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4日上午十点出发。<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巴楚县12公里我们</span>来到巴楚红海景区的游客中心。中心内工作人员非常热情,让我们把司机师傅叫来,在沙盘前她给师傅指路。原来这游客中心到景区大门又难找又远,要穿过村庄和3∽4公里的路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 巴楚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三岔口,胡杨林发源地。一头连着中原长安,一头连着喀什,一头连着于阗。胡杨古道,擎得起秦时明月汉时关,相伴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激昂着大漠豪情三千年。</p> <p class="ql-block"> 穿过村庄,沿喀什河边前行。路边的草亭,别有风味。</p> <p class="ql-block"> 曲里拐弯的,总算来到景区大门口。巴楚县在唐朝称“尉头洲”,是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景区大门复原唐代尉头洲城防体系。这是个4A景区。</p> <p class="ql-block"> 景区位于巴楚县阿纳库勒乡,总面积148平方千米,主要由民俗文化村、喀什河丝路古道、金色胡杨岛、红海湾水上乐园和红海湿地公园五个景观区组成,是集湖泊、河流、草原、湿地、戈壁、胡扬林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区。</p> <p class="ql-block"> 古时的驼队穿行在胡杨古道中,漫步于十里亭间。烽燧亭台,演绎着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丝路传奇。</p> <p class="ql-block"> 高台上是个鎏金的沙漏,流淌着历史的岁月沧桑;下面有个敲锣人,想敲出百姓的财兴运来。</p> <p class="ql-block"> 巴楚红海景区之所以被称为“红海”,有三个“红”元素。每年7∽10月,景区内生长着大量这种红棕色枝条的红柳会盛开出粉红色的小花,形成一片如梦似幻的粉色花海,这就是其中一红。我们六月下旬到此已见花开。</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红海景区的水域(尤其是红海水库)在夏季会因一种特殊的红色水草(可能是翅碱蓬草或其他藻类)而呈现红彤彤的景象,成为景区的又一红。该湿地栖息着白鹳、黑鹳等30余种候鸟,夏秋季节形成生态观测热点。这次我们没去湿地。</p> <p class="ql-block"> 这个景区很大,只能坐景区观光车浏览。这是房车、自驾车、露营的营地。</p> <p class="ql-block"> 胡杨古道路边的草亭。景区还有一红是纪念红海水库的建设者李云扬。20世纪50年代,巴楚县时任县长李云扬带领群众历时8年修建了红海水库,解决了当地的饮水难题。为纪念这一壮举,景区内设立了李云扬纪念馆,并因此得名“红海”。</p> <p class="ql-block"> 河道旁的胡杨林郁郁葱葱。观光车带着我们在胡杨林中穿梭,这个景点主要是胡杨林的天下,9∽11月是旺季。</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了一座木结构的“瞭望塔”,观光车在下面等我们。</p> <p class="ql-block"> 这316万亩原始胡杨林是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远眺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向人们展示着胡杨那种磅礴向上的气势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只有秋末层林尽染时,那大自然的壮美才让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景区中有大片水域,其实就是红海水库,库容量为7200万立方米,面积34.26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杭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 前面这片三面环水的小岛就是核心景点金色胡杨岛,岛里有许多游玩设施和小木屋,秋季可呈现“水波映金叶”的独特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红海水上乐园设有划船游览项目,木桥连接水域形成“江南水乡”韵味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丝路第一馕坑”,因其巨大的规模(高12米,直径9米)和独特的烧烤技艺,已成为标志性景点。通常在每年10月巴楚县胡杨文化旅游节会烤制整峰骆驼、牦牛和全羊,形成壮观的美食盛宴。如2024年的活动中,该馕坑一次性烤制了450公斤的骆驼、400公斤的牦牛和10只羊。</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内民俗村广场上的艺术剧院,墙前一群艺人雕像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民俗村内的驼鸟养殖场和观赏园。</p> <p class="ql-block"> 无边无际的胡杨林,这是秋季观赏胡杨的好去处。胡杨用它生生死死“三个千年”,展现出它整个生命过程中独特的魅力,留下的却是凝重、苍凉和悲壮。我总觉得此处的胡杨林不如额济纳的胡杨林那么高大粗壮、树枝遒劲、枝繁叶茂和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 每日12:00举行歌舞开城仪式。这次南疆行让我真正看到新疆人能歌善舞的一面,怪不得歌王王洛宾、歌手刀郎等都出自新疆,因这是片歌舞的世界。大门右侧有几位乐器伴奏者和演唱者,部分歌舞是他们伴唱的。</p> <p class="ql-block"> 演出前,一位乐器伴奏者用鞭子打“陀螺”,顿时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p> <p class="ql-block"> 新疆歌舞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热情奔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是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维族“十二木卡姆”<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东方音乐明珠,</span>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古典套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西热甫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间歌舞聚会和</span>娱乐形式,包含歌舞、游戏、即兴表演。