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五班

叶能池

<p class="ql-block">  在海口市第二中学73/75届(5)班同学,毕业50周年庆典活动来临之际,让我们大家来聊聊自个的五班,调侃一下自己,夸夸一下自己。</p> <p class="ql-block">五班同学</p><p class="ql-block"> 1970年9月,我们小学毕业后,接着就到海口市第二中学读书。按照学校当年的管理编制,我们的编排号为:5连(5)排。由于当年还处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实行军事化管理模式。因此,学校的班级单位不叫班,而是叫排,年级单位叫连。学校的这种管理模式,延续到我们初二下学期就结束了。往后就恢复传统叫法:初三(5)班,高一(5)班,高二(5)班。1975年我们高中毕业时,统称为海口市第二中学75届(5)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  我们学校处在海甸岛上,在海甸溪畔。 我们在这里同窗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小学升初中时,适逢文化大革命对教育领域的改革,取消升学考试制度,按片区划分到就近学校入学。初一开学报到时,我们班约有五十名同学,后来转学插班几个人,到初三毕业时,就有五十六人之多。在全班同学中,居住在街上(指海口老城区几条主要街道)与居住在海甸岛上的人数约各占一半。街上的同学,多数居住在长堤路、中山路、水巷口,博爱北路等几条主要老城区街道,都在学校对面的南岸。他们多数人都是四小、五小的毕业生,也有九小、二十一小的毕业生。海甸岛的同学,多数居住在六庙、五庙、四庙等岛上的本土人(庙:是传统的行政区域划分,类似于村的概念。),或靠近学校企业单位的孩子。他们多数人是十八小、十六小的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  1973年秋,我们初中毕业时,多数同学都跟着升上高中,仍旧在五班打卡,一直到1975年高中毕业。但是,有一部分人被分流到其他班或其他学校。同时,又从其他班和第十二中学等学校,抽调一部分同学补充到我们五班里。也有甚少部分同学初中毕业后,就不读高中了。故此,我们这次庆典活动的主体,皆含盖着这些同学:无论是在五班只读初中不读高中,或者是只读高中不读初中,这些同学都以五班同学毕业50周年之名相聚相逢。</p> <p class="ql-block">五班干部</p><p class="ql-block"> 我们五班的组织管理机构,与其他班同样,有班委会,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等设置。到初一下学期,班里有些同学入团了,班中又增设了团支部。这里要介绍的是:陈国华同学和黄存同学,这俩位同学当年即是班长又是学校团委和红卫兵营干部。这也是我们班拿得出手,能摆到桌面上讲班史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陈国华同学,是我们班首任班长(当年叫排长),又是年级学生连长,他是我们班第一批入团之一的同学。到初二时,又在学校团委任委员干部。这些任职,是学校和同学们,对一位优秀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品德的认可。可惜,因其他缘故,他没有读高中。但是,他在参加工作后,仍然注重加强学习充电,用几年时间在银行学校进修,毕业后在工行工作,并任中管干部,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 黄存同学,是我们班第二任班长,到初三时,任学校红卫兵营营长,是我们班早期入团的班干部,后到学校团委任委员干部。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当知青,后回粮食局工作。经考试政审,又被招进公安系统工作,期间又到公安学校学习充电。工作中立过个人三等功4次,二等功2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英模光荣称号1次。后任公安防暴系统单位中管干部,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五班的文化课基础</p><p class="ql-block"> 海口二中75届级同学共有10个班,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一直不变。我们这届学生,班级多人数多,其实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小学毕业时,是合并两个年级的学生,即六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一起毕业的。因为我们逢着教育改革,从1970年起,小学取消六年制教育,推行五年制教育。我们班的同学,多数是五年制教育的毕业生。</p><p class="ql-block"> 读初中时,学校开设六门主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还有音乐、体育、劳动三门辅助课。到高中时,又增开历史、地理、农业劳动三门课。讲真的在这里,不敢恭为我们班同学的文化课基础和学习态度。比如说当年许多同学读初中时,连乘法口诀都背不熟,那些分数、带分数、通分的算术题更是闻所未闻。虽然说我们班序号在年级排在中间,但是我们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名却在中下下,甚至说垫底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那时,校园的内外大环境都普遍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现象,同学们说读了ABC,还是锄头加畚箕。所以,同学们的文化课基础差是有迹可循的。</p> <p class="ql-block">  到了1973年初三时,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授课,掀起了复课闹革命热潮。我们的班主任刘长毅老师,紧抓同学们的文化课学习,可以说是亲力亲为,呕心沥血。他是教数学课的,但他也经常辅导我们的物理化学甚至英语作业。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同学们的文化课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这一年,学校举办两场速算与解方程(类似于现在的奥数)数学比赛,作文比赛,英语比赛等。</p><p class="ql-block"> 叶能池同学、谢永祈同学均获得年级两次数学比赛的第10名。</p><p class="ql-block"> 陈泽连同学在作文比赛中也获得好评。</p><p class="ql-block"> 符海青同学和范小苏同学,在英语口语比赛中也获得好评。</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成绩,也算是我们五班同学最好的学习答卷。</p> <p class="ql-block">五班的田径竞技</p><p class="ql-block"> 五年当中,学校隔年会举办春季或秋季田径运动会比赛,设有长短跑项目赛,4百米接力赛,百米跨栏赛,标枪、铅球赛,跳高跳远赛等等项目。按年级分类分组比赛,每一个班都要派员参加。我们班的同学也参加部分项目比赛,柯行保同学曾代表我们班参加跳高比赛,并获得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五班的墙报专栏</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校园里开展政治运动教育是常态。因此,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墙报专栏,作为思想教育阵地。位置通常在自己教室外的墙壁上,用粉笔抄写文章和绘画。范小苏同学和柯行云同学,是我们五班专栏的主笔者。</p><p class="ql-block"> 范小苏同学,是专拦的策划和绘画人。他高中毕业后,就上山下乡当知青。