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读时间:7月21日—7月25日</p><p class="ql-block">教师姓名:徐晓</p><p class="ql-block">自读文章名称:奖励的副作用</p> <p class="ql-block">书本封面</p> <p class="ql-block">教师读书状态</p> <p class="ql-block">文章痕迹标注</p> <p class="ql-block">明确因何欣慰,也就是在确认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及究竟认为什么是重要的、值得表扬的。</p> <p class="ql-block">关于幼儿园运用奖励的四问:</p><p class="ql-block">1.为何奖励</p><p class="ql-block">2.何时奖励</p><p class="ql-block">3.奖励什么</p><p class="ql-block">4.奖励标准</p> <p class="ql-block">重新认识“帮助”和“奖励”</p><p class="ql-block">1.了解行为动机</p><p class="ql-block">2.认识奖励本质</p><p class="ql-block">3.把握好“度”</p> <p class="ql-block">幼儿眼中的“表扬”——谈话</p> <p class="ql-block">“表扬”背后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读书心得:</p><p class="ql-block">奖励,作为一种对幼儿积极行为的肯定与强化的教育方法,在幼儿园被广泛使用。但正如话题中所示,奖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并不一定对幼儿的行为都能产生正向作用。如何合理、恰当地运用奖励,是幼儿园教师需要关注并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奖励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世界、他人的正面看法,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情感。奖励的标准还应该做到家园一致,因为如果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奖励标准一致,那么幼儿的积极行为也就更具稳定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