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时间:2025.7.23日下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地点:安庆英王府.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安庆近代史陈列馆.安庆早期革命活动陈列馆.安庆大南门.范传甲熊成基二烈士专祠.探花第.迎江寺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对于安庆,我一直只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的模糊认知里。此前从未到过这里,更谈不上了解它藏着怎样的故事与底蕴。直到家里有场喜事要在这儿办,这份喜悦牵动着千里之外的我们,才终于有机会走近这座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满怀欣喜地驱车八百多公里奔赴而来。待喜事圆满礼成,恰好尚有闲暇,便索性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游览。7月23日下午,我们顶着38度以上的高温,在烈日与闷热中漫步于安庆的街巷间。从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英王府出发,探寻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留存的书香遗韵,在早期革命活动陈列馆中感受先辈们的热血激情。随后流连于大南门的古朴景致,触摸近代史陈列馆的岁月沧桑,在烈士专祠里深切缅怀先烈,又在探花第中领略独特的人文风采。最后沉醉于长江安庆段的壮阔江景,为这场文化与自然交融的旅程画上了难忘的句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真正走进这座城市,那些被时光沉淀的历史厚度、文化肌理才缓缓铺展——原来这里不仅走出过众多熠熠生辉的名字,更见证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过往。一瞬间,这座曾只存在于地名中的城市,突然变得鲜活而厚重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太平天国英王府位于安庆市迎江区任家坡街47号,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府邸,后曾作为曾国藩督帅行署、李鸿章的私宅。府内设有“安庆近代史陈列”展厅,通过“经年砺新 自强之路”等四部分,融合数字化技术展示近300年安庆近代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资料:陈玉成(1837年—1862年),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军事将领,十四岁参加太平军。他在二克武昌中一战成名,后转战多地,参与两破江北、江南大营,战功卓著,于1859年受封“英王”。1862年,庐州失守后,陈玉成被苗沛霖诱捕,在河南延津被凌迟处死,年仅26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位于安庆市迎江区,是陈独秀之子陈延年、陈乔年接受国学启蒙的地方,见证了他们的少年时光。此处为晚清皖江风格民居,四进三开间,穿枋木构架。内设“陈延年、陈乔年烈士生平事迹陈列”专题展,通过实物、图文回顾两位烈士的革命之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安庆早期革命活动陈列馆位于迎江区,主要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安庆的革命历程。馆内通过史料、实物与场景复原,展现徐锡麟起义、马炮营起义等重要事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1915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安庆大南门,旧称“盛唐门”“镇海门”,有着700多年历史。它曾是安庆城重要门户,见证诸多历史变迁。现在的大南门特色文化街依江而建,融合古今,串联起众多人文景点,美食云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范传甲、熊成基二烈士专祠,是纪念清末马炮营起义领袖熊成基、范传甲而建。祠内有烈士塑像、生平事迹展,再现1908年起义历程。承载着安庆近代革命的悲壮记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资料:马炮起义是1908年11月在安庆爆发的反清武装起义,由革命党人熊成基领导,因起义以新军马营和炮营为主力,故称“马炮起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当时,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革命党人认为时机成熟,熊成基率新军马、炮两营千余人在安庆城外起义,进攻安庆城。但因城内清军已有防备、起义军后援不足等原因,激战数日后失败,熊成基流亡,次年在哈尔滨被捕牺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安庆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活动地,在安徽乃至全国革命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熊成基、范传甲发动的安庆马炮营起义更是“启武昌之先声”,为安庆革命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安庆探花第位于迎江区南关清真寺街,是回族古官邸旧址。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雍正五年马大用中武探花后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迎江寺位于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和振风塔等。珍藏有明光宗敕赐描金《妙法莲华经》等瑰宝。山门上嵌有清光绪帝手书的“迎江寺”三字,左右各置3吨重的大铁锚。振风塔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的美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迎江寺大门两侧的大铁锚,据说每个重量约3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长江安庆段地处皖江中游,流经市区和多个县域。江面开阔,水流平缓,航运繁忙,江景壮阔。漫步江堤,能感受江风与古城交融的独特韵味。不过我拍这几张长江岸边的照片时,正是烈日当头、闷热难耐的下午三四点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长江大堤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安庆长江大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山水安庆》这两张照片,是在安庆宜秀区所住酒店的13楼,隔着窗户拍摄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