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关吃浑锅

语林

<p class="ql-block">随想随笔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242</p><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关吃浑锅</p><p class="ql-block">今天去山海关,领小葡萄和小如意看看天下第一关,顺便品尝一下山海关的浑锅。</p><p class="ql-block">山海关,岀东门就是大东北,岀西门就进入华北大平原即关内。山海关也称榆关,纳兰性德在《长相思》中写道: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就是写的满人进军山海关时的情形。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在山与海之间,形成天然的拒敌屏障,有着一夫把关的优势,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这也精准概括了其‘扼两京(北京、沈阳)、镇长城’的双重属性。山海关又是长城最东端的第一关,故名“天下第一关”。</p><p class="ql-block">我领着俩个小美女,从西门入关,西门上挂有“迎恩楼”碑匾,城门楼城墙上有石刻“山海关”三个大字。从西门沿着西大街一直朝东行,先到城中鼓楼。鼓楼是古城的中心,为二层建筑,底层为十字形四孔方台,连通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顶层融合钟楼、鼓楼与文昌殿,形成“三体合一”的罕见布局。从鼓楼继续沿东大街行走百余米,便到了“镇东楼”即东门。现在东门是收费的“天下第一关”景区,游人是需要购票才能进入的。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是半价,每人为25元,我们购票进入。进入景区,绕过屏幕,才能看到东门城楼,景区设置屏幕主要是不让景区外的人看见“天下第一关”的雄姿,看来景区的管理者在“防偷窥”上花了好多心思、费了好大劲,显现岀景区管理者的格局很有限。进入开阔的广场,第一眼就看到了城楼上挂着著名的“天下第一关”牌匾,这就是山海关的东门,出此门便是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平原了。</p><p class="ql-block">转了山海关的东西门和鼓楼,走过了东、西大街,中午时分来到东门北侧的上关多尔浑锅店就餐。以前来过几次山海关,中午都是吃四条包子,这次来,提前在美团上团了上关多尔浑锅,据网上介绍,山海关浑锅属它们家排名第一。我们团购的套餐是168的新派浑锅2人餐,凉菜有大拌菜、炸千子,配菜有娃娃菜、金针菇,主食有2个麻酱烧饼。套餐之外我另外买了一碗大米,为的是吃浑锅。</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吃浑锅,这才知道,原来浑锅就是东北酸菜与海带构成汤底基础,形成“山珍海味一锅煮”的什锦火锅。从色上看,汤色浊;从嗅觉上闻,欠浓香;从味道上尝,酸味重;从形态上看,一锅炖,缺美感,直白地说就是慢火炖的大锅菜。幸亏点了一碗米,不然这浑锅真难以下咽。反正,这浑锅吃的我胃酸想呕,我用茶水和大米才压住反胃,以后是不会再吃这种饭了,在“天下第一关”让我吃到平生最不合口味的火锅。浑锅让我有些失望,但绝非无一是处,客观地讲,这家店的环境、服务热情,还有芝麻烧饼还是值得称道的,尤其芝麻烧饼,外酥内软,芝麻的香气和麻酱的味道浓郁地道,比我常吃的鸿宾楼烧饼好吃许多,感觉这烧饼才是这家店的招牌特色小吃。</p><p class="ql-block">吃特色美食,就是在一筷一勺间,品味当地的一城一味独特风情。这一餐,虽然未能满足舌尖的快感,却从品尝当地名吃中,感受到满汉饮食文化在浑锅中的相互渗透和融和,也感受到浑锅的那份独特的烟火气息只是属于山海关的唯一,这就是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一方风情吧。</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西门</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天下第一关景区</p> <p class="ql-block">上关多尔浑锅天下第一关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