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傍晚下了一场大雨,雨过虽没风,但气温宜人。</p><p class="ql-block"> 野外的稻花香,已逐渐消失。零星的稻禾,还在展示盛夏的果实,等待收割机的轰鸣。现在多数是机械化了,一台收割机,一天的收割量相当于过去的数十个人力。回想起三十多年前,也有夜间去田地里收割稻谷的,主要是抢时间,台风前的闷热,在繁星点点的天空下,随着一排排稻禾的倒伏,垒成叉字型的一堆堆,几只青蛙鸣叫正欢,给寂静的夜晚带来了生气和欢快。不过多数是天未亮就去,先收割,等天亮再打稻谷,既充分利用夜里的凉爽,又能减少打稻谷的损失。</p><p class="ql-block"> 六月天确实很晒,但收获的喜悦,可以降低几分酷暑的难耐,如非必要,也不可能干到正午,因为还要将稻谷载回家里,那是饥饿与烈阳的双重煎熬。赶着太阳高挂,将载回的稻谷平摊晒在村里的水泥埕上,上午的任务才算完成。搞完这些,才轮到吃饭时间,起码要干上二三碗白米饭。村里的池塘,就是天然的避暑胜地,饭后的必备行程。如果没有雨水的造访,家里的红砖地板,终于可以承担午睡的凉爽,电风扇是舍不得开的。</p><p class="ql-block"> 午睡后的饮品,比现在任何一款饮料更解暑,那就是微凉的青草水,用口壶灌上两大杯,就收拾好家伙,再度出发稻田里。四点多的天时,说晒仍晒,不过有稻禾半遮着,那两大口壶的青草水,还能支撑不短的时间,虽然瞬间身上的长袖就可以拧出水来。</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山似乎矮了些,太阳下山晚了点,七点多回到家,还算早。最怕的是台风即将来临,稻谷才能收割,就没有中午歇息的概念,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漫天遍野都是人。浸泡了雨水的稻谷,用肥料袋装起来,起码要重上一半。肩膀上压上一袋,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水草茂盛的田径上,仿佛背负着洗脚上田的无限盼望,骤然觉得学业不是那么困难。</p><p class="ql-block"> 时光不经回忆,但岁月馈赠的一切,会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激励着朝向生活的美好。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会变成阅历,化作我们的智慧,让人生更加丰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