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人类饮食文化的璀璨星河中,面包,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其光芒穿越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悄然成为我生活中温暖而深刻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我,生活在宁静祥和的乡村,父亲在百里之外的县城工作,每月仅有寥寥几次的归家。他的归来,就如同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投入了一粒惊喜的石子,泛起层层欢乐的涟漪,而面包,便是那涟漪中最动人的波光。</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父亲提着一个略显陈旧的纸袋走进家门。那纸袋里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还未打开,一股浓郁而诱人的面包香味便扑鼻而来,瞬间将我紧紧包围。我迫不及待地冲过去,眼中满是期待。当纸袋缓缓打开,一袋松软的金黄色面包映入眼帘,它们表面泛着诱人的光泽,轻轻一按,便能感受到那细腻的柔软与弹性,仿佛在诉说着美味的故事。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面包,如同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物,生怕它有一丝一毫的损伤。</p> <p class="ql-block"> 我拿着面包,蹦蹦跳跳地去找小伙伴们玩耍。一路上,面包的香气如同无形的丝线,引得小伙伴们像一群嗅到香气的小馋猫,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有的拉着我的衣角,用稚嫩的声音央求道:“给我吃一口吧,就一口。”那声音带着无尽的期待,让人不忍拒绝;有的则眨巴着小眼睛,讨好地说:“你真好,以后我有什么好吃的都分给你。”那模样乖巧又可爱。</p> <p class="ql-block"> 看着他们那可怜巴巴的模样,我心里很是得意。最终,我将面包掰成小块,分给了大家。小伙伴们接过面包,如同得到了世间最珍贵的美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仅仅来自于分享美食,更来自于被小伙伴们的需要和羡慕的感觉,仿佛自己成了他们心中的小英雄。</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之后,母亲看着我空空的双手,笑着问道:“面包是不是都被人家给糊弄走了?”我憨憨地笑着,不说话。</p><p class="ql-block"> 母亲轻轻点了点我的额头,嗔怪道:“瞅你那傻样,一点心眼儿都不长。”</p><p class="ql-block"> 我则在心里暗暗反驳:“哼,我才不傻呢!”小伙伴们想尽办法讨得了面包,而我却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众星捧月般的得意,以及分享带来的掌控全局般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忽然觉得,掰开面包的瞬间,手里握着的不是食物,而是整个灿烂的夏天。或许,正是这份被需要、被重视的独特体验,这份源自给予和联结的内心满足,悄然滋养着,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自信和勇敢的种子,让我在日后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p> <p class="ql-block"> 这份源自面包的温暖与力量,并非我独享的记忆。回望历史长河,这看似平凡的食物,竟无数次成为撬动时代齿轮的关键支点,承载着民族的悲欢与命运的抉择。</p> <p class="ql-block"> 在法国大革命的烽火岁月中,面包成为点燃革命导火索的关键因素。18世纪末,法国农业歉收,苛税如影随形,面包价格一路飙升。百姓们食不果腹,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每一块面包都成了他们生存的希望,却又遥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 1789年10月,巴黎的妇女们再也忍受不了饥饿的折磨,她们举着“要面包!”的标语,如潮水般涌向凡尔赛宫。那呐喊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怒、对生存权利的强烈渴望化作利刃,斩断束缚他们的枷锁。最终,这场以面包为导火索、由巴黎妇女主导的向凡尔赛进军的重大事件,迫使路易十六返回巴黎,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关键转折点。面包,就这样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改写了法国的历史进程,让世界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底层民众为生存而抗争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成立初期,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城市中实行严格的面包配给制,成年人每周仅能获得约二公斤含大量麸皮、口感粗糙的黑面包,这样的面包,味同嚼蜡,实在令人难以下咽。工人们为了购买面包,经常需要排起长长的队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忍受着寒冷和饥饿的煎熬。每一块粗糙的黑面包,都是对生存的顽强坚持,也蕴含着对“面包会有的”那份承诺的无声期盼。</p> <p class="ql-block"> 犹记得,电影《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的一句话:“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简单的话语,犹如暗夜中的明灯,给予人们无尽的希望与力量。它让人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未来的生活就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面包,在前苏联的历史中,成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的缩影,见证了这个国家从困境中挣扎、崛起的艰难历程。</p> <p class="ql-block"> 面包的重量,不仅在于它曾点燃革命的烽火或支撑起艰难岁月中的希望,更在于它早已融入人类文明的肌理,成为不同文化中传递情感、寄托信仰的独特符号。</p> <p class="ql-block"> 在古埃及,面包被视为“生命的延续”。考古发现,古埃及墓穴中常常陪葬着面包模型。在古埃及人的信仰里,面包不仅仅是现世的生存基础,更是死后进入天堂的“通行证”。他们相信,面包能够提供“永恒的食物”,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衣食无忧,免受饥饿之苦。这一习俗深刻地反映出古埃及人对生死轮回的坚定信仰,对永恒生命的追求,以及面包在他们宗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在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因偷一块面包而被判十九年徒刑,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不公。一块面包对于穷人来说是生存的希望,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却成为了他们陷入困境的导火索。而冉·阿让出狱后,通过帮助他人,完成了灵魂的救赎,这也让我们看到,面包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物质需求,更是人性中善良与救赎的象征。它让我们思考,在社会的底层,人们为了基本的生存而挣扎,同时也展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绽放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 如今,面包正以全新的方式,续写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在麦香交织的画卷里,全麦面包如大地般厚实,散发着淳朴的麦香,仿佛带着田野的清新与自然;酸种面包像时间的悄悄话,飘着发酵的微酸,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韵味;黑麦面包似北欧森林的秘语者,凝结着霜雪意志,弥散着坚韧与独特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在面包店的橱窗前驻足,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面包,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在那片充满欢乐与温暖的乡村土地上,与小伙伴们分享面包的快乐场景;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长河中,面包引发的社会变革,见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仿佛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不同文化中面包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寓意。</p> <p class="ql-block"> 如今,外出旅游时,我常常会品尝面包夹着香肠的简单美味。那熟悉的香气在口中散开,仿佛将我带回了那段充满温情与回忆的岁月,让我在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面包,这小小的食物,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穿越童年的记忆,跨越历史的沧桑变迁,连接起不同的文化与情感。它不仅温暖着我的味蕾,更在时光的长河中刻下深深的涟漪,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寻温暖与希望,向着未来坚定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