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铜官山1978文创园,宛如一座凝固了时光的创意城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文创园,那台斑驳的老设备仿佛在静静诉说着1978年的故事。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铜官山往昔的工业辉煌。锈迹是岁月的勋章,镌刻着曾经的忙碌与激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复古的韵味。1978这个数字,不仅仅是时间的标识,更是一种情怀的象征。文创园在保留历史底蕴的同时,赋予了这片土地新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發揚鐵人精神,努力開發礦業,人人争做劳模,平凡的勞動也能創造驚人的奇迹。</p>  铜陵地名  铜陵方言  铜官山壹号矿洞  手推矿车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p class="ql-block"><b>黄铁矿、白云质灰岩、石英砂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和平时光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光影留下了"和平新村"的最初模样,让时光淘汰的老物件回到自己的归属地。曾经的习以为常, 都变成了片羽吉光,每一幅照片,都是一个老铜陵的缩影,每一件旧物,都能寻找往日生活的记忆.(铜官山·1978文创园前身为老旧小区和平新村,于2017年7月起拆迁建设,历时3年。展区照片为和平新村拆迁前拍摄留存的珍贵影像,陈列物品均为和平新村原住居民搬迁时留下的老旧物件。)</p>  五六十年代的厨房  五六十年代的洗衣房  七十年代的厨房  八十年代的厨房  九十年代厨房  老虎灶  九十年代的男女浴室  杂物间  大众理发室  裁缝店  修鞋铺  粮油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矿工新婚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七十年代,矿山人的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矿工小杨在一次活动中认识了矿区卫生所的小李。二人喜结连理,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小杨和小李的婚房,虽然简陋,但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矿山的早晨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矿山人的日常生活有序而充实。每一个温馨的早晨,妻子小李都会精心细致地为丈夫小杨整理工服,并再三叮嘱他井下作业一定要注意安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送还鸡蛋的故事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9年至1962年,全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和副食品资源短缺,矿区的生活也遭遇了巨大困难。当时一位矿区领导的爱人怀孕了,工友们知道后,攒了一篮鸡蛋送去这位领导家里。矿区领导看到后,随即将鸡蛋送还给工友,并向爱人讲解了领导亲属在艰苦环境下也要做表率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家里有一台九寸的黑白电视机,那就是奢侈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父子时光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中年的矿工小杨,已成为矿山建设的中坚力量。虽然平时任务繁重,但小杨会尽量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陪伴家人。小杨和工友们艰苦奋斗的故事与甘于奉献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杨的儿子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矿二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子承父业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阴荏苒,当年的矿工小杨已退休成了"老杨",他的儿子继承了矿工的光荣使命。他们经常在茶余饭后谈论矿山今昔之变,老杨也会向儿子讲述上一辈人的艰难征途。这是一代矿工之家子承父业、献身铜矿的信念传承,也是矿山精神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乒乓球室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乒乓球是广大矿工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自五十年代开始,矿区多次举办乒乓球锦标赛、有色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并组队参加铜陵市运动会。七十年代,铜官山铜矿成立了露采俱乐部,进一步丰富了矿工业余生活。</p><p class="ql-block">电</p>  阅览室  象棋室  广播室  医疗诊所  人民邮政  职工的集体宿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工友合住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国初期,矿区的住房条件极其简陋。矿工们大多只能住草房、睡芦席,两个矿工合住一间宿舍的情况十分常见。为了彼此互不影响,房屋中间常用草帘隔开。如果其中一位矿工的家属从乡下来到矿里探亲,另一位矿工就把住房让出来,自己到隔壁宿舍,和其他工人挤在一起过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矿工的伟大精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一代代矿工,就没有今日之铜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的他们风华正茂,志在四方。面对创业之初的艰难困苦,他们迎难而上;遭遇生产中的危急关头,他们冲锋在前;面临不期而至的时代巨变,他们誓不低头、敢为人先。回首往事,他们问心无愧,不负青春。</p><p class="ql-block">共和国铜业因他们而兴盛,铜陵因他们而涅槃。远去的是历史,不朽的是精神。愿此精神薪火相传,与铜陵共存,随时代嬗变,至大至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谢谢大家分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