄河中游特征及原因,挺好的一个以小见大的方法,我们的案例式教学,亦是这种分析思路吧!</p><p class="ql-block">书中提到了发源于南泥湾的汾川河,这是一条承载黄色记忆、红色记忆和绿色记忆的河流。高考题里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读这本书,总能在某个地理名词出现时本能的联系起曾经的高考试题。如今读书忆试题,别有一番滋味,我们所在乎的事情,总会在某个时间找到交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