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的黑板报

赵晋渝

<p class="ql-block">昵称:赵晋渝</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26609</p><p class="ql-block">图片:原创</p><p class="ql-block">我们连队的黑板报一直由两名战士负责出版。偶尔,请我们同年入伍的老王客串一下。老王虽然长我们几岁,但他的文艺细胞和艺术感觉却是这批新兵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自他开始参与出板报,连队期期刚出的黑板报前总是围着不少战士,与其说是在看板报文章,不如说是在欣赏他的艺术大作。4.5平方的黑板上稿件编排得疏密有度,醒目的标题美术字,刊头画加上养眼的粉笔字,成为连队一道风景线。</p><p class="ql-block">我时常观察他那叼着香烟充满艺术灵气和艺术感悟若有思索的眉宇间,不知又会在属于他的艺术领地如鱼得水般的挥洒自如,产生出什么让人叹服的杰作。</p><p class="ql-block">连队的黑板报每期我都要从标题看到板尾。</p><p class="ql-block">对特别感兴趣的美术字边看手还不停的比划。我开始由喜欢到饶有兴趣的欣赏学习硬笔字和美术字,渐渐地我养成了时时练写硬笔字的习惯,不管在那里,军装必揣着钢笔和纸张,一坐下就拿出笔和纸练字,我还将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作为练习硬笔字的一种补充。</p><p class="ql-block">那时,买不到硬笔书法字帖,我将写得一手好字的战友的草稿废纸通通作为我练习硬笔书法的字帖。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学习的习惯,发现认为可学的笔迹就默记字迹的笔画走势手指反复临摹。</p><p class="ql-block">分队长无意中看到我母亲的来信,建议我就以母亲的字体练习硬笔,于是母亲誊抄的十几张稿纸成为了我的主要练字字帖。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过的日记本页码在增厚,我的字体也在逐步成形。</p> <p class="ql-block">一年后我的硬笔字水平较刚入伍时有了大的变化。在坚持不懈的练字中,我由班里选出的信息员到被推荐为连队黑板报的抄写员,包括连长都多次称赞我的字在板报的抄写中越写越好了。</p><p class="ql-block">大约半年后,老王被调到部队大院。重庆籍战士小向便担当了连队办黑板报的牵头人。我也因认真积极的态度写稿投稿成为了连队的宣传骨干。</p><p class="ql-block"> 1973年小向离开了连队去东北上大学。连队的宣传报道牵头工作就落在了我头上。我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导演起了这台“节目”。</p><p class="ql-block">我从连队的黑板报,墙报的编排入手,参考解放军报的编排样板,结合连队收集到的稿件进行编排,然后选定整个版面的大标题、小标题、美术字和刊头画。</p><p class="ql-block">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连队的宣传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借用指导员的话这叫:“上鞋不用锥子---真(针)行”。</p><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连队黑板报的整体美感,我开始学习美术字。我先学隶书又学习仿宋体、宋体、黑体、魏碑体以及这几种字体衍生出来的变异美术字。一是临摹报子大小标题,二是自学购买了一些黑板报资料。记忆最深的是我特别欣赏开国元勋们的毛笔手迹,一发现印有他们字迹的铅印资料我就收集临摹。</p><p class="ql-block">功夫深,铁杵针。写出的字体看着总算有一些形似了。通过一段时间的临摹练习实践,我的美术字被战士们称为“狗撵鸭子---呱呱叫”。</p><p class="ql-block">我又学习刊头画,练习速写、版画、水粉画、粉笔画。为学画我买了不少美术基础书籍,了解了油画、版画、水墨画、工笔画,明白了写实、写意。</p> <p class="ql-block">凡是有关美术书法的展览我是尽量去参观学习。连队的一草一木,营房的物品,营区的风景常常作为我学习素描的素材。在我的努力下,大胆改变传统编排,以醒目的美术字和刊头画再配以花边和小插图点缀,期期黑板报和墙报办出了特色,受到领导和战士们的欢迎,稿件象雪片一样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一次,连队活动要出一期墙报。