</p> <p class="ql-block"> 女演员服饰色彩艳丽,舞蹈肢体语言丰富,手势动作灵活(如绕腕、挑指),眼神和面部表情极具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男演员舞姿粗犷豪放,节奏欢快。我发现两次舞者的帽子不同,这里是“瓜皮帽”,刀郎部落是“筒状帽”。瓜皮帽多为日常便帽,夏季佩戴凉爽,部分高档款式(如羔皮帽)象征财富,曾是贵族和富商的标志;筒状帽则更具宗教神圣性、传统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红衣舞女是核心演员,长相就象西域人。她的舞姿热情奔放,动作幅度大,如旋转、移颈(摇头)等,把新疆舞蹈的节奏鲜明、舞姿妙曼等特点展示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新疆歌舞是民族情感和历史的载体,其情感的炽热、富有活力与独特性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据说姑娘们可梳许多辫子,结婚后只能梳2条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红衣舞者头顶一叠碗在高台上表演,景区游览也在这开城仪式的歌舞中结束。红海景区有丝绸之路的古老文明、沙漠之绿洲,但更是胡杨之故乡,是秋季旅游原生态胡杨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30我们向喀什进发。巴楚距喀什有27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高速,下午二点半到了喀什北高速收费站。喀什是中国最西端的城市,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红其拉甫口岸更是连接南亚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 喀什地区辖县级市,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南疆城市群区域中心。总面积1528.84平方千米,喀什市常住人口约70万人。</p> <p class="ql-block"> 中饭后我们先浏览了香妃园。门口此石来自天山,石头前端高1.734米,与香妃出生1734年相吻合;中端最高为1.788米,与香妃去世1788年相吻合;“香”字顶端距地面1.670米,与该园建于1670年相吻合,该石长5.4米,与香妃在世54年相吻合。天来之石,只为香妃所成,故称“香妃石”。</p> <p class="ql-block">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这句话概括了喀什在新疆乃至中国西部独特的文化地位和旅游价值。喀什在中国最西端,与三个国家接壤,具有地理位置的“终极感”;二千多年历史的喀什古城是维吾尔文化的活态博物馆;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喀拉库勒湖等极致的自然景观;丝绸之路的千年记忆与多元的文明碰撞等,使喀什成为新疆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地标。这里不仅能满足游客对“西域”的所有想象,更是理解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把钥匙。</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导览图。我们还是请了景区讲解员。香妃园位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的浩罕乡艾孜热特村,占地300余亩,核心建筑香妃墓始建于1640年。4A级景区,有20余处文化展示项目。</p> <p class="ql-block"> 香妃园中的百米浮雕墙,是景区内一处重要的文化展示区。上面共有16幅连续的浮雕画面,生动描绘了香妃身世、守土有功、进京领赏、入宫封妃、与乾隆皇帝在宫中的爱情生活以及去世后等重要历史事件、生平故事和传奇经历。</p> <p class="ql-block"> 浮雕采用白色石材雕刻,具有鲜明的伊斯兰和中亚艺术风格,线条流畅,细节丰富,充分展现了精美的浮雕艺术,也体现喀什作为多民族交融之地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女子-容妃。相传这“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故称“香妃”。</p> <p class="ql-block"> 这两棵相拥而生的250多年古树,<span style="font-size:18px;">常被游客视为浪漫的“爱情打卡地”。</span>白杨树高大挺拔,象征乾隆皇帝的威严;榆树柔和谦逊,象征香妃的温婉品格。两棵树自然生长,却紧密相依,被视为“民族团结”和“爱情忠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这是陶缸长廊。喀什的天气是真热,讲解员带我们尽量走阴凉地。</p> <p class="ql-block"> 陶缸长廊内的游客休息处,装饰了许多美丽的蝴蝶。北方的天气是干热,太阳低下晒死,树荫下就凉快多了。</p> <p class="ql-block"> 香妃园中的宝月楼是一座仿古建筑,采用古典木结构设计,面阔七间,共三层,融合了中原与伊斯兰建筑元素。内部装饰精美,设有书房、衣帽间、婚房、浴室等;并陈列清代服饰、蜡像,旨在还原清代乾隆时期的历史风貌,展现香妃(容妃)的在宫廷中的生活场景。(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宝月楼下的木雕长廊,雕琢精美,大气典雅。</p> <p class="ql-block"> 这是浴室,门口摆了一长排的香料,讲解员说香妃的体香与沐浴浸泡这些香料有关。香妃23岁踏上和亲之路,历经三年的长途跋涉,从西域来到京城。由于西域常年食用牛羊肉,香妃担心乾隆皇帝会因此嫌弃她,于是她一路用沙枣花和各种香料泡澡,甚至口服麝香。正因她体内有麝香等香科,她虽得到了乾隆的宠爱,却未能育有子嗣。