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修道院公寓

雅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身处繁华的上海,寻觅一处静谧的居所,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气息。探索一下修道院公寓,这座公寓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融合了现代设计的时尚与舒适。在这里,你可以漫步于幽静的廊道,聆听历史的回声,也可以尽享现代生活的便捷与惬意。无论是品味历史的沧桑,还是感受现代生活的美好,修道院公寓都是不可多得的选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漫步于上海的街道,不时会被那隐藏在梧桐树影中的新奇发现所吸引。在复兴西路的幽深梧桐之间,又一座海派文化的崭新地标已然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历经89载岁月沉淀,一栋历史悠久的老宅在两年精心的建筑修缮后,如今免费向公众敞开大门,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修道院公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修道院公寓以其独特的西班牙风格以及梧桐树荫的映衬成趣,位于复兴西路与永福路交叉口。这幢白色小楼自建成以来,便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引人注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修道院公寓华丽转身,成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展示馆。修道院公寓,不仅保留了建筑的原有特色和历史韵味,还通过系统的展示,展现了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展览汇聚了多元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红色记忆,让观众感受到百年变迁中的上海风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建于1930年的西班牙风格住宅,由南北两幢建筑巧妙相连,前幢为两层,后幢则拓展为三层,通过一个精美的券廊相连结。进入公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凹的半六边形入口设计,其门窗以方形或券型呈现,科林斯柱式螺纹柱巧妙地立于两侧窗上,而窗楣则以精美的券形装饰作为点缀。屋顶覆盖着红色简瓦,形成缓坡状,并设有老虎窗,增添了建筑的层次感。外墙采用黄色水泥材质,与屋顶的红色简瓦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构成了这座公寓的独特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修道院公寓的西班牙式建筑风格非常独特,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铁艺装饰:公寓的标志性符号是四枚鸢尾花形状的图案,绞纹柱:这些柱子主要位于外墙立面,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但依然保留着独特的美感。马赛克瓷砖:据说公寓的马赛克地板都是原件,经过修复后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特别是露台上的水池,由马赛克瓷砖拼成,碧绿色的瓷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这座历史建筑已经焕然一新,重新承担起其文化使命,成功转型为衡复风貌馆。展馆内设有多个主题展厅,包括“历史回溯”厅,展现建筑的历史变迁;“活化利用”厅,探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衡复建筑”厅,聚焦特色建筑风貌;“红色记忆”厅,重温革命历史;以及“百年人文”厅,深入挖掘人文内涵。</b></p> 欧式壁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曾经是文化的交汇之地,诞生了许多传世之作。据传闻,萧伯纳漫步于衡复地区时,曾由衷地赞叹道:“走进这里,即使不会写诗、画画或唱歌,也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这位爱尔兰剧作家,也曾是这里的常客,与众多文人雅士共同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时光把历史的容颜印刻在建筑上,人们通过阅读建筑,可以了解到历史的兴衰,往事的悲欢。保护好历史建筑,就是延续一个地方的文化根脉。复兴西路62号修道院公寓,就是徐汇衡复风貌区历史变迁的印证,它展现多元的百年建筑、百年人文和红色记忆。如今,它成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展示馆,成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示范案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