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第一天

范凡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洒满大地,我们便踏上了前往火焰山的旅程。作为新疆之行的第一站,火焰山早已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炽热而神秘的画面。大巴车缓缓驶入景区,还未下车,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仿佛连空气都被点燃。车门一开,我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那赤红色的山体宛如燃烧的火焰,绵延不绝,直抵天际。这就是火焰山,一座在《西游记》中留下传奇色彩的山,也是我心中新疆的第一道印记。</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处,一座孙猴子的塑像肩背芭蕉扇,神态威武,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我也忍不住凑上前去,想要留下这充满神话色彩的一刻。阳光洒在他金色的头盔上,仿佛真有几分仙气。我站在塑像旁,心中默念着“大圣保佑我今天别中暑”,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笑意。</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的介绍牌立在景区入口旁,上面详细写着它的地理位置、开放时间以及它在新疆旅游中的重要地位。我站在牌前仔细阅读,脑海中浮现出这座山从古至今承载的历史与传说。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段关于自然与人类智慧交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站在火焰山脚下,我望着眼前这片辽阔的沙漠,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远处的沙丘起伏连绵,像一条条燃烧的波浪,而蓝天白云则像一块巨大的画布,将这一切装裱得更加壮丽。我掏出相机,拍下这震撼人心的一幕,也拍下了我与火焰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地表温度显示三十三度,虽然炎热,但还在可承受范围内。我们来得早,景区里人还不多,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干燥而炽热的气息。我背着水瓶,一路走一路观察,竟然一口水都没喝。后来在火车上遇到一位河南来的母女,她们下午三点才到,地表温度已经飙升到七十六度,脚底仿佛踩着火炭。听她们描述那种炙烤感,我才真正体会到“火州”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离开火焰山后,我们驱车前往葡萄沟。一路上,道路两旁、院里门外,处处可见成片的葡萄藤。绿意盎然的沟壑与光秃秃的山体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一幅画。虽然葡萄还未完全成熟,但那诱人的香气已让人垂涎。当地人说,这里的葡萄甜得能滴出蜜来,我暗自期待下次再来时能亲手摘一嘟噜尝尝。</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参观了坎儿井。这是一项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组成,利用天山融雪自流灌溉,极大地减少了水分蒸发。站在井口边,我仿佛能感受到地下水流的脉动,也更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坚韧。在这片年蒸发量高达三千毫米的土地上,坎儿井就像一条“地下万里长城”,守护着这片绿洲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来到国际大巴扎。这里是一条集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风情街,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料与烤肉的味道,令人食欲大开。虽然价格偏高,但那种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让人忍不住驻足流连。我穿梭在人群中,仿佛置身于中亚的某个古老集市,每一处角落都藏着惊喜。</p> <p class="ql-block">在一家面包店前,我被一篮刚出炉的馕吸引。这种面饼可以存放数月不坏,是新疆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店主热情地递给我一块,我咬了一口,外酥内软,带着淡淡的麦香。同行的朋友笑着说:“在新疆,西瓜配馕就是一顿饭。”我笑着点头,心中却在想,这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炸制的点心,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我忍不住买了一份,边走边吃,酥脆的口感让人停不下来。这些点心,或许在外人眼中只是小吃,但在新疆人心里,它们是节日、聚会、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市场的一角,摊位上摆满了各种蛋类,有的我从未见过。摊主热情地介绍着它们的吃法,我听得津津有味,却也忍不住感叹:新疆的食材真是丰富多样,每一样都藏着独特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在一家烤肉摊前停下脚步。摊位上挂着一大块肉,香气四溢,我点了一份,却叫不出它的名字。朋友笑着说:“这就是新疆的味道,叫什么不重要,好吃就行。”我笑着点头,咬下一口,肉质鲜嫩多汁,果然名不虚传。那一刻,我仿佛真正走进了新疆的生活,也走进了这片土地的灵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