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章在下面</p> <p class="ql-block">文章在下面</p> <p class="ql-block">文章在下面</p> <p class="ql-block">文章在下面</p> <p class="ql-block">文章在下面</p> <p class="ql-block">元天顺年间(1328),分水和溪(今属桐庐)我们章姓始祖章杰,越胥岭,来潭溪边的丰乐山下居住。当时这里已经有了英烈庙,内祀伍子胥,当时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潭溪祖庙,或直接叫大庙。庙下有一大寺院:普证寺,具体始建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证,初建时山门朝西方向,建筑宏伟壮观,香火鼎盛时有僧人百余。传说杭州灵隐寺的建筑就是参照普证寺的风格而建。可惜在唐未黄巢起义时被起义军焚毁。现在地下还埋着烧燋的稻谷,应该是寺院粮仓遗址。唐末重建时山门朝正南方向,直至被废。唐末普证寺重建的同时,朝庭为了纪念伍子胥,在被毁的原址上,拨款重建了子胥庙。当时普证寺和大庙两处的田产土地超百亩,因此我们门前的一百二十多亩的田园叫庙畈,此名一直传延至今。我们章家这个古村落是一个典型的大型古文化遗址村落。因为中华文化里包含最主要的两个宗教信仰代表,道教和佛教在章家都齐了,而且历史悠久,曾经繁荣昌盛几百年,每个时期都得到了当时皇朝的支持,因为我们村,地处州府到京城的官道上,这条官道持续了多少朝代无从查考,无意中把我们的村落带进了历朝历代的主流价值体系。随着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天灾人祸,到现在普证寺被毁,对于我们这个村和我们这些后辈来说,实属天大的不幸。老天赐福,大庙在贤人的带领下又一次成功重建,也算是不幸中之万幸。</p> <p class="ql-block">古人称章家为胥源龙峰有八景:祖庙春社</p><p class="ql-block"> 古寺晓钟</p><p class="ql-block"> 高山毓秀</p><p class="ql-block"> 大枸乘阴</p><p class="ql-block"> 潭溪垂钓</p><p class="ql-block"> 店铺浮香</p><p class="ql-block"> 板桥积雪</p><p class="ql-block"> 村畈笼烟</p><p class="ql-block"> 古人有诗咏大庙之巍峨及庙内钟声之悠扬,以及寺院的宏伟殿堂,得道高僧的智慧高德福佑乡民,诗曰:</p><p class="ql-block">庙貌巍峨万古新,传名忠孝显英神。</p><p class="ql-block">一乡社鼓渊渊奏,虔奉香花赛仲春。</p><p class="ql-block">寺趣清闲八德宗,心祛名利透昙容。</p><p class="ql-block">响晨唤醒迷途客,应识禅堂彻晓钟。</p><p class="ql-block">章杰始祖后人在大庙前繁衍成村后,村名就叫大庙前。</p><p class="ql-block">始祖章杰的孙子章兰潜心岐黄术,一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医者,人称法师,深受方圆百里人的尊敬。曾在严陵郡(今桐庐)名声佳震,章兰过逝后,人们为了表示纪念,他的塑像也供奉在英烈王子胥庙内,与伍子胥一同享祀。地方史中有篇幅较大的他的事迹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丰乐山下的章氏兴盛起来后,改大庙前为章家。</p><p class="ql-block">章家北面的潭溪边曾居住着一支严子陵的后裔,村名叫严村。明成化年间,严氏家族式微,有一支章杰后人迁到严村,取代了严家,成为这里的新主人,改严村为上章。后来在几百年繁衍生息中,逐渐形成有两座宗祠大厅的一大血脉,最后在18 63年遭长毛祸害,屠戮后只剩一个男丁,经一百六十二年的休养生息,这支宗亲才发展成十几口人的血脉。可悲可叹!另一支章兰后裔迁至利坞繁衍发展,也是不理想,几百年下来,也只有几十个人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岁月弄人,天灾人祸,宗亲血脉永久的传承是一部伟大而史诗级的,艰难困苦的拼愽史!真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自明清以来,江南地区保持了长达200余年的和平生活,江南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富庶。但到了咸同年间,建德不包括寿昌在内的一个小县已经有人口二十万,粮食生产已经严重不足,倒至无限开垦,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直至咸丰七年六月份霉雨季节带来了特大暴雨洪灾,咸丰八年又遭太平军的闯入,这种繁荣富庶的生活被彻底打破,江南十八省的百姓从此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遍尝了战争兵燹之苦。章家也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18 57年(咸丰七年)六月的一个晚上,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暴雨之后,灾难降临。</p> <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章家的村落座落在溪沿岸,地势低洼,平坦开阔,集市贸易非常繁荣,有小银行(当铺)手工业(铸锅铸铁铺)铜艺铺,百货店,糖烟酒干杂货店,粮油食品加工(油坊)(有三个加工米面的水碓厂),以及林竹木炭贸易,可直接从水路通过木排进入富春江钱塘江到杭州巿场。一条长街也是主街,从大庙山门下开始,象眉毛一样一直延伸至庙畈田园,长约一公里,店铺无数,符近三四十公里距离的乡民办年货首选章家。因为货物一应俱全,又是宗教活动中心,人群集聚。当时章姓人丁兴旺,光是同辈男丁就有72人,按此比例计算,当时村落里居住人口超千人以上。街道分布合理,分上园派,毛家园派、下屋派、上界园派、和上章派、利坞派。实属一个名符其实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 这一晚的深夜,生意已经打烊,街道已经冷清,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息歇,突然,睡梦中有人惊呼,大家被惊醒,但是已经太晚了,整个村落已经被凶猛无比的涛天洪水包围、淹没、冲走,我们的祖先们有的在呼喊孩子、老人,妻子儿女们已经不见了,有的年轻力壮的点着灯爬上了屋顶,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整个村庄,却找不到亲人,一路呼天喊地的走了,一直到戴家村的山岩上撞上,一栋房一栋房的楼倒塌了,生命也随之被夺走了!一千多个我们的祖先就这样灰飞烟灭,俱说整个村落只剩下几十个年富力强的幸运的祖先,后来在他们的艰辛努力之下才有了现在的章家,才有了我们这代幸运儿们,在这样的时代和这样的环境中幸福的生活!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在祖先不屈不挠的精神基础上发奋图强,把我们倔犟的血脉发扬光大!让它更加的繁荣昌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