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自1907年(光绪三十二年)7月至1911年(宣统三年),孙中山多次授命其他革命同志,在全国各地发动起义,也曾从越南亲赴广西主持镇南关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的武昌起义成功。12月20日,孙中山从美国回到上海,同月28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p> <p class="ql-block">1912年1月1日上午10时,在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中,孙中山在南京前两江总督衙门的临时大总统府就职典礼中,宣誓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欢呼声是短暂的,就职后面临的现实是残酷的。</p> <p class="ql-block">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合影</p> <p class="ql-block">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用不了海关税收,政府的运转及军事费用无来源,社会、经济的政策法令无法落实,日常运转无财力保证。为维护正常运行,没收清政府官产,派国际借款有信用的陈锦涛到上海与西方各国接洽借款,抵押轮船招商局和汉冶萍公司资产借款,向私人借款和争取捐助,开展货币流通管理体制的改革筹措资金。</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与临时政府部份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为了维护正常运行,没收清政府官产;停止各地军政府发行公债;举借外债;抵押轮船招商局资产和汉冶萍公司借款;私人借款和捐助。1月8日,财政部发行军需公债1亿元,面值有5元、10元、100元、1000元,年息八厘。偿还期限六年。</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军需公债票伍圆</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军需公债票拾圆</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军需公债票壹佰圆</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办公室。孙先生在这里办公91天,殚精竭虑全力以赴解决临时政府的财政危机引发的生存危机。</p> <p class="ql-block">为筹集资金,开始改革货币制度,整顿货币流通秩序。元月29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宣布统一财政。财政总长陈锦涛向大总统呈文《条陈整顿币制本位计划并检呈币制纲要六条》,明确提出银本位不适用于中国,应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度。</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临时政府对各省呈文请求核准印铸货币一律不予照准。各地急需军用赈灾由财政部拨发公债票券。制止各地滥铸银元和铜元,确需发行要财政部批准。通电各省都督整顿官银钱号。暂时援用清末修律时制定的《大清新刑律》,公布《暂行新刑律》,确定伪造货币罪。明确江南造币厂应归财政部管理,临时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p> <p class="ql-block"> 南京总统府孙中山先生铜像</p> <p class="ql-block">1月31日,为应对日趋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财政部公告发行军用票——南京军用钞票,由财政部担保发行。分1元、5元两种,发行总额以100万元为限。自发行之日为始,三个月后,准持票到南京中国银行兑换通用银圆。纳捐上税一律照收,银行、钱庄、商店一律行使。</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临时政府军用钞票壹元</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为平息公众质疑,财政部感到军用钞票发行仅限于南京乃无法推行,故又印制新版军用钞票。第二版票面与第一版票面相似,名称改为中华民国军用钞票,没有涉及南京的内容,并将三个月后兑换改为凭票即付。财政部在上海中国银行附设军用钞票兑换处。</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临时政府军用钞票•第二版•壹元</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临时政府军用钞票•第二版•伍元</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陆军因为军费来源不足,存在严重的军饷问题,陆军部为应付经济困难, 1月发行陆军部军事用票,面值1元和5元。上端横书“军事用票”四字,中央有交叉的铁血十八星旗和五色旗,旗下是面值,左边直印陆军部发行,下有陆军部总长印章,右边直印中华民国元年元月日 。背面有中、英文两种文字的陆军部告示。既不限流通地区,也不限于军用,各省官用、公用、一切商业都可以流通。</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军事用票壹元</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军事用票伍元</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2月5日,在上海汉口路三号原大清银行旧址,设立中国银行。2月15日又在南京设立中国银行。此后,管辖的南方各省,先后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大清银行所有财产都由中国银行接收。由此,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管理下的商业银行。</p> <p class="ql-block"> 上海汉口路50号原大清银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 中国银行通用银圆券壹圆</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南京中国银行成立后,除发售军需公债、收兑军用钞票,自行印制发行中国银行南京银圆券,成为中华民国成立后最早自行印制并发行的国家银行钞票。面值有壹圆、伍圆两种面值,正面上有中国银行字样,下有横书通用银圆及直书面值,面值左右有凭票即付、执此为照字样,底边有南京地名,右边为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吉日,左边为中国银行发行。背面多为英文,日期为1912年2月10日。</p> <p class="ql-block"> 中国银行通用银圆券伍圆</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3月11日,财政总长陈锦涛呈大总统文—鼓铸纪念币一千万元获得批准。既是纪念中华民国开国,又是旧币到新币流通的过渡性货币,集纪念币与法定流通货币于一身。新的货币制度未能建立,先发行纪念币作为货币流通,也是切合实际的货币制度改革措施。</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金币壹圆</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银币壹圆</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金银币,正面中央为孙中山侧面肖像,边缘内上镌中文隶书体中华民国,下镌开国纪念币、左右有长枝花饰。背面中央为中文隶书体壹圆及五谷模型,体现孙中山劝农务本之意。环列英文中华民国、壹圆,左右分列五角星。直线边齿,重26.7克,直径39毫米,成色89%。</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铜币十文</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铜币五十文(试制币)</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时期货币》</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担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没有财政收入支持政府运行。短短三个月内,通过发行公债、政府军用钞票、成立中国银行发行货币、发行陆军部军事用票、改革货币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措施,筹措资金,尽管难以渡过财政危机,一系列措施可圈可点,难忍可贵,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留下宝贵的记录。</p><p class="ql-block">下篇:孙中山在海外发行的筹饷票币一一中国货币简史(112)</p><p class="ql-block"> 每月六期,逢5、10日发 </p><p class="ql-block"> 敬请指导,欢迎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