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之旅

龙卷风雨

<p class="ql-block">昵称:龙卷风雨</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332196</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自从5月7日妈妈插着尿管出院后,我曾在网上预约燕尾帽专业护理上门服务护士于5月16日,6月15日两次上门服务为妈妈更换导尿管(一次上门的器材费加服务费336元)。在6月24日到28日期间,我发现尿袋里尿液颜色浑浊呈暗红色,之后又正常了。</p><p class="ql-block">7月1日燕尾帽护士第三次上门换尿管竟导出满满一袋褐色尿液,她告诉我妈妈可能是长期插导尿管后膀胱有感染,如果明天没有好转让我最好送她到医院泌尿科检查一下,住院打打消炎针治一治。</p><p class="ql-block">7月2日我观察了一天,尿液颜色依旧是暗红。</p> <p class="ql-block">7月3日上午9点我拨打了120。9:20分救护车把我妈妈送到医院抢救室。交费检查流程自不必说,新增加一个交费单由医保办先审核后交费的环节。随后泌尿科医生来会诊,他认为输液后尿管颜色已淡了不需要住院。我想不能就这样白跑一趟,坚持要求化验尿。</p><p class="ql-block">隔了半个多小时,取了化验单。我回抢救室的路上,看见前面有个提着行李的矮个子女人边走边东张西望,想起早上十点多,我曾托上次护理过妈妈的护工找个人来帮忙。十一点时我让护工联系的那人直接到抢救室来。这会儿快十二点了,算算时间人也该到了,于是我上前冒昧地问一句:"你是在找抢救室吗?"那女人忙说就是就是。终于接到了人。</p><p class="ql-block">领着曹护工,我们回到抢救室。医生告诉我泌尿科没有床位。中午,我让曹护工先去吃饭,我守着妈妈。下午上班后,抢救室医生联系了老年医学科,<span style="font-size:18px;">按尿路感染</span>安排我妈妈住进肾病科病房。进去后,乔医生把我叫到她办公室,把妈妈的病重通知书递给我。她说我妈妈严重营养不良,怀疑与肿瘤有关,<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天要一项一项去做检查</span>。我心想这俩医生对同一病情给出轻重不一的诊断,是医学判断的正常分歧吗?</p> <p class="ql-block">妈妈没有假牙,吃不了外面偏硬的饭菜,她住院期间的一日三餐就由我在家做好了送到病房。</p><p class="ql-block">7月4日,今早送饭,护工说妈妈昨夜拔了留置针、吸氧鼻导管及脉搏血氧仪探头。护士来输液重新扎针,扎了两次跑针,液体渗入了组织间隙,导致手臂出现肿胀,妈妈疼得哇哇叫,怪谁呀?那名护士只好叫来另一名护士,第三次穿刺准确刺入血管。11点,医生让我去送预约检查单到二楼B超室,每张上写好瘫痪病人床旁检查。</p><p class="ql-block">办好这些事情,我走出医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抬头蓝天白云那么美!忽听有人叫我,往旁边一看,</span>巧了,是前天上门服务的蓝尾帽护士,我们聊了几句,她很关心我妈妈,问了妈妈住院情况。</p> <p class="ql-block">7月5日,去医院时,护工说昨晚没用束缚带,而是缠医用胶带固定右手,才防止她拔留置针,白天改为戴防护手套。谁知下午送饭过来,我得到个不好的消息:妈妈趁护工上厕所,自己去掉手套拔了留置针。唉,明天又要重新扎针。老人血管脆弱很难穿刺,妈妈还总是不配合。她真是越老越糊涂,让人又心疼又烦恼。</p> <p class="ql-block">7月6日,早上到了医院,妈妈正睡觉。我叫醒她喂完饭,等到九点钟,护士端着盘子进来,照例给妈妈的右手扎针。护工提议换到妈妈的左手穿刺,这样她就没法拔留置针了。哈,这么简单的防拔针方法我怎么没想到呢?操作很顺利,穿刺一次成功,问题迎刃而解。输液由护工看护,我就往回走,绿荫遮蔽的街道让人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7月7日,早上送饭到医院时,护工说我妈血糖有点低。护工正喂饭时,医生来查房了。医生说如果没啥问题可以出院了,我问能看检查报告吗?她回答说中午十一点以后。今天来给妈妈做静脉注射的是一位男护士,真不多见。临走前我问妈妈中午想吃啥,她大声道:"吃肉!"没有时间去买肉做,我花二十元钱买了两个肉夹馍,挑出肉来拌米饭,中午送到病房,妈妈吃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7月8日,早上送饭,八点多刚到病房,男护士就来了。