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路的情调

小乔的足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享有“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的平江路是苏州古城东北东北隅的一条历史老街,一条沿河的小路(平江河),如今这里已成为十分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堪称古城缩影,2023年11月11日,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荣获ITIA艾蒂亚颁发的第12届艾蒂亚奖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奖金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条平江路,却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展示区“中国昆曲博物馆”、还有省市级文物古迹100多处,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100多处古代城市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这里完好保存了宋代《平江图》所描绘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典型的江南水城风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篷船悠然穿梭,弄堂里评弹声声,尽显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作为大运河遗产活化利用的典范,漫步河畔的石板路,能很好地领略到江南文脉的传承和江南生活,特色客栈、艺术画廊、古琴会馆鳞次栉比,感觉不到浓重的商业味道,却能尽情享受江南情调。平江河还开通了拙政园、观前街、耦园的水上旅游线,让游客在“都市水巷”中感受独特的水乡情调。</p> <p class="ql-block">‌现在平江路的街巷格局可追溯至春秋吴国建都时期,南宋时已成为东城主干道。清乾隆年间始称“平江路”。建筑以粉墙黛瓦的明清民居为主,支巷如狮子寺巷、悬桥巷等保留历史名人故居,寒门出身的清代29岁状元( <span style="font-size:18px;">殿试一甲第一名)洪</span>钧与赛金花故居也在这里。‌‌洪钧曾出使俄、德、奥、荷四国,首创中国状元外交记录。丁香巷因戴望舒《雨巷》成为这里的文艺地标。</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小猫在屋顶上懒洋洋的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苏绣成为最好的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水巷小桥,写满了江南的温柔。走在平江路的青石板路上,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平江路就是这句诗的活化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