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临江至集安

张永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2025年东北自驾游的第二十二天。我们将从临江市前往集安市,途经伪满皇帝溥仪行宫和铜矿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10:40左右我们到达了“伪满皇帝溥仪行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是“伪满皇帝溥仪行宫”,但这里实际上只是溥仪在1945年8月落荒而逃途中的一个临时落脚点,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里有富丽堂皇的建筑和豪华的陈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另一个名字似乎更贴切:溥仪宣诏退位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溥仪宣诏退位旧址位于临江市大栗子街道东南角“南大楼”居住区,始建于1938年。原为大栗子沟铁矿技工培养所,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1908年12月2日,按照慈禧太后的懿旨,3岁的溥仪登极,年号宣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6岁的溥仪被迫退位。1917年7月1日,在张勋复辟的闹剧中,12岁的溥仪当了12天的皇帝又宣布第二次退位。两次登极,如梦幻一般,这让他萌生了强烈的“恢复祖业,还政于清”的梦想。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逐出宫后秘密前往天津,过了7年的寓公生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心寻求借助外力欲图实现复辟的溥仪终于投进了日本人的怀抱。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先后就任伪满洲国的“执政”、“皇帝”长达14年之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9日凌晨,苏联远东军从伪满洲国北部、西部、东部一齐发动进攻,打得日本关东军措手不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9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在伪满皇宫同德殿当面通知溥仪:(一)关东军决定为了狙击苏联红军,固守东边道防线,退守“南满”。(二)准备放弃“新京”,要求“国都”迁往通化。下图为: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和参谋长秦彦三郞向溥仪传达指令的复原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促成伪满洲国“移都”临江的原因可以说天时地利:首先,临江地区连接中国与朝鲜,并建有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同时临江山峦叠嶂,易守难攻,也是有利的战略退却地的选择。其次,临江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盛产铁矿、煤矿,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乃至太平洋战争之时,临江就是重要的军事原料供给地,工业设施完备,也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最后,日本自从日俄战争结束后就开始在临江地区渗透势力,至“移都”之时已经有将近40年的时间,统治基础稳固,地方行政和军事体系完备,并建有稳固的军事设施,从军事上看临江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本侵略战争节节溃败,溥仪深信日本关东军可保其安全。1945年8月13日溥仪及其眷属和伪大臣等便按照关东军的安排乘专列逃到临江大栗子,而此处就成了溥仪及其伪大臣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斯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由其一手制造的伪满洲国也随之垮台,溥仪的“皇帝梦”彻底被击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由张景惠主持伪满重臣会议达成了三项决议:一、18日由伪满皇帝发表《退位诏书》:二、伪满皇帝退位后赴日本;三、伪满洲国解体,政权暂时由治安维持会接手。下图为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8日凌晨,在伪满时期大栗子沟铁矿技工培养所里,溥仪打开《退位诏书》,脸色有些发红,在群臣的注视下宣读了《退位诏书》宣布“退位”,标志着伪满洲国的正式终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溥仪换上他的蓝色西服,按照日本人事先的承诺,连夜和吉冈安直、桥本虎之助及弟弟溥杰、妹夫、侄子等几个亲信一起由大栗子登上火车,8月19日晨到达通化,下车后即直奔机场准备逃往日本,不料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获后押往苏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溥仪虽然在临江大栗子只停留了短暂的6天,但是临江大栗子是其人生的转折点:这里结束了他的复辟幻想和傀儡生涯,成了他“皇帝梦碎“之地,也是他和亲人的离散之地,更是中华瑰宝的散供之地。伪满洲国始建于长春,终止于临江大栗子,这是一段惨痛耻辱的历史,这段历史已成为溥仪研究、伪满洲国史研究、抗日战争史研究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当年溥仪宣读《退位诏书》的大栗子沟铁矿技工培养所。现在是关于上述历史的展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11点左右当我们参观完展览准备离开走向大门时,有一位看似工作人员的人似乎是在问我们是不是要出去。得知我们要出去后,工作人员又随我们走向大门并打开已经锁上的门锁。原来这里11:30开始午休,11点就闭门谢客了(还在里面的人可以继续参观)。想去参观的人在安排行程时对此要特别注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伪满皇帝溥仪行宫”我们继续前往下一站,并在上午11:30左右到达了“铜矿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铜矿并非是中国的铜矿,而是位于鸭绿江对岸朝鲜一侧的铜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8年3月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在视察中江郡时,得知鸭绿江对面的中国临江大栗子有铁矿,便指示朝鲜境内的技术人员在临江对岸的朝鲜一侧进行探矿,结果探出铜矿,其储量为亚洲第二大露天铜矿,取名为三月五日青年矿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4年铜矿投产。矿山设备由沈阳机械厂进行制造、安装和调试,年产铜精矿16200吨,可开采量100万吨。矿山现(注:不知“现”指的是哪一年)有职工2600名,人口13600多人,矿区高层建筑为办公楼和宾馆,排列整齐的房舍为矿区统一建设的公寓和公有住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侧土堆为采矿区。