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住房子啦》G331—18 阿拉河里呐……給艮。

柳树林儿

<p class="ql-block">  郭颂的这首《乌苏里船歌》大家都会哼哼吧?寻觅他们的风俗,感悟他们的民情,了解他们的历史,去寻觅从“世俗到陌生”过程中一瞬间的“愉悦”,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  从坝上草原,到丹东“断桥”,近八千公里,草原上,没看见蒙古包;在尼尔基平原,没看见达斡尔人的“平顶土房”;在漠河,没见过鄂伦春人的“介型草房”,…,在赫泽乡,没见过“地窨子。不是人没了,而是有钱了,都住进房子里了。</p> <p class="ql-block">  “两山政策”以来,他们大都弃牧从农,弃猎植树,得到了“金”呀“银”呀的实惠。每个村或屯,红砖绿瓦房“井”字型排列,横竖的街道都以现代的词句命名。村民都穿着现代人的衣服,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人是哪个民族。</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冷不丁地可以看见现代人记录当年的雕塑,匾牌和陈列室。我特意参观了赫泽族的博物馆,他们的智慧和技艺,顺应自然,以求得生存和繁衍。</p><p class="ql-block"> 叹为观止,了不起啊,恶寒地带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这么精美的“桶”,竟然是用桦树皮做的。</p> <p class="ql-block">国家非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