等他挂上吊瓶离开,我给妈妈喂了饭。不到九点医生来查房,对我说妈妈血糖低,营养不良还有感染,需做进一步治疗。唉,老人基础病多,难啊!等男护士来换第二瓶输液时,我才离开。又去超市买鸡翅根回家炖好,12点多送来,正赶上病友在吃饭,难得大家同时用餐。</p> <p class="ql-block">7月9日,早上我给妈妈送饭,让护工帮忙喂她。正巧接到妇科医生电话,说她要来给妈妈做检查。待她检查完离开,主治医生来查房,她说我妈妈血糖低要补充营养粉。最后我拿着医生开的检查单,去预约了检查,明早八点做核磁共振。12点半我送午饭到医院,对面老两口已经出院。真不习惯,空床上似乎还留着他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通过护工的叙述,我得知对面4床病友老两口中丈夫现年80岁(转业前为炮兵军官),妻子77岁。夫妇早年抱养的长女,过了两三年才生育次女。他们在长女13岁时告知其身世,长女还去生母店里帮忙。妻子患脑梗和肺炎,需长期透析,丈夫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照护耐心与细致,其长女坦言父亲照料水准甚至优于自己。</p> <p class="ql-block">7月10日,七点半赶到病房后,我叫来护士卸下妈妈身上的监护仪器,然后和护工一起把病床推到磁共振检查室。等待十几分钟到了八点,给妈妈更换专用转运床推进检查室,我们仨人把她抬上磁共振床。护工出去了,我留在里面照顾妈妈,抓住她的脚不让乱动。在磁共振的轰鸣声中给妈妈做完了检查,八点半回去饭还是暖的。</p> <p class="ql-block">7月11日,早上送饭,妈妈说不好吃,要吃馄饨。我答应她中午买了送来。护士交班后医生来查房,告诉我准备撤导尿管,在医院适应两天。中午我拿来碘伏消毒棉签和便盆交给护工,护工说下午两点撤导尿管。我送晚饭时,发现病房来了因腿肿住院的新病人。老太太的女儿很健谈,我们很快熟络起来,而保姆则在一旁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7月12日,早上送饭去医院,对面4床病人已经吃过了饭。家属帮她穿好衣服后,保姆用轮椅推着出去晒太阳。她女儿问了我妈的病情问了我年龄,说我和她妹妹同龄。男护士来输液,我妈问他什么时候能出院?男护士说你好好配合治疗,下星期就出院。妈妈很开心。这正是南丁格尔所说的"用真诚的爱抚平心灵创伤"的体现。</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的生日,没有妈妈的祝福。晚上回家后,我叫上曾姐一起去外面吃了顿饭,算是庆贺了。</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早上我到病房,妈妈一见我就带着哭腔:"你可来啦。"我看她没盖被子正想帮盖,护工进来说我妈闹了一晚要出院,今早又要起床下地,不让盖被子。我劝了半天妈妈还掀被子。待我送午饭来,妈妈不让我走,要跟我一起回家。我说了几句,妈妈就骂我混蛋。唉,老人都任性!4床的老人多次把女儿手臂掐出淤青,难为她女儿还是那么贴心、尽心、暖心!</p> <p class="ql-block">7月14日,早上医生来查房,她说我妈妈病情好转,把针打完今天就可以出院。妈妈情绪稳定,不像前两天那么亢奋。倒是对面那老太太听到了,拉着床架子坐起来吵嚷要出院。中午送饭过来我留在医院睡了一觉,下午两点半起来找医生开出院证,去办出院手续。这次住院基金支付总额8299.86元,个人现金支付金额1411.76元。</p><p class="ql-block">下午快四点了,我与护工结清费用,住院十二天共计2760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后我拨</span>打了120,对方回答现在没车,几时过来不能保证。护工帮忙联系了私人车。本来费用是180元送到家,一听说没电梯要把病人抬到三层,司机就要增加上楼费60元,最终我们以240元达成协议。</p><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坐上车回家,护工帮忙把妈妈的住院物品拿上楼后,随车去了红会医院。</p><p class="ql-block">"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妈妈住院的十一天里,我从对面4床两位家属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一位丈夫长年照顾透析妻子的恒心,一位女儿默默忍受母亲掐拧所致淤青的耐心。我要以他们为榜样,献给妈妈更多的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