晚饭时接到通知要求明天必须上墙。我备足了资料,在坑道内找一空闲机房奋战了一夜,终于在天空露出鱼肚白时,将新一期墙报呈现在战士们的面前。</p><p class="ql-block">几年的连队宣传工作实践,我喜欢上了美术这门艺术,我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向美术绘画方向发展。鉴于在连队学习美术的实际现状和我的爱好倾向,我选择了中国画的水墨画作为我学习的方向。我买了许多有关水墨画的学习技法资料和名家作品学习研究,但苦于无老师指点,我常常处于痛并快乐的状态中。</p><p class="ql-block">1975年,我命运的转折年。</p><p class="ql-block">仿佛艺术的大门在悄悄地向我打开,但艺术的命运之门又在捉弄着我,让你不会轻松踏入。 </p><p class="ql-block"> 新兵来到了连队,我习惯性的在新兵里挑选有一定写作基础,有一定美术基础的新兵,充实连队的宣传报道工作。</p><p class="ql-block">我很幸运的认识了黑龙江籍的新兵小李。小李的父亲是县文化馆的馆长,擅长画中国画特别是水墨画,小李在父亲的指导下,子承父业其绘画水平被接兵干部相中了,也因此圆了他当兵的梦。小李的到来不啻为我苦苦自学美术默默摸索找到了钥匙。</p><p class="ql-block">为了拜师学艺我主动找到小李要观摹他的作品,小李悉数将他带来部队的作品让我一饱眼福。看着颇有艺术功力的作品,我当即就向小李表示要拜他为师学习国画。</p><p class="ql-block">小李十分不解的看着我……</p><p class="ql-block">我赶紧拉着他的手笑嘻嘻的说:“我喜欢中国画正愁找不到老师,既然你“自投落网”到了我们连队,你说我能放过你吗? </p><p class="ql-block"> 我的求师学艺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p><p class="ql-block"> 小李确实不保守。水墨画初学应选什么毛笔、研什么墨、用什么宣纸,基础练习的手法,笔法,一一道来。我一有空就将他黏在一起,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满以为凭我的认真劲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就一个军旅画家。 </p><p class="ql-block"> 命运有时真能作弄人。当你踌躇满志为着你的梦想前行时,现实又让你的梦想之路南辕北辙。</p><p class="ql-block">当年四月,我受连队指派前往部队机关撰写一篇反映连队工作的文章。中午在机关食堂就餐时,听到一个参谋跟作训股股长提到我的名字,当时也没有在意。</p><p class="ql-block">第二天连队电话通知我马上回连队有急事。</p><p class="ql-block">我来到连部,连长和指导员都在里面。指导员开口就把这几年我在连队的表现肯定了一番。</p><p class="ql-block">连长接着指导员的话说:“连部研究决定派你去西安学习先进的通信技术。这次学习机会很难得,部队就三个名额,给了我们连一个名额,你要好好珍惜,不要辜负部队对你的培养”。</p><p class="ql-block">我一番表态之后,走出了连部,开始准备去西安学习要带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心情既高兴又纠结。</p><p class="ql-block">高兴的是几年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能在部队几千号战士中选择我,这种荣誉这种机会不是每个战士都能得到的,确实应该好好珍惜。纠结的是我若是去西安学习,那学习中国画的计划将被放弃,这毕竟是我十分爱好和苦苦追寻的艺术之梦。</p><p class="ql-block">在分队长的开导下我想通了。</p><p class="ql-block">通信技术是我从事的专业技能,学习中国画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既然部队选择了我,理应放弃自己的爱好,个人服从组织。这就是部队命令的严肃性和坚决性。</p><p class="ql-block">我告别了战友,告别了连队,坐上了去西安的列车。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因在连队宣传工作中炼就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得益于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