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文老师队暑期西北避暑游- D20

一水

<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探保畅游的一天,先后游览:</p><p class="ql-block">1.浑源大云寺(辽金风格建筑,明代壁画,第五批国保)、</p><p class="ql-block">2.律吕神祠(元代建筑和壁画,第七批国保)、</p><p class="ql-block">3.栗毓美墓(精美的汉白玉石刻,第六批国保)、</p><p class="ql-block">4.永安禅寺(元代遗构,第五批国保)、</p><p class="ql-block">5.圆恩寺砖塔(建于金代、第七批国保)、</p><p class="ql-block">6.浑源历史文化展示馆、</p><p class="ql-block">7.浑源州署</p><p class="ql-block">8.浑源文庙(明清遗构山西保存最完整的文庙之一,第七批国保)。</p> <p class="ql-block">浑源大云寺(又名荆庄大云寺)位于浑源县城西南10公里处龙山脚下荆庄村。始建于北魏时期。</p><p class="ql-block">大云寺原为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与大多数寺院一样,大云寺的主殿有金刚殿(山门)、天王殿(过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厢房等。它们高低错落又疏密有致地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近千年以来,寺院历经沧桑,几迭兴衰,屡遭舛运,现仅存大雄宝殿一座。其它建筑先后被毁。解放以来,因县供销社一直占用大雄宝殿作为库房使用,故而不塌不漏地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庙门铁将军把门没能看到壁画有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这是关王庙旁边、没人管理的娘娘庙的大门。看这繁杂的装饰就知不是古建。</p> <p class="ql-block">律吕神祠。</p><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的是律吕神祠不对外开放,霞客刘通过墙上贴的闭馆通知找到神祠负责人,说我们老人慕名而来想看看,负责人回复:神祠暂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游客不能进入参观。就这样被负责人拒绝了,有些失望。</p> 站在远远的地方费劲吧啦地拍了一张“全景照”。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律吕神祠附近的湿地正盛开着大片的莲花。</p> 栗毓美墓,位于山西浑源县城东门外,为清道光年间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墓。为表彰他的治河之功,清道光皇帝在他死后追赠其太子太保衔,敕建坟墓。 该墓规制级别极高,参照皇陵级别建造,陵园的石雕极为精巧,均使用汉白玉,而且是由爱国大臣林则徐撰写墓志。称赞他“帝任之专,公肩之力。财殚牵茭,虑枕炼墼。五载试行,厥功已丰。” 浑源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主殿传法正宗殿为元延佑二年(1315)原构建筑。 传法正宗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平面长方形,前设月台、石阶,采用传统的木骨与斗栱相结合的建筑手法,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殿顶中部以黄色琉璃瓦覆盖。檐下明间、次间均安装有隔扇门,下面左右两端“庄严”两个大字。殿内支柱排列沿袭金代做法,减去前槽金柱,扩展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殿内明间梁架间有雕的天宫楼阁和天花藻井。 殿内满堂水陆画、建筑彩画及殿顶藻井且异常精美。尤其是传法正宗殿正殿北壁(后壁)门两侧十大明王彩绘更是精美绝伦。<div>红发六臂撕面皮露出佛面的大威德不动尊明王(毗卢遮那佛的变化身)。</div> 左侧大威德焰发德迦明王(观音菩萨变化身)坐骑白狮的眼睛用云母颜料绘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其颜色会觉得不同。 殿顶正脊上琉璃武士。 现在进入镜头的是圆觉寺塔,全称为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俗称小寺塔,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圆觉寺中,是金代的古建筑遗址。 圆觉寺塔塔高九层,实心砖塔,通高约20米,密檐栱拱,通体砖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整个浑源圆觉寺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div>塔身刻乐舞、猛兽图案,塔顶置莲花铁刹,顶端立铁铸翔凤(相乌)一尊,可随风旋转辨识风向。</div> 我们看到塔身有一块嵌入式碑,由于年代久远,具体内容看不清楚。 浑源历史文化展览馆 浑源州署 浑源文庙大成殿始建于辽,现存为明清建筑。<div>大成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div><div>大殿前左右有两棵大树遮挡无法拍到大成殿全景,就到大殿的后面拍了一张全景照。</div> 大殿檐下的彩画。 浑源钟楼,夜晚的钟楼在灯光的照射下很是漂亮。 浑源古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