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一抹红】一抹红一生情

李济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昵称:李济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美篇号:25381964</span></p> <p class="ql-block">自小,我便对那“一抹红”情有独钟。那热烈而纯粹的色彩,宛如跳动的火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深深的眷恋。</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当看到鲜艳的红领巾在风中飘扬,我的心中便满是憧憬。终于,在加入少先队的那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戴上了那象征着荣誉与责任的红领巾。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那一刻,我轻轻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畏。从那以后,那“一抹红”便时常在我眼前闪耀,激励着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前行,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我步入了青年时期。在学校的团组织活动中,我再次被那“一抹鲜艳的红”所吸引。当我在鲜红的团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时,心中涌起的是一股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共青团,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集体,让我明白了青春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团旗下的那“一抹红”,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青春的岁月里,不断追求进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50多年前那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我光荣地入了党,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当我握紧拳头,说出那句“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我的心情激动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党旗上的那“一抹红”,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它代表着信仰、代表着希望、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从那一刻起,我便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决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我渐渐步入了退休生活。但那“一抹红”,始终在我心中熠熠生辉。去年七一前夕,我光荣地佩戴上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当那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挂在我胸前时,我感慨万千。这枚纪念章,不仅是对我过去50多年党龄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继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激励。</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寻那“一抹红”的足迹。我先后去了井冈山、泸定桥、磨西镇、腊子口等红色景点,每一次的游览,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是对那“一抹红”更深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当我踏上井冈山的土地,那连绵的山峦、茂密的丛林,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在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前,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枪炮声。那“一抹红”,在井冈山的上空飘扬,是革命的旗帜,是希望的象征。它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那13根冰冷的铁索,横跨在大渡河上。当我走在摇摇晃晃的桥面上,望着脚下湍急的河水,心中不禁对当年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肃然起敬。他们不顾枪林弹雨,冒着生命危险,攀着铁索冲向对岸,为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泸定桥上的那“一抹红”,是战士们用鲜血染就的,它让我懂得了,为了理想和信念,我们可以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p> <p class="ql-block">磨西镇,这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镇,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在这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为红军的战略转移指明了方向。走在磨西镇的街道上,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一抹红”,在磨西镇的土地上闪耀,是智慧的象征,是胜利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这个地势险要的关隘,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道难关。当我站在腊子口前,望着那陡峭的山峰和狭窄的峡谷,心中不禁为红军战士们的顽强意志所折服。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突破了腊子口的防线,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腊子口上的那“一抹红”,是战士们用勇气和毅力铸就的,它让人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那“一抹红”,是我一生的挚爱。它陪伴着我走过了童年、青年和中年,如今又陪伴着我步入晚年。它是我心中的信仰,是我前行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追寻那“一抹红”的足迹,让它的光芒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p>