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梦华:古代科技的高峰(6)科技著作大量涌现(续)

长岛歌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诫与《营造法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南北宋朝,除了私人的科技著作外,宋廷还组织人力编纂了不少科技著作,作为国家标准。除军事方面的《武经总要》《军器法式》外,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建筑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宫殿、衙署、庙宇被陆续建造出来。但在施工中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而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也往往肆意贪污,政府却无法监管。针对这种情况,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宋朝开始组织人力,编修了指导手册《营造法式》。但该书漏洞颇多,不能防止工程中的各种弊端。于是宋哲宗诏令李诫重新编修,并于1103年刊行全国,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营造法式》。</span></p> <p class="ql-block">李诫参阅了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在工匠中间流传的各工种的操作规程、技术要领以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并结合自己多年修建工程的经验,对各种建筑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p> <p class="ql-block">该书共分五个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考证了每一个建筑术语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和当时的通用名称以及书中所用正式名称。并明确了测定方向、水平、垂直的法则,广、厚、长等常用词的含义、计算工料的有关原则等。</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详述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设计规范,各种构件比例的的标准数据、施工方法和工序,用料额规格和配合成分,砖、瓦、琉璃的烧制方法等。</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规定了各工种的构件劳动定额和计算方法等。</p><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规定各工种的用料定额。</p><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是图样,包括当时的测量工具、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木作和彩画作的平面图、断面图、构件详图及各种雕饰和彩画图案。这是人们了解宋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钥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典籍,也是我国古代工匠的技术结晶,它全面反映了宋朝11世纪末到12世纪整个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建筑业劳动组合、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状况,具有很高的科学及史学价值。《营造法式》在南宋和元代均被重刊,直到明代还被用于指导建筑施工、至今仍受到世界建筑界的高度重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