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上网,想淘一点脆饼,选品种时,有一种原味,我就想了一想,原味可能是不放调味品的做法。于是,我想起了儿时关于原味的许多往事。</p><p class="ql-block"> 我十八岁离开家的时候,村上还是实行生产队制,物资极其匮乏,食用调味品就是盐、酱油和菜籽油,每次烧菜只放一小盅油,约两钱,讲究的人家才有味精之类。即便如此,有许多菜的味道还是永生不忘。</p><p class="ql-block"> 冬天,我妈妈烧的咸菜茨菇汤,是那么的好吃,微酸的大颗子咸菜叶子和茨菇片同下锅,然后放水煮,出锅时撒入一点大蒜叶,汤酸酸鲜鲜的味道好极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成家了,在家中也做过,还多放了猪油味精,但始终找不回妈妈煮的那个味道,妈妈的原味,深深的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我进省城快五十年了,国内国外走了许多地方,吃过烤鹅盐水鹅和卤水等各种烧法的鹅,吃了就忘了。但我父亲烧的鹅永远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5年冬天,我哥当兵复员回家了,父亲在离家十几里的炕坊养种鹅,哥回来有十几天没有见到父亲,他就带着我一起去看他,找到父亲放鹅场的时候已是傍晚了,父亲很高兴,即刻抓了一只公鹅,近十斤重,父亲就杀了,父亲是老把式,很快拔毛后,切块下锅了,在两岸长满芦花,放鹅的船上,没有任何调料,煮熟后加点盐,把锅揣放在船头上,父子三人狂吃一顿,全部干完,这一顿饭在我脑海里,是最美的一餐。</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起来这些入人心窝里的记忆,让我联想起很多往事。生命中的美好不取决于,五味齐全的美食,人前显贵的衣裳,富丽堂皇的住所。而在于寒冷中一件棉袄,干渴中的一滴水,在困境中朋友伸来的一双手。</p><p class="ql-block"> 母亲煮的咸菜汤,父亲炖的鹅,不是最好的做法。但可以肯定是在儿女记忆中,是最好吃的原汁原味,那时候的场景,让我常常想起。</p><p class="ql-block"> 在物质极大丰富,过着富裕生活的今天,年轻一代人过着幸福的日子,当老人把饭做好的时候,孩子们不一定就吃,各种美食网上一点,一会儿小哥就送到,有时真让老人们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在新的浪潮中落伍了,但依然怀念儿时那种生活的纯真,祖辈留给我们的原汁原味的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