</p> <p class="ql-block"> 这是婚房。香妃即容妃,是乾隆唯一的维族妃子,原名伊帕尔罕(意为“香”),但“体有异香”可能是后世演绎。若想探寻真实历史需结合史料,区分传说与史实。</p> <p class="ql-block"> 夫妻俩在炕上盘腿而坐,亲切交谈,生活气息浓郁。</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宝月楼中的会客厅。精美的木雕、壁画、地毯等,使客厅古色古香又雍容华贵。</p> <p class="ql-block"> 香妃的祷告室,穹顶是融合伊斯兰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游完宝月楼,我们来到闻香亭。相传香妃(伊帕尔罕)因身上带有沙枣花的天然体香而得名,而她常在闻香亭跳舞,舞姿优美,引得百花盛开、蝴蝶纷飞,因此得名“闻香亭”。<span style="font-size:18px;">亭子的设计融合了维族传统风格,</span>富有诗意的环境,为拍照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条木长廊,讲解员告诉我们两侧都是无花果,我们仿佛进入了百果园。</p> <p class="ql-block"> 又进入了一条葡萄长廊,木架上挂滿了一串串尚未成熟的葡萄。</p> <p class="ql-block"> 这是香妃园内的核心历史建筑,称“阿巴和加麻扎”(又称阿帕克霍加墓等,俗称“和卓坟”)家族的墓地,始建于1640年前后,葬有该家族及其后裔共5代72人,现存58座坟茔。因相传乾隆皇帝的香妃(伊帕尔罕)葬于此,该陵墓逐渐以“香妃墓”闻名,但据考证,香妃实际葬于河北清东陵,此处可能是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这座陵墓呈长方形,高26米,穹顶直径达17米,无梁柱支撑,全部以绿色琉璃砖贴面,并镶嵌黄、蓝色花纹瓷砖,富丽堂皇;四角各有一座砖砌圆柱形邦克楼(宣礼塔)。墓室内有半人高的平台,排列着琉璃砖包砌的大大小小58座墓丘,香妃的衣冠冢位于东北角,覆盖蓝色玻璃砖和彩布。</p> <p class="ql-block"> 这是正门门楼,造型美观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有蓝底白花的琉璃砖,彩绘和砖雕图案极为精美,象征着阿帕克霍加家族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这是门楼的背面。门楼连接景区的前、后部分,它与高低礼拜寺相邻,后者是为死者净身、停尸及举行葬礼仪式用的,而门楼则作为陵墓群的庄严入口。 </p> <p class="ql-block"> 高低礼拜寺始建于1873年。由两部分组成,虽然面积不大,但建筑风格独特华丽,寺内木柱精雕细刻,天棚藻井式彩绘图案组合多变,色彩搭配和谐统一,堪称当地人们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新疆有2小时的时差,下午四点多在喀什相当于下午2点多,太阳正猛呢。讲解员带我们一直在凉棚中穿梭,小姑娘比我们还怕晒。😄</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喀什老巴扎”,这是景区内一个民俗文化体验区,展示了喀什传统集市(巴扎)的风貌,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维吾尔族的市井生活和传统手工艺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香妃展厅内我拍摄了这张香妃年轻时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 这张是香妃在宫内的真容照片。乾隆与香妃的故事就被赋予了民族团结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游完香妃园,我们晚上七点左右入住“金美伦酒店”。这个酒店距古城很近,有条小路直上城墙,只有三百多米远。</p> <p class="ql-block"> 在楼下东北人的饭店匆匆吃好晚饭,就去逛古城了。已是晚上八点,天还大亮。住的宾馆很好记,就在“昆仑塔”边第一家。</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小路,沿大路来到喀什古城的大门口。喀什古城景区就位于喀什市内,5A级景区。历经2000多年的风霜雪雨,成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标本和切片,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古丝绸之路文化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占地面积3.6平方千米,景区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尤木拉克协海尔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大茶壶旁就有一块标志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司机汪师傅再三告诉我们,进城门后往右拐。古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誉。总要来次喀什,总要看看古城。</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城门后右拐,来到这条“印象一条街”。这条路连接东门与耿恭祠,左侧沿途是商铺,右侧古城墙边全是各种各样的露天餐厅和酒吧;最终通向耿恭祠所在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 这是炭先生烤吧,各种吧台前都有驻唱歌手。</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一条街”是游客从东门进入后探索古城的主要路线之一。这是职业漫画家老华正在给游客作画。</p> <p class="ql-block"> 已是晚上八点半,这里才华灯初上。没隔多远,就有歌手在唱歌。旁边“丝路驿”是古城中的旅馆,上面住房阳台的木雕非常精美。住古城客栈都得自己拖行李,车子进不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古城回味”,上面是“古城客栈”,门口就是驻唱歌手。别说,这些歌手的唱功了得,时常让人驻足聆听或有种无名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 此处是网红打卡地,大家都会留影纪念;“我在喀什等你”,心里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金水池烧烤坊”前两位小姑娘跳起新疆舞。