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知青之歌、一生岁月情怀

路在脚下、蛟龙吉油建送变电公司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曲知青之歌,一生岁月情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蛟 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7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故乡在宁波奉化,那是我心中永远的温柔港湾。而我的青春,却绽放在遥远的吉林省长岭县农村。上世纪70年代初,我同祖国上千万知青一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踏上了支边务农的道路,带着满腔热血,也带着对未知的懵懂,走进了那片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毛主席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当年,我们唱着这样的歌,毅然决然地走向农村。那时候,火车的汽笛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载着我们这些怀揣梦想的青年,驶向陌生的土地。一路上,心中有忐忑,有期待,更有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长岭县,才知道生活的艰辛远超想象。风雨泥泞的道路,是我们每日的必经之路;简陋的住所,是我们遮风挡雨的港湾。但我们没有退缩,因为心中有信念,有毛主席的教导,有党和国家的期望。我们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也扛起了建设农村的责任。</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上了书本上没有的课。我学会了如何与土地打交道,如何与朴实的乡亲们相处。他们的善良、勤劳,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走过风雨泥泞的路,感恩父老乡亲的爱。”这句歌词,真切地说出了我的心声。是乡亲们,教会了我生活的智慧,给予了我无尽的关怀与帮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农村的日子里,我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使命,苦干实干。终于,在22岁那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也是对我多年努力的肯定。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岁月流转,我已步入中老年队伍。但每当听到这首《中国知青之歌》,心中依然会涌起澎湃的激情。“虽已两鬓白,依然豪情在。”是的,岁月可以染白我们的头发,却无法磨灭我们心中的豪情壮志。我们曾经在广阔天地的大舞台上,挥洒青春,绽放光彩。那些苦与乐,那些笑与泪,都成为了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春无悔笑在夕阳里,无限芳华我们向未来。”我们这一代知青,用青春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我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如今,虽然青春已逝,但我们依然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带着知青岁月赋予我们的坚韧与勇气,向着未来大步迈进。因为我们知道,那段岁月,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这首《中国知青之歌》,将永远在我们心中唱响,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以下敬请家人们共同欣赏这首《中国知青之歌》并同框附有AI制作,还原当年的宁波与舟山两地约2500多名知青赴吉林长岭县支边务农的部分精彩场景。此外,尤其是广大知青朋友们,如有同感敬请留言分享!谢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