恢复高考后,考上师范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当老师,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 柯行云同学,是五班墙报专栏绘画的执笔人,有着很扎实的绘画功底。高中毕业后就上山下乡当知青,后入工商系统工作。八十年代被单位推荐到美术学院学习,现在是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李渝基新钢笔画艺术工作室画家,海南省新钢笔画协会成员。作品入编《中国钢笔画年鉴》第二、三卷及全国第七届钢笔画展等,这也是我们五班同学的又一个亮点。</p> <p class="ql-block">五班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学校5年时间里,共有5位班主任。其中,初中3年四任班主任,高中2年一任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初一年级班主任:刘俊彪老师,他是华南师范毕业生,刚大学毕业就分配来海南,到我们二中当老师,任我们的班主任,授课英语。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只记得他身材高大威武,讲课声音字正腔圆。他是广州人,恢复高考后不久,就调回他的家乡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杜贤荣老师,他是文昌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平面几何直角三角函数,这些知识我们是从这里开始学习的。八十年代后,他就弃笔从政,到工商系统工作,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 初二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刘月辉老师。她是位青年且漂亮的女教师,印尼华人,毕业于华东师范英语系,授课英语。她来当我们的班主任时,才二十岁刚出头的大姑娘,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她好像不太适应海口这样的小城市生活,几年后,她就调回上海或者是回印尼了。</p><p class="ql-block"> 初三年级班主任:刘长毅老师,他是武大毕业生,当我们的班主任时已婚,孩子的岁数和我们差不了多少。他是我们历任班主任,受到同学们最喜欢和赞许的老师之一。首先,他对我们班同学文化课水平整体低下的情况,不气馁不言弃,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和转变学习态度。其次,通过多次耐心的辅导补习补课,让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他除授课数学外,还会辅导我们的物理化学英语作业,可谓是位全科老师。乃至5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记忆犹新,终身受益。</p><p class="ql-block">高中年级班主任:</p><p class="ql-block">麦光卿老师。 </p><p class="ql-block"> 我们高中2年,他都是我们的班主任。他是位老教师,授课语文。恢复高考后不久,就调到教育局课研组任组长,任职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五班同学大事纪年表</p><p class="ql-block">初一</p><p class="ql-block">1.参加全市性野营拉练军训活动,时间约一个星期。</p><p class="ql-block">2.参加长流水库加固工程劳动,时间约5天。</p><p class="ql-block">3.参加永沃村分校基地务农受教育活动,时间为1个月。</p><p class="ql-block">初二</p><p class="ql-block">4.参与全国性的批林批孔政治运动,时间1年。</p><p class="ql-block">5.参加拦海造田全市性工程劳动,时间约10天。</p><p class="ql-block">初三</p><p class="ql-block">6.参加苍西村分校基地务农受教育活动,时间1个月</p><p class="ql-block">7.参与复课闹革命学潮运动,时间1年。</p><p class="ql-block">8.参加学校的各类文化课比赛活动。</p><p class="ql-block">9.初中毕业,拍毕业照留影,颁发初中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高一</p><p class="ql-block">10.参与全校性反击右倾翻案风政治运动,时间1年</p><p class="ql-block">11..参加白水塘分校基地务农受教育活动。时间1个月。</p><p class="ql-block">高二</p><p class="ql-block">12.参与全校性反击右倾翻案风政治运动,时间1年。</p><p class="ql-block">13.高中毕业,学校动员同学们上山下乡。没有拍毕业照,没有颁发毕业证书。离开学校。</p> <p class="ql-block">五班同学的后五十年</p><p class="ql-block"> 1975年我们高中毕业后,同学们就各奋西东。首先,许多同学当年都选择上山下乡当知青。几年后,随着招工、参军、高考、返城等政策的落实,当知青的同学,全部都离开那片广阔天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同学们找工作,找对象,结婚生子是生活首选的目标。但有部分同学,在工作结婚之余,通过高考和各种成人教育形式,充实和更换自己的知识体系,他们受教育毕业的院校统计如下:</p><p class="ql-block">1、上海海运学院</p><p class="ql-block">2、海南琼台师范学院</p><p class="ql-block">3、广东省肇庆美术学院</p><p class="ql-block">4、广东省公安学校</p><p class="ql-block">5、海口业余大学</p><p class="ql-block">6、海南广播电视大学</p><p class="ql-block">7、海南银行学校</p><p class="ql-block">8、海南财税学校</p><p class="ql-block">9、各类函授大学</p><p class="ql-block">10、海口技师学院</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约有15%到20%的同学,就读过此类大专院校。这些同学毕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是单位的顶樑骨干。有大专院校老师,有中小学校老师,有机关科处级干部,有企业中管工匠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倡导学而优则仕的遗风,但我们提倡自强不息的精神。 </p><p class="ql-block"> 50年来,同学们在不同的岗位,在不同的环境平台,默默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之旅。虽然沿途的风景驿站不尽相同,但是都有路过泥泞路过风的那一段。而且,从青春走到老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接受的相同结局。</p><p class="ql-block"> 现在,大家都退休了,正享受着晚年的天伦之乐。过好当下,开心每一天;平安为祥,健康为大,是我们老年生活的首选目标。</p><p class="ql-block"> 我们期待着这次同学毕业五十周年庆典活动的到来,并预祝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也奢望着十年之后,我们班再次举办个甲子之庆,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同学们将迎来生命中的耄耋聚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