工人将矿石采出后经由山体下方传送带运往选矿区、洗矿区、加工区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靠近山体的大字写着:我的祖国最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间竖直的为永生塔。据说这里夜晚有霓虹灯在闪烁,我们没有在此停留太久,不能确认此事的真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铜矿观景台后我们继续沿着331国道前往集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12:10左右到达了不得不离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施工而封闭的一段</span>331国道转走036乡道的岔路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恰好也是鸭绿江的一个大转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手机拍不出这个大转弯的气势。从下面这个地图截屏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大转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这个岔路口我们开始进入036乡道接085县道(下图红圈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导航地图上提醒有几处“会车困难”,但以前我们在其它地方也遇到过标记“会车困难”的路段,感觉实际上并不太困难,所以并没有把这当回事。一开始的路面状况还可以接受。越往前开路况越差,简单说,这段路是我开车20多年以来遇到的路况最差的路。相对来说,临江往集安方向的上坡段略好一些,基本是混凝土铺装路面,但是路窄、坡陡、弯急,路面质量尚可,还可以凭借速度冲坡。到达坡顶后的下坡段是非铺装路面,除了路窄、坡陡、弯急外还要加上剧烈的颠簸。从集安方向来的车为躲避上坡路上的大坑不能加速冲坡。所以如果从集安往临江方向走,如果导航地图上对应上图红圈处的位置显示下面这样的信息,如果是轿车或小排量的SUV,我强烈建议跳过这段路,走其它路去临江,甚至跳过临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3点左右途经青石镇。在这里停车打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左右我们到达了你好酒店集安市政府店。全天行驶了149公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办完入住手续后我们去参观了酒店附近的集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记得集安(原来叫“辑安”)曾经是志愿军第42军渡江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地方,原以为这个博物馆中会提到那段历史,到博物馆后发现这里目前只有“高句(gōu,音同“勾”)丽历史文物陈列”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句丽是活动于浑江流域和鸭绿江中游地区的古代民族,掘地为庐,捕鱼狩猎,繁衍生息。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高句丽人聚居区设置高句丽县,属中国汉代东北边疆四郡之一玄菟(tú,音同“图”)郡管辖。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余王子邹牟(朱蒙)在高句丽县内建立高句丽政权,最初定都在纥(hé)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成为汉唐时期辽东地区的民族政权。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今集安市国内城),筑尉那岩城(后称“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内保留着国内城、丸都山城遗址。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移都平壤(今朝鲜平壤)。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被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句丽历经705年,传28王,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在东北边疆历史发展中产生过重要影响。高句丽故地如今介于中国东北边疆与朝鲜北部之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集安博物馆的“高句丽历史文物陈列”展以中国集安境内高句丽时期历史文物和遗迹为主体,介绍高句丽起源、发展与消亡的历史,再现高句丽不同阶段的社会面貌,展示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层大厅正中摆放着出土于集安市麻线乡麻线村的高句丽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集安高句丽碑是由集安市麻线乡麻线村五组村民马绍彬在麻线河挖取石块时发现的。石碑由一整块花岗岩加工而成,碑体上部窄,下部宽,右上角有缺损,底部中间有榫头,原应有碑座。碑身正反两面经过精细加工,平整光滑。正面上半部碑文磨蚀严重,下半部碑文较清晰,现可辨识150余字。反面似被人为损毁,仅中部可见一行字,字划残缺,难以辨识。碑身左右两侧亦经过加工,但未发现字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碑残高173厘米,宽60.6~66.5厘米,厚12.5~21厘米,重量为464.5干克。正面阴刻碑文,汉字隶书,共10行。自右而左坚书,前9行每行22字,最后一行20字,共218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集安高句丽碑主要是针对高句丽陵墓烟户被买卖的问题重申律令,禁止买卖,刊石立碑。碑文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内容:邹牟王开创高句丽基业,诸王传承;第二部分内容:高句丽王陵有一定数量的守墓烟户“四时祭祀”,但出现买卖烟户的情况;第三部分內容:追述先王功勋,修墓立碑,铭刻20名烟户头的名字,以示后世;第四部分内容:规定不得买卖烟户和买卖烟户将治罪的守墓烟户制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句丽碑的碑文与好太王碑可相互印征,对于研究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饭后到市政府前至鸭绿江边的“大吉他主题广场”散步,恰巧遇到网红歌手吕媛儿在现场唱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大吉他主题广场”走到鸭绿江边就是鸭绿江国境旅游区观景台。在这里可以看到滔滔的鸭绿江水和对面的朝鲜。我们到达的四天前这里的江水曾经因近期的大雨漫上了视频中出现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以上视频拍摄点在地图上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一个拍摄点西侧的另一段江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集安是一座让人感到很舒适的城市,即使不为走331国道也可以在这里小住几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