“生活除了诗和远方,还有吃鱼和撸串”,广告词写得也很有水准。</p> <p class="ql-block"> “主烤官”的驻唱歌手激情地唱着当地歌曲,路过的当地年轻人就随歌起舞。最有趣的是当地的小朋友闻歌起舞,跳得有模有样,我录了视频。</p> <p class="ql-block"> 此处城墙边有个楼梯下城墙,楼梯旁有“喀什印象”四个大字,游客们纷纷留影纪念。看,夕阳余晖照在对面街边楼房墙上,一片橙红色;这座高169米、共25层、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昆仑山雪莲花的昆仑塔,成为夕阳下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左侧是一排城墙,墙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露天吧台;右侧是现代化的城市街道。</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历史上曾被高大城墙环绕,20世纪30年代的记载描述其城墙高达10米,设有四座城门,具有典型的军事防御功能。如今仍保留了这部分城墙遗迹和城门(东门),承载了汉唐至清代的边疆治理史,是丝绸之路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故事餐吧”的舞台,“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就要喝到位”,上面客栈的客人就不知晚上要几点才能睡了。😆</p> <p class="ql-block"> 沿路下来,下面大都是各种吧店,门口都有驻唱歌手;上面大都是民宿。</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给人的印象太深了。都说是古城,可街上充滿着各种时尚、现代信息和幽默。看,墙边上挂着写滿字的条幅,边读边笑。(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这家餐厅在“耿恭祠”旁,占地算大了。</p> <p class="ql-block"> 耿恭祠位于古城东门附近的高坡上,是重要历史文化景点之一。《后汉书》记载,东汉西域戍校尉耿恭在疏勒(今喀什古城,是古疏勒国王城)城被匈奴大军困住,城外水源被截断,城内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危急之下,耿恭修整衣冠,跪拜苍天,拔出长剑,掘地三尺后,泉水喷涌而出。于是耿恭命将士把泉水从城头上泼下,匈奴人明白城中有水,以为有神相助,立即撤兵逃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疏勒拜泉退匈奴”的故事,这股清泉被誉为耿恭井,泉边这座寺庙也被称作耿恭祠。</p> <p class="ql-block"> 耿恭祠修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左宗棠手下大将刘锦堂坐镇喀什城,出于对耿恭的崇拜敬仰,即下令在这里修建了“耿恭祠”,并派专人看护进香,耿恭的故事也就广为流传开来。</p> <p class="ql-block"> 已晚上九点了,太阳仍未下山。喀什是中国日出日落最晚的城市。沿耿恭祠的阶梯下城墙,对面就是昆仑塔,离我们宾馆只有一街之隔,可当时不知。</p> <p class="ql-block">我又沿原路返回,多走好多冤枉路。</p> <p class="ql-block"> 越来越多的吧店开始营业,街上驻唱歌手也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 独唱、重唱、伴舞等,简直进入了歌舞的世界,让人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古城门只进不出,往前再走30米从另一边门出去。城门口外面正好是个十字路口,早上的开城门仪式迫使交通暂停。</p> <p class="ql-block">又来到喀什古城门口,仍是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 往回又走到耿恭祠旁,直线距离就隔一条大街,却被我绕了好几里路。</p> <p class="ql-block"> 耿恭祠边上的民居。去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就在对面。</p> <p class="ql-block"> 昆仑塔是2023年运营的喀什新地标,是集观光、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更成为这座丝路古城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象征。站在塔顶可远眺喀什古城的全貌,感受历史与现代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 晚上11点,老伴拍的昆仑塔。夜晚的昆仑塔会呈现变幻无穷、绚丽多彩的灯光表演,它的灯光秀与周边的城市灯光交相辉映,不愧是喀什的夜明珠。今天总算来到喀什,也算来到新疆了。😆😆😆</p> <p class="ql-block">巴楚红海景区开城门仪式歌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巴楚红海景区开城门仪式歌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开城门视频</p> <p class="ql-block">巴楚红海景区开城门仪式歌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巴楚红海景区开城门仪式歌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巴楚红海景区开城门仪式歌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金水池烧烤坊前歌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主烤官”前当地群众歌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主烤官”前小朋友歌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耿恭祠旁酒吧唱歌视频</p> <p class="ql-block">耿恭祠机器狗送饮料视频</p> <p class="ql-block">返回城门口的最后